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苏科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三、直线运动11.通过实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2.经历借助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寻找物理规律的过程.2.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1.如图所示,用频闪相机拍下了某次纸锥沿刻度尺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曝光频率是50 Hz (每秒拍摄50张)。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纸锥从A到E下落的速度为______m/s。先变大后不变0.432.某小组用频闪照片拍摄不同的甲、乙、丙三个纸锥,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各自运动过程中,相同的______内,通过的______相等。1:2:3时间路程一、物体的运动类型1.按运动路径的曲直分为: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2.直线运动有两种类型: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直线运动。直线曲线匀速变速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______且___________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1)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理解:①温故知新第1题中纸锥从A位置下落到B位置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运动;第2题中甲、乙、丙三个纸锥在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运动。②匀速直线运动的_________不变,由s=vt知,路程与时间成______,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的。直线速度不变沿直线滑冰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人的运动变速直线匀速直线速度v正比相等1.测量工具: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坐标纸、铅笔、清水、_______、_______2.测量与记录:(1)在长约120 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用橡皮塞塞住管口(2)先将玻璃管右端抬高,使气泡处在右端;再把右端放到桌面上,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实验记录点击播放视频刻度尺秒表(3)测量气泡从点___运动到20 cm、40 cm、60 cm 和80 cm 处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1。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从点O 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从点O 开始计时的时间t/s 实验记录O3.数据处理(1)根据表1中的数据,计算气泡通过各区间的时间和相应的速度,填入表2。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数据处理区间s'/cm 0~20 20~40 40~60 60~80通过各区间的时间t'/s 通过各区间的速度v/(m·s-1) (2)根据表1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像。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数据处理点击返回(1)根据气泡通过各区间的速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交流小结答:根据表2气泡通过个区间的速度 ,可以判断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即可看作运动。近似相等近似相等匀速直线(2)对你画出的s - t 图像进行分析:气泡运动一段距离后,其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交流小结答:气泡运动的s - t 图像是 。表明气泡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 。一条过坐标原点的斜直线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与时间成 。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学生实验交流小结实验表明:相等正比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运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能够比较直观的表达物理规律、能够较方便地获得某些未经测量或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数值。[知识快递]深度认知1.计时起点O位置,为什么不是标记在气泡初始位置 ,而是标记在起始位置前的某一位置?答:计时起点O位置,应标记在起始位置前的某一位置。因为① 气泡在刚开始运动时速度是变化的,不利于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深度认知2.如果在测量时间的过程中,气泡运动速度太快,可以怎样调节装置?答:如果气泡运动较快,可减小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深度认知3. 气泡运动的s - t 图像中的斜率(坐标图像中,某点纵坐标与横坐标轴的比值)能反应什么气泡运动的哪个物理量?答:气泡运动的s - t 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为气泡上升的速度。深度认知4.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请在下面的坐标上,画出气泡运动时的v-t图像。并思考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时的哪个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像与纵、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 。物体通过的路程判断正误1.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是相等的。(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时间、路程变化,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2023·泰州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在草地上自由滚动的足球C.站在正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C解析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在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在草地上自由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在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站在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 s内前进了2 m,在以后的4 s内前进了8 m。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D3.根据速度公式v=,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大,运动的速度v越大B.物体通过的时间t越大,运动的速度v越小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利用v=计算,但与s、t的大小无关D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变,即速度是恒量,速度大小与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无关,但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利用v=计算,故A、B、C错误,D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BD解析 s-t图像反映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可知,A中物体保持静止;B中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v-t图像反映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C中物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D中物体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 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 m,则这个物体的速度是______m/s;在前2 min内的速度是______m/s;在前2min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3解析 物体的速度:v===3 m/s,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所以,在前2 min内的速度也为3 m/s,则在前2 min通过的路程:s'=vt'=3 m/s×2×60 s=360 m。33606.如图,是甲、乙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不同位置,则______(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 s,则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为______m/s。 甲0.75解析 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物体的路程相等,因此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越来越大,则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甲物体第一张照片到最后一张照片间的距离s=6.00 cm=0.06 m,甲物体的运动时间t=0.02 s×4=0.08 s,甲物体的速度v===0.75 m/s。7.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车的速度大,甲车的速度为______;5 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甲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所以甲车速度较大。甲车运动60 m的路程用时3 s,甲车的速度为v===20 m/s; 由题图可知,5 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60 m。20 m/s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