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科学探究:弹力(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4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科学探究:弹力(第一课时)(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4页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
Teaching Courseware
20XX.XX.XX
第二节 科学探究:弹力
(第一课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素养目标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经典例题
目录
CONTENTS
PART.2
PART.4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了解常见形变,会用简单仪器显示微小形变。
2.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3.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4.理解并应用胡克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
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蹦极时,人由于自身所受的重力而下落,被拉伸的蹦极绳会对人产生向上的弹力,把人拉上去,如此上下振荡。
在这个过程中,弓弦和“蹦极”绳都产生了明显的形变,
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物理知识呢?
用力拉弓,撒手时绷紧的弓弦可以把箭射出去
新课讲解
New lesson explanation
新课讲解
一、形变
1.生活中的形变无处不在
压扁的面包
伸长的橡皮筋
拨动的琴弦
凹陷的沙发
2.形变的定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说明:①力是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②一切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只是有的形变明显,有的形变不明显,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观测到。
新课讲解
3. 形变按形式分类: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剪切形变等;
一辆汽车行驶在大桥上,桥面会产生形变了吗?用手压墙,桥面产生形变了吗?
有些物体的形变明显,容易观察;有些物体的形变却很难直接观察到。对于这些不易直接观察到的微小形变,可借助某些装置来验证其存在
新课讲解
(1)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
如图所示,激光器A射出的一束激光经平面镜B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一光电C。当用手压桌面时,能看到光电明显移到C’位置。说明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了形变。
(2)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在扁平玻璃瓶中装满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这时瓶内的水就会上升到细玻璃管中。如图所示,当用力挤压玻璃瓶的不同部位时,会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或下降。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形变。为了便于观察,可给水加色,并将细玻璃管固定在白色纸板上,纸板上可画细刻度线作为参考。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3 形变按效果分类: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①弹性形变:有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如弹簧、橡皮条、钢板、玻璃瓶等,如图甲所示。
②塑性形变:当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塑性形变,如铅丝、橡皮泥等,如图乙所示。
4 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甲          乙
新课讲解
二、弹 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弹力的产生过程:外力→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接触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是不是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呢?
只有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才能叫做弹力。 因为只有撤去外力,物体为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而产生的力才叫作"弹力"
新课讲解
(4)通常所说的 、 、 等都是弹力。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说明:只有两物体在接触部位产生形变时,两物体间才有弹力产生。例如两块磁铁间隔一段距离相互吸引,但没有接触,两磁极间产生的是磁(场)力而不是弹力。 弹力和形变是同时发生的。
(3)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之间发生形变并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新课讲解
(5)弹力有无的判断
利用弹力的产生条件可以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不能判断时,可以考虑假设法。
假设法的思路:假设撤去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①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②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点拨: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变化,由静止到运动是其中的一种情形。
新课讲解
(6)弹力的方向
(1)由弹力的定义知,发生形变的物体(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小球)有弹力作用,所以弹力方向总是和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2)几种常见弹力方向判断
绳子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FN
FT
FT1
FT2
F压
物块
桌面
小球
新课讲解
画出右面各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图(a)中杆AB斜靠在半球体上静止,作出AB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2)图(b)中用绳子将球挂在墙壁上,作出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3)图(c)中竖直悬挂在细绳上的光滑小球与斜面刚好接触而保持静止,作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N1
N
N2
N1
N2
新课讲解
1.有明显形变的情况下,根据物体的形变方向来判断: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如弹簧伸长时与伸长的方向相反,压缩时与压缩的方向相反.
2.发生微小形变时,形变方向不易观察,应根据物体间接触面特点进行分析:
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于公共接触面
②点面接触,弹力过点垂直于接触面
③点点接触,弹力垂直于公切面
弹力方向的判断
面面接触
经典例题
Classic Example
经典例题
例1.(1)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弹力。(  )
(2)发生形变后的物体撤去外力后都能恢复原状。(  )
(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  )
(4)海绵受挤压会发生形变,桌面受挤压不会发生形变。(  )

×

×
经典例题
例2.关于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间一定有弹力
C.图丙,踩在脚下且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一定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D.图丁,打到球网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球网发生了形变
D

经典例题
例3.(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B.轻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C.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同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
AC
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
课堂小结
① 弹力
(1)形变的分类:①弹性形变;②非弹性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1
可以完全恢复原状
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弹力属于接触力,这一点与重力不同
作用线总是与两物体接触点的切面垂直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