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透镜的应用四1了解照相机和眼球成像的基本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缺陷及其矫正办法。2通过观察,了解两个透镜的组合,可以具有望远和放大作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过程和应用前景,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1.生活中的眼镜有两种类型,老花眼镜是 镜,对光有 作用;近视镜属于 镜,对光有 作用。2.完成下面的光路图。凸透凹透发散会聚一、照相机和眼球1.成像原理:物体距离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 像。倒立缩小的实2.结构对比:感光器件镜头视网膜晶状体3.成像过程:(1)数码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在感光器件上成 像,感光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发生改变,现在多数相机可以通过调节照相机镜头的 ,使像清晰地呈现在感光器件上。(2)人眼球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当于照相机的感光器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成 像于视网膜上,视神经把信息传递给大脑,人就产生了视觉。当被观察的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改变时,人眼可以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即可改变晶状体的 ,使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凸透晶状体焦距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倒立缩小的实焦距练习学以致用 1.小明使用如图所示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集体照,照相机镜头成的_____ 的像;若发现有部分同学在画面外,为了全部同学都进入画面,他需拿着相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镜头同时需要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远离倒立靠近缩小12解析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镜头前的物体,经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底片上。有部分同学在画面外,表明所成的像偏大,需要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全班同学才能全部在取景框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当将照相机远离物体(增大物距),同时将镜头向靠近胶片的方向移动(减小像距)。A.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正立的像D.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缩小的C2.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12解析 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眼睛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视网膜步骤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球的 、光屏看作 ,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并标出此时光屏的位置;步骤2: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 了,这就类似于近视眼所看到的景象;步骤3:移动 ,使光屏上烛焰的像重新变清晰,标出此时光屏的位置。模糊光屏二、视力的缺陷与矫正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活动3.6交流与讨论:(1)在凸透镜前放上近视眼镜,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的位置相当于人眼 的位置;(2)根据活动标记的光屏位置,可以得到,摘掉近视眼镜后,要想重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表明物体通过近视眼所成的像没有准确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3)将近视眼镜换成远视眼镜,重做实验。发现:摘掉远视眼镜后,需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表明物体通过远视眼所成的像没有准确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像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视网膜远离靠近前后阅读教材第76页,完成以下内容。1.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 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 镜,就能使像向 移到视网膜上。能使光发散后凹透2.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 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 镜,就能使像向 移到视网膜上。能使光会聚前凸透思考:为什么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比较清晰,而远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比较清晰?答案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远离透镜,物体远离透镜时,像靠近透镜。近视眼是因为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当近视眼观察近处物体时,由于像向后移动,几乎成在了视网膜的位置,所以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比较清晰。远视眼是因为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当远视眼观察远处物体时,由于像向前移动,几乎成在了视网膜的位置,所以远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比较清晰。(1)眼镜的度数表示的是镜片(透镜) 本领的大小。镜片的度数越高,焦距就越 (长/短),发散或会聚光的本领就越(大/小);3.眼镜的度数(2)公式:(D为度数,远视眼镜为正,近视眼镜为负,f 为透镜的焦距)折光短大三、望远镜和显微镜(一)望远镜阅读材料第78页,完成以下内容。1.构造(开普勒望远镜):一般的单筒天文望远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人眼的透镜叫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作 。2.焦距:f物 (选填“>”“=”或“<”)f目。目镜物镜>物镜目镜ABB′A′F目F物3.成像原理:(1)如图所示,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物镜折射后成 像,再通过目镜的 作用增大 ,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物体的像。(2)物镜相当于 ,目镜相当于 。(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通过开普勒望远镜看到物体 像。由于像离眼睛很近,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视角,因而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倒立缩小的实放大视角照相机放大镜倒立缩小的虚增大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1)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物镜是 镜、目镜是凹透镜制成的。(2)开普勒望远镜:1611 年,德国天文学家 用两个镜组成望远镜。这种望远镜更适宜于观察天体。(3)反射式望远镜:1668 年, 用金属磨成的 镜代替 镜作为物镜。(4)1990 年, 望远镜被送入太空,它避免了大气层的干扰,将人们的视觉范围扩展到遥远的宇宙深处。凸透开普勒凸透牛顿凹面凸透哈勃空间(二)显微镜1.构造:物镜和目镜都是 镜。2.焦距:f物 (选填“>”“=”或“<”) f目。<凸透(2)物镜相当于 的镜头,目镜相当于一个 。(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微小的物体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后,人眼看到 像,从而看清楚微小物体。3.成像原理:(1)如图所示,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 之间,经物镜后成像,这个像恰好处在目镜的 之内,经目镜后成像。1倍焦距和2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实1倍焦距放大的虚投影仪放大镜倒立放大的虚F1F1F2F2O1O22f1物镜目镜显微镜 显微镜 望远镜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其作用相当于 ,成 、 的 像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 、 的 像 靠近被测物体的一组透镜。它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 的 像特点 物镜成倒立实像,目镜成正立虚像 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倒立放大实倒立缩小实1.小明到医院配近视眼镜,经仪器检测左眼应配戴焦距为0.5 m的透镜,右眼应配戴焦距为1 m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 )A.光线进入正常眼睛,在视网膜上呈倒立缩小的虚像B.他应配戴凸透镜作眼镜C.他配戴眼镜度数为左眼镜片200度,右眼镜片100度D.小明有一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中物镜作用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解析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在视网膜上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左眼镜片度数为×100=×100=200度,右眼镜片度数为×100=×100=100度,故C正确;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