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一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科学精神】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法治意识】反对“西化”思想,依法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4.【公共参与】明确改革开放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永无止境,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一论断。
议学情景:“文革”结束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先看市民生活。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住房相当困难,。“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
再看农民的生活。安徽农村最有代表性。1977年6月,中央任命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调研的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惊。他后来回忆说:“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
思考:(1)运用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我国为什么急需进行改革开放呢
(2)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3)改革开放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1)标志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易错提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
开放
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就是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名词点击:改革开放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实质:(相关链接)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内容,以数轴的形式画出改革与开放的进程,标注出关键时期的主要做法。讨论时间5分钟。
主要分为两条线索:对内改革线+对外开放线。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十二届
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
农村转向城市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十四届
三中全会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十六届
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党的十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海南省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放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978年
1992年
1984年
1993年
2003年
2012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2001年






开放
起步阶段(1978-1992)
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全面深化阶段
进入 新阶段
进入 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
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12年以后)
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
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宽领域就是将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对外开放。
知识拓展
思考:(1)请结合视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并结合本节课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四个面貌
三次飞跃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3.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1)起步阶段
(2)新阶段
(3)全面深化阶段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伟大的改革开放
开启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四个面貌
三个飞跃
意义
历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此次全会(  )
①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白手起家,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用汗水和血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些奇迹包括(  )
①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③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B
3.在网络上,一段跨时空对话的创意视频流传甚广,主题是一个抗战小战士追问现代青年,了解新中国的情况。如果你来回答抗战小战士的追问,下列回答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②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在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4.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梅花扑鼻香——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仍需傲霜雪——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
5.1978年12月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已经形成。以下对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