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 2 课《学会沟通交流》第 3 课时 与人沟通讲方法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2 课《学会沟通交流》第 3 课时 与人沟通讲方法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 2 课《学会沟通交流》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 3 课时 与人沟通讲方法
视频中的同学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导入新课
视频中的同学产生矛盾,往往源于沟通不畅、误解或个性冲突。若是我,我会主动增进相互了解,保持开放沟通,尊重彼此差异,及时化解小误会,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分歧,从而有效避免此类矛盾的发生。
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双方只有在准确表达自己意见并了解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沟通。
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与人沟通讲方法
表达句式 可能的表达 可能的结果
以 “我” 为主语的句式 我有点失望! 允许对方解释并使友谊不受伤害
以 “你” 为主语的句式 你真不守信! 两人争吵起来
学一学 假如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博物馆,他却临时说有事不能来。对此,你可能会有如下表达。
试一试 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发生争吵,本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参考上面表格,完成下列活动。
表达有方法
●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
● 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
● 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
与人沟通,还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请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充。
当我主动沟通时,若对方左顾右盼、向窗外张望,我心生疑虑:是不愿再听?若他面无表情,还频繁打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我内心倍感无趣,沟通欲骤减,甚至不想再继续。这样的困惑,在人际交往中屡见不鲜,确实令人头疼。
倾听要耐心
● 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 边听边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
● 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容,做好回应的准备。
● 用点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你和同学沟通后,如果意见仍未达成一致,你会如何处理?
在和同学充分沟通后,若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我会先冷静下来,尊重对方观点。然后,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求第三方意见或查找更多资料。最终,力求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与人沟通时,为了避免矛盾冲突,表达自己意见最好采用( )
A. 以 “你” 为主语的句式,直接指出对方问题
B. 以 “我” 为主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C. 沉默不语,不表达意见
答案:B
下列属于正确倾听方法的是( )
A. 边听边玩手中的物品
B. 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C. 随意打断对方说话
答案:B
当与同学沟通后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相互指责,争论不休
B. 不再沟通,放弃交流
C. 结合具体问题讨论,给对方解释机会
答案:C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与人沟通时,沉默不语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表达自己意见时,只要大声说出来就行,不用考虑态度和方式。(×)
倾听时,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有助于理解对方想法。(√)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与人沟通的好方法。沟通时,要勇敢自信地表达自己,用合适的句式说出想法;学会认真倾听,给对方充分尊重;意见不同也别着急,耐心讨论、互相理解。希望大家把这些方法用在生活里,和老师、同学、家人都能畅快交流,收获更多快乐和友谊!
课堂总结
2. 学会沟通交流
与人沟通讲方法
1. 勇于表达:自信、明确、诚恳
2. 学会倾听:专注、观察、回应
3. 对待分歧:理性讨论、给予解释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2 课《学会沟通交流》的第 3 课时,主题为 “与人沟通讲方法”。教材从勇于表达、学会倾听、理性对待分歧三方面展开,通过约好去博物馆却被爽约、运动会项目报名争吵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沟通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强调表达时要自信、明确观点、态度诚恳;倾听时需专注、观察、把握关键;面对未达成的共识,应理性讨论、给予对方解释机会,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有效沟通,是对前两课时沟通交流学习的实践与深化。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课时学习,学生已认识到真诚坦率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沟通中,仍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在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存在表达不自信、观点模糊、语气不当等问题;倾听时,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打断他人等现象;面对沟通分歧,难以做到理性处理,常产生矛盾冲突。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系统学习沟通方法来改善,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友善理念的认同感,让学生明白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倡导的社会风尚的认同。 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在沟通中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耐心倾听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以友善、包容的态度对待沟通中的分歧,提升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 法治观念 让学生明白在沟通交流中,尊重他人权利、遵守沟通规则是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要求,不采取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等不当行为,强化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学生懂得依法依规进行沟通,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人格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沟通方法的过程中,克服表达恐惧,增强自信心,学会理性思考和情绪管理,培养学生宽容、豁达的性格,塑造积极健康、善于沟通、乐于交往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主动承担起维护良好人际关系、促进集体和谐发展的责任,培养学生在沟通中理解他人、关心集体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沟通中勇于表达、学会倾听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在沟通意见不一致时,理性对待分歧,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沟通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切实改善沟通效果,解决实际沟通问题。 