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页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章
物态变化
苏科版
三、熔化和凝固
|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转化,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熔化特点,了解熔点、凝固点的意义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会从图像中说明温度变化的特点。
1.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其源头是由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的点点水滴汇集而成的。冰雪消融为水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寒冬来了,河水结冰,“水凝结成冰”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均选填“固态”或“液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2.在物理学上,物质从 变为 叫作熔化,从 变为 叫作凝固。
液体
固体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器材及准备:
(1)测量工具:
(2)材料准备:
温度传感器、计算机及数字采集软件
碎冰(低于0℃)、碾碎的石蜡、温水、
酒精灯等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2.实验探究
(1)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装有热水的烧杯内,打开数字采集软件,设置好数据采集软件;
(2)取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传感器探头,再将试管置于放有水的烧杯中,如图4-25所示;
水浴法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2.实验探究
(3)采集实验数据并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冰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同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情况;
(4)将碾碎的石蜡装入试管中,并且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4-26 所示,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石蜡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同时观察石蜡的状态变化情况。
方法与技巧
② 冰熔化的温度较低,因而用温水对碎冰进行水浴法加热即可;石蜡熔化时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对它进行水浴法加热。
① 实验中,采取将物体碾碎、“水浴法”加热、加热过程中不停的搅拌等方法,让物体均匀受热且温度变化稳定。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1)当温度低于0℃时,可以发现冰 (有/没有)熔化,冰吸收热量,使其温度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说明冰 (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使其 发生变化。状态变化:固态→ →液态。
(2)对石蜡加热后,其状态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说明它 (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状态变化:固态→软→稀→液态。
练习
3.交流与讨论
没有
升高
保持不变

状态
固液共存态
逐渐变化
逐渐升高
没有
1.请在冰的温度-时间图像上,完成相关内容。
1
时间/min
温度/℃
1
2
3
4
5
5
-5
0
6
7
8
9
10
1
2
3
4
-1
-2
-3
-4
A
B
C
D
熔点
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态
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液态
熔化过程
二、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2.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例:食盐 冰 海波 所有金属等
晶体
二、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没有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2.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例:石蜡 玻璃 沥青 松香等
非晶体
二、晶体和非晶体
3.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熔点;
② 继续吸热。
1. 下列几种物质:①铁;②玻璃;③海波;④盐;⑤沥青;⑥松香。其中属于晶体的有 ,其余的属于非晶体的有 (均填序号)。
1
2
3
①、③、④
②、⑤、⑥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则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BC段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热
B.甲物质的熔化过程,耗时6分钟
C.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的熔点均为20℃
1
2
3
C
3.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环境温度低于0℃,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
2
3
不会
0℃
晶体
三、物体的凝固特点
1.吸/放热:
2.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液体凝固时要放热。
3.晶体凝固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熔点;
② 继续放热。
三、物体的凝固特点
4.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练习
1.某次实验测得锡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2~4min的锡在 (选填“吸”“放”)热,固态锡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它的凝固点为 ℃,225℃的锡是 (选填“固”“液”或“气”)。
1
2

晶体
230
固态
2.根据教材“一些晶体的熔点”表格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铝锅可以熔化铜
B.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可能是固态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熔化
D.在寒冷的冬天北方地区,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
1
2
D
四、熔化、凝固的应用和防止
1.列举生活中有关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食品冷冻保鲜、冰敷受伤部位、糖塑、将熔融状态的玻璃制成玻璃制品等
2. 列举生活中熔化或凝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冬天水结冰水管会冻坏、雪熔化后,天气寒冷、冬天路上结冰,影响出行、温度很低会冻坏蔬菜等
1. 夏天吃冰淇淋是利用冰 时 ,降温解暑的;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时 ,使菜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1
2
3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2. 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则这种材料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 ;气温低时, 。
1
2
3
非晶体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
2
3
3. 寒冷的冬季,为了出行方便,人们可以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这样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 ,尽快地融雪。有经验的司机在寒冷的冬天会往水箱里加入少量酒精,这样可以降低水的 ,防止水结冰冻住。
降低
熔点
凝固点
1(2024·辽宁抚顺·三模)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仅熔化 B.仅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
2
3
4
5
6
7
8
9
C
2.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液化
1
2
3
4
5
6
7
8
9
B
3.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此时水的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 (选填“会”或“不会”)减小。
1
2
3
4
5
等于
不会
1
2
3
4
4.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选填“水”或“冰”)的冷却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它 (填物态变化)时 (选填“放”或“吸”)热。
非晶体
0


熔化
5
1
2
3
4
5
5.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象,根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海波从 ℃开始加热,最高温度达到 ℃.
(2)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 min.
(3)海波熔化过程经历时间4min,熔点 ℃,凝固点 ℃.
20
80
12
48
48
1
2
3
4
5
9.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象,根据回答下列问题:
(4)从图象中看出海波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

(5)在第14min,海波处于 态,此时海波 (放出/吸收)热量。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放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