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苏科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有误差;|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1.生活中,常用 测量人的身高,你的身高大约为 米,用 _______测量百米跑道的长度,利用 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钢卷尺1.62皮卷尺激光测距2.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长度的单位: 等,现代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等尺、寸、丈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AB、CD哪根线段更长?一、长度的单位比较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比较D帽檐的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活动5.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1)目测课桌的长宽高: (按由大到小排序);选取不同的标准,不便于对课桌长宽高的比较(2)不用尺子,证实判断结果:①方法: ;②结果: .(3)启示: 。和描述,需要制定公认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测量:(2)单位: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公认的标准量。活动5.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___,用符号___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等。米m1 m=10 dm=100 cm=103 mm=_____ μm=_____ nm=_____ km。10610910-3答案解析单位换算:(1)27mm= μm;(2)28nm= m..8解析:7mm.71.系数不变2.乘以换算关系3.改变单位4. 化为最简学以致用完成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_m;7.84×106 m=________km;25 nm=________m;15 km=________cm。 4×10-17.84×1032.5×10-81.5×1061.常用的测量工具:卷尺、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二、长度的测量2.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完成填空:单位:____________;量程:_____________;分度值:_______。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______和_________的刻度尺;(2)放: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_____,使刻度尺________的一边______被测物体,______尺的位置;厘米(cm)0~10 cm1 mm量程分度值对齐有刻度紧靠放正(3)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____,不能斜视;(4)读:应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5)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_____和______。4.实验:用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长度和宽度。(附实验数据记录表)(1)利用刻度尺(分度值1 mm),测量教科书的长度和宽度,记录测量结果;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2)自制一把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并用它测量教科书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 数据 刻度尺 长度/cm 宽度/cm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分度值1 mm 平均值 分度值1 cm 平均值 1.下图是同学们在练习用较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时的情景,操作正确的是图 ( )学以致用D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一块橡皮长度的实验。他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他分别从A、B两个角度来读数,你认为橡皮的长度应是_________ cm。 练习1mm2.45减小测量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思考:如何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减小测量误差(1)客观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2)主观因素:测量者读数时______存在偏差等。3.误差与错误:误差______避免,但可以设法减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______避免的。测量仪器不准确实验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估读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可可以减小测量误差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3.采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以致用1.如果我们用如图所示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身高,那么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C.无影响 D.都可能解析 人身高的高度不变。皮卷尺被拉长后,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改变,因此测得的结果偏小。B2.有五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1 cm,18.80 cm,18.49 cm,18.50 cm,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18.564 cm B.18.56 cmC.18.505 cm D.18.51 cmD解析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测量结果中18.80 cm与其他三个数据差距较大,是错误的测量结果,要去掉。所以物理课本宽度的平均值为L==18.505 cm,由于记录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应记为18.51 cm。想想议议你知道吗?人的身体藏有很多“尺”,不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家庭作用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身体的尺子”的大小,并填入下表位置 一拃长/cm 一庹长/cm 一步长/cm 一脚长/cm 指宽/cm 手掌宽/cm 臂长/cm长度 身体上的尺子包括一拃长、一庹长、一步长、一脚长、指宽、手掌宽、臂长等。一拃长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一庹长是指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通常与身高相近。一步长是指行走时,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用于估测地面上的某段距离。一脚长是指脚尖到脚跟之间的长度。指宽、手掌宽、臂长等也是身体上的尺子,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些身体上的尺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尤其是在没有其他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测量一步的长度,可以大致估计出一段较长的距离;而一拃或一庹的长度则可以用来测量较短或中等长度的物体。这些身体上的尺子不仅方便实用,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1.(2024·十堰期末)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远近、时间长短、温度高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一定比帽子高度CD短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在测量AB或CD长度时,都必须首先规定它们的单位D.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地测量A解析 肉眼观察很容易造成错误,因此没有测量就不能说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一定比帽子高度CD短,故A错误;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长度是不可靠的,谈不上准确,故B正确;测量长度时,应该规定其单位,无单位的数据没有意义,故C正确;为了进行准确地测量,需要用仪器和工具,为此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故D正确。2.(2023·唐山期中)在测量中学生身高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A.2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2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C3.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D解析 根据测量方法知,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是错误不是误差;根据长度记录结果的要求知,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是错误不是误差;根据测量方法知,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是错误不是误差;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是形成误差的原因之一,故选D。4.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mm后,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1002.0mm,则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A.1002.0mm B.1000mm C.982.0mm D.978.0mmC解析 由测量结果的数值980.0 m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 m实际为1 002.0 mm,即该刻度尺的1 mm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 0 mm,故该工件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0.0×1.002 0 mm=981.96 mm ≈982.0 mm,故C项符合题意。5.(2024·盐城节选)202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微尺寸昆虫仿生机器人(如图所示),机器人身体最长尺寸仅有2个食指指甲的宽度,大约___ cm。 2解析 食指指甲的宽度在1 cm左右,所以机器人身体最长尺寸大约2 cm。6.(2024·临沂阶段练习)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是0.8___; (2)物理课本的宽为18.5_____; (3)乒乓球的直径4.0_____;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 mcmcmμm7.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4解析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物体左侧与10.0 cm对齐,右侧在8 cm和7 cm之间,估读为7.6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0.0 cm-7.6 cm=2.4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侧与6.00 cm对齐,右侧与8.40 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40 cm-6.00 cm=2.40 cm。1 mm2.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