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相互作用(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2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相互作用(教学课件)——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2页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课件
Teaching Courseware
20XX.XX.XX
第一节 重力与重心
第三章 相互作用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素养目标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经典例题
目录
CONTENTS
PART.2
PART.4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相关影响因素。
4.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无论是被风卷起的沙尘、飞舞的落叶,还是被踢起的足球,最终都会落下来,这些现象都与重力有关,那么什么是力呢?
新课讲解
New lesson explanation
新课讲解
一、力的描述
踢足球
射箭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跳水
新课讲解
(1)定义:力是 之间的 作用。
物体和物体
相互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 、 发生改变
形状
运动状态
(3)单位:______,简称____,符号:___.
牛顿

N
(4)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测量.
弹簧测力计
1.力的概念
(5)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新课讲解
①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形变),如拉伸、压缩、扭转等.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的速度.
  2.力的作用效果
伸懒腰的猫(拉伸)
扭螺丝的青蛙(扭转)
打羽毛球
新课讲解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②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阻力等.
  3.力的分类
压力
重力
弹力
新课讲解
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选标度
画线段
标方向
步骤
5N
G
4.力的表示方法
新课讲解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如图所示,手托书的力大小是3 N,
方向竖直向上,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新课讲解
二、重力
4.公式:G=mg,g=9.8N/kg,g 即重力加速度
3.测量:弹簧测力计
1.产生:因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
单位:牛顿,符号:N
2.方向:竖直向下,施力物体是地球
(1)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2)竖直向下不能说指向地心,只有两极和赤道处指向地心。
新课讲解
G
G
G
G
新课讲解
桌面是否水平
墙面是否竖直
如图所示,如果让你将相框挂到墙上,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将相框挂正吗?用的什么物理知识?你还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应用吗?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悬挂重锤的悬线方向一定在竖直方向上
相框是否挂正
新课讲解
三、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若发生改变,则重心也随之变化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G
G
G
G
G
G
新课讲解
A.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粗细均匀的棒
方形薄木板

C.密度不均匀、不规则几何体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体上
局限性: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新课讲解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度,重心越低稳度越高
古代汲水怕瓶,未装水时,它会倾倒;放到水里面,水会自动流进去
走钢丝的人,总是手握横杆,这样可降低重心,提高稳度
经典例题
Classic Example
经典例题
(1)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
(2)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  )
(4)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
×
×

×
经典例题
(1)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
(2)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  )
(3)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质量相等,但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
(4)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的作用。(  )
×
×

×
经典例题
例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直铁丝变弯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经典例题
答案解析: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故D正确,A错误.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故B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粗细均匀的铁丝被弯曲成圆圈时,其重心在圆心处,而不在铁丝上,故选项C错误
课堂练习
Classroom Practice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的作用力可以是相互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
A
课堂练习
2.试画出下列几个力的图示,并指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水平桌面对放在桌面上的书产生5 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答案  (1)如图甲所示,支持力N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
(2)如图乙所示,拉力F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小车。
(2)某人用800 N的力沿与水平面成30°的斜面向右上方拉一辆小车。
课堂练习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根绳子将物体悬挂而处于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必须在物体上
D.有固定形状的物体的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不因物体升高、降低或倾斜而发 生变化
BD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直铁丝的重心位置在其中点O,把它弯成一个圆环,其重心位置在圆心O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铁丝变成圆环后重心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B.直铁丝的重心在其中点O,说明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直铁丝除了O点,其他部分不受重力
D.圆环所受的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A
课堂小结
Class Summary
课堂小结
① 力
(1)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性质:①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②按力的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3)力的表示
①力的图示:按一定的比例作出的带有箭头的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②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长短粗略地表示力的大小.
1
速度大小改变或方向改变
受力分析时,最好按力的性质分析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课堂小结
① 重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G = mg .
(3)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4)确定重心的方法: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②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
2
理想化模型,不一定在物体上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