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2.2 化学电源核心素养目标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设计 “新型电池” 实验方案,探究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培养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依据电池反应式和电极现象,推理正负极反应类型及离子迁移方向,构建 “电极判断 — 反应式书写 — 能量计算” 的分析模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分析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氧化剂与还原剂在电极表面的反应差异,形成 “物质变化 — 能量转化 — 电极反应” 的系统认知。教学重难点重点碱性锌锰电池、银锌纽扣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及能量转化机制。铅蓄电池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的可逆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离子迁移方向。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及产物清洁性。难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电解质对电极反应的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 Li 的嵌入 / 脱嵌机制,以及电极材料的价态变化。根据电池反应式进行电子转移量、产物量的定量计算。课前导入当你给手机充电时,是否想过电池如何实现 “充电 — 放电” 的循环?从随身听的干电池到电动汽车的锂电池,从心脏起搏器的微型电池到航天领域的燃料电池,化学电源已成为现代生活的 “能量支柱”。1859 年普兰特发明的铅蓄电池开启了二次电池的时代,而如今氢氧燃料电池已成为太空飞船的 “能量源泉”。今天,我们将穿越 “电池进化史”,从一次电池到二次电池,再到燃料电池,解密不同电池的 “能量密码”,学习如何用电极反应式揭示电池工作的本质,甚至尝试设计一款 “未来环保电池”!01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化学电源的分类化学电源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活性物质)大部分被消耗后就不能再使用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如铅蓄电池、镉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利用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池,能连续不断地提供电能普通锌锰干电池→电池反应式:Zn+2MnO2+2=2MnO(OH)+[Zn(NH3)2]2+→负极反应式:Zn-2e-+2NH3=[Zn(NH3)2]2+→正极反应式:MnO2+e-+=2MnO(OH)+NH3↑→优点: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放电时间短,放电后电压下降较快碱性锌锰干电池→电池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负极反应式:Zn-2e-+2OH-=Zn(OH)2→正极反应式:MnO2+2e-+2H2O=2MnO(OH)+2OH-→优点:克服了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缺点,比能量大,能提供较大电流并连续放电银锌纽扣电池→电池反应式:Zn+Ag2O+H2O=Zn(OH)2+2Ag→负极反应式:Zn-2e-+2OH-=Zn(OH)2→正极反应式:Ag2O+2e-+2H2O=2Ag+2OH-→特点: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适宜小电流连续放电→用途:常用于电子手表、计算器和其他微型电子仪器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因此二次电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由于铅蓄电池的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可多次充放电,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广泛,如汽车等机动车辆多数使用这种蓄电池。铅蓄电池的缺点是比能量低,废弃后会污染环境等。铅蓄电池铅蓄电池(1)铅蓄电池的放电反应为原电池反应负极:Pb - 2e- + SO42- = PbSO4正极:PbO2 + 2e- + SO42- + 4H+ = PbSO4+ 2H2O电池反应:Pb + PbO2 + 2H2SO4=2PbSO4+ 2H2O(2)铅蓄电池的充电反应阴极:PbSO4 + 2e- =Pb + SO42-阳极:PbSO4 - 2e- + 2H2O= PbO2 + SO42- + 4H+总反应:2PbSO4+ 2H2O = Pb + PbO2 + 2H2SO4(3)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铅蓄电池的缺点与新型二次电池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可以看出,随着放电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不断下降,密度不断减小,人们常常根据硫酸密度的大小来判断铅蓄电池是否需要充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移动通信、便携式电脑和各种电子产品等的广泛使用,科研工作者不断研制出小型化、高比能量、工作寿命长、不需要特殊维护的二次电池。目前已开发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新型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与其他化学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也是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三部分组成的。正极材料多采用磷酸铁锂(LiFePO4,也称磷酸亚铁锂)或钴酸锂(LiCoO2)等,一般是具有可供锂离子嵌入或脱嵌(即可逆嵌脱)结构的化合物。负极材料大多数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碳纤维、天然石墨等。研究表明,将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添加在传统的石墨、纳米碳管里面,可以极大地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量和充放电次数。