培养学生在沟通中始终保持耐心、尊重和理性的态度,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沟通场景的照片或短视频、角色扮演道具(不同身份卡片、场景卡片)、“沟通方法小贴士” 制作材料(卡纸、彩笔、贴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学生在校园中因沟通不畅导致矛盾的短视频(如因借文具未及时归还发生争吵),提问学生:“视频中的同学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引导学生思考沟通方法的重要性,顺势引出本节课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沟通方法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沟通方法的兴趣和需求,自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与人沟通讲方法 教师活动:展示 “与朋友约好去博物馆,朋友临时爽约” 的案例,呈现以 “我” 为主语和以 “你” 为主语的不同表达句式及可能结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表达句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沟通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总结表达的方法要点,如以 “我” 为主语表达感受、表达时要自信、明确观点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不同表达句式的差异和影响,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表达句式对沟通结果的影响,掌握有效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意识。 教师活动:提出 “与体育委员钱小明因运动会项目报名争吵” 的情境,让学生参考上述表格,分别用 “我” 句式和 “你” 句式进行表达,并预测可能的结果,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强化正确的表达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不同句式表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表达和预测结果,在全班分享时倾听他人意见,完善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的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在沟通中常见的倾听问题场景图片(如左顾右盼、随意打断他人等),提问学生:“这些倾听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倾听?”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倾听的方法要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教师总结倾听的方法,如身体前倾、目光专注、边听边观察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分析不良倾听行为的危害,阅读教材并在小组内讨论正确的倾听方法,积极在全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意识和沟通素养。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设置不同的沟通场景(如向老师请教问题、与同学商量值日安排等),让学生分别扮演沟通双方,在表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表达和倾听方法。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在模拟场景中实践表达和倾听方法,观看表演的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沟通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评价能力。 教师活动:展示 “班会上同学围绕沟通交流与同学关系话题意见不一致” 的案例,提问学生:“当沟通后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处理方法,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总结理性对待分歧的方法,如结合具体问题讨论、给对方解释机会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和交流处理分歧的方法,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对待沟通中的分歧,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沟通素养。 教师活动:发放 “沟通方法小贴士” 制作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属于自己的沟通方法小贴士,将表达、倾听和处理分歧的方法用图画或文字呈现出来,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发挥创意制作 “沟通方法小贴士”,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沟通方法的理解和记忆,展示分享时倾听他人意见,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 “沟通方法小贴士”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沟通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将沟通方法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查阅和运用。
三、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与人沟通时,为了避免矛盾冲突,表达自己意见最好采用( ) A. 以 “你” 为主语的句式,直接指出对方问题 B. 以 “我” 为主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C. 沉默不语,不表达意见 答案:B 下列属于正确倾听方法的是( ) A. 边听边玩手中的物品 B. 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C. 随意打断对方说话 答案:B 当与同学沟通后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相互指责,争论不休 B. 不再沟通,放弃交流 C. 结合具体问题讨论,给对方解释机会 答案:C (二)判断题 与人沟通时,沉默不语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表达自己意见时,只要大声说出来就行,不用考虑态度和方式。(×) 倾听时,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有助于理解对方想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与人沟通的好方法。沟通时,要勇敢自信地表达自己,用合适的句式说出想法;学会认真倾听,给对方充分尊重;意见不同也别着急,耐心讨论、互相理解。希望大家把这些方法用在生活里,和老师、同学、家人都能畅快交流,收获更多快乐和友谊!
板书设计
与人沟通讲方法 1. 勇于表达:自信、明确、诚恳 2. 学会倾听:专注、观察、回应 3. 对待分歧:理性讨论、给予解释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沟通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对沟通方法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角色扮演评价环节,部分学生评价不够全面和准确,教师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此外,在后续教学中,还需通过更多的实际情境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运用沟通方法,真正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这份教案围绕沟通方法展开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沟通能力。你对教案里的教学活动、练习设置等方面若有新想法,欢迎随时和我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