电解质溶液是锂离子的载体,是将锂盐溶解在一定的非水、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其作用是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形成良好的离子移动通道。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脱出,嵌入到正极。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晶格间脱离出来,嵌入到负极材料里。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不断地进行可逆嵌脱。以钴酸锂-石墨锂电池为例,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如下:负极:LiCoO2-xe-=Li1-xCoO2+xLi+正极:6C+xLi++xe-=LixC6电池反应:LiCoO2+6C=Li1-xCoO2+LixC6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02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概念: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池。氢气、甲烷、甲醇、肼(N2H4)、氨等都可以作为燃料。→特点: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工作时不断从外部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因此燃料电池能不断地提供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液为KOH溶液)氢氧燃料电池用多孔金属作电极,不断充入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负极:2H2 - 4e- + 4OH- = 4H2O正极:O2 + 2H2O + 4e- = 4OH-电池反应:2H2+O2=2H2O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使用燃料电池的汽车基础实验——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实验准备:学生电源、U形管、铁架台、橡胶塞两个、石墨棒两支、玻璃导管两支、石英钟、鳄鱼夹、导线若干、6 mol·L-1稀硫酸。实验步骤:(1)将石墨棒和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中,注意调节石墨棒和玻璃导管伸入U形管内的长度。(2)将橡胶塞塞入U形管管口,检查装置气密性,标记橡胶塞底部到达的位置。(3)取出橡胶塞,往U形管中注入适量6 mol·L-1稀硫酸,以接近橡胶塞底部刚才所标记的位置为宜。(4)塞紧橡胶塞,接通学生电源,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当一端玻璃导管内的液柱接近溢出时,切断学生电源。(5)取出石英钟内的干电池,将导线与石英钟的正、负极相连,观察石英钟指针实验现象与 分析→实验现象:①接通学生电源,两个石墨棒上都有气泡产生,U形管内液面下降,玻璃管液面上升。②连接时钟,时钟指针又开始走动。→判断燃料电池中正、负极的方法:接通学生电源时,玻璃管内液柱先接近溢出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H2,该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另外一个电极产生的是O2,该电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名称 电解质 电极反应和总反应酸性氢氧燃料电池 H2SO4 负极:2H2-4e-=4H+正极:O2+4H++4e-=2H2O总反应:2H2+O2=2H2O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KOH 负极:2H2-4e-+4OH-=4H2O正极:O2+2H2O+4e-=4OH-总反应:2H2+O2=2H2O常见的四种类型的氢氧燃料电池名称 电解质 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熔融盐氢氧燃料电池 熔融碳酸盐 负极:2H2-4e-+2=2CO2+2H2O正极:2CO2+4e-+O2= 2总反应:2H2+O2=2H2O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 负极:2H2-4e-+2O2-=2H2O正极:O2+4e-=2O2-总反应:2H2+O2=2H2O常见的四种类型的氢氧燃料电池03课堂小结04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经过电解质流回负极C.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PbO2+2e-+4H+=Pb2++2H2OD.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D2.近年来电池研发领域涌现出的纸电池像纸一样轻薄柔软,在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上与传统电池相比均有很大的突破,如图为纸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据此,现在用氯化钠、蒸馏水和滤纸制备了电解液和隔离膜,用铜片分别与锌片和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先后制作了两个简易电池。在用电流表测试这两个电池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偏转方向相反。则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可能是下列的哪种金属( )A.Ag B.Fe C.Al D.MgA3.鱼雷采用Al-Ag2O动力电池,以溶有氢氧化钾的流动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2Al+3Ag2O+2KOH=6Ag+2KAl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2O为电池的正极B.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Al极C.Al在电池反应中被氧化D.溶液中的OH-向Al极迁移B4.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该电池消耗2 mol MnO2时,与CH4燃料电池消耗0.5 mol CH4产生的电量相等B.该电池二氧化锰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电池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204×1023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A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