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静电现象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静电现象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章
苏科版2025
从粒子到宇宙
二 静电现象
一、摩擦起电
学习目标
二、两种电荷
实践与练习
活动 观察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当堂评价
四、我国古代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三、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知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
2.知道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了解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静电利用和防治的技术。
4.了解我国古人研究静电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1.用尺子摩擦头发后靠近小纸片,观察到 ;
用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碎纸屑,发现 ;
小纸片被尺子吸引
碎纸屑被吸引
塑料绳的细丝纷纷散开
一、摩擦起电
探究活动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者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纸屑,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有机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摩擦起电:用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物体带电:物体经过摩擦后____________
____,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
摩擦
能够吸引轻小
物体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二、两种电荷
1.活动 观察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有机玻璃棒A
有机玻璃棒B

①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它,如图甲所示,用箭头画出有机玻璃棒A的运动方向;
②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乙所示,用箭头画出橡胶棒A的运动方向;
③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如图丙所示,用箭头画出有机玻璃棒的运动方向。
橡胶棒B
橡胶棒A


有机玻璃棒
橡胶棒
二、两种电荷
2.分析实验现象,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一定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通过实验步骤①、②、③,我们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之间相互_____;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_____;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吸引”或“排斥”),表明被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相同
排斥
排斥
吸引
不相同
二、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3)用更多的摩擦带电体进行实验后发现:
凡是与有机玻璃棒相互排斥的,一定与_____棒相互吸引;凡是与橡胶棒相互排斥的,一定与_________棒相互吸引(前两空均选填“橡胶”或“有机玻璃”)。人们由此推断,自然界有且只有___种电荷存在。
橡胶
有机玻璃

学以致用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___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_____摩擦过的_______带的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
异种电荷相互_____。
3.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丝绸
有机玻璃棒
毛皮
橡胶棒
排斥
吸引
1.把塑料绳的一端扎紧,然后撕成很多细丝,再用丝绸摩擦塑料细丝,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丝绸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带了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塑料丝相互_____而张开。
同种
排斥
1
2
3
2.如图(a)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小球A,小球A 被吸引;如图(b)所示将这个小球A 靠近另一个小球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
(1)若已知小球A、B都带电,则小球A带____电荷,小球B___电荷;
(2)若不知道A、B小球是否带电,请判断小球A、B的带电情况。


答案 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A球可能不带电,则B球一定带电,B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A球可能带负电,B球可能带正电,也有可能不带电。
1
2
3
总结提升
解决此类问题应当从发生“排斥”的小球入手,因为此时只有两球带同种电荷一种情况,然后分析两个发生“吸引”的小球的带电情况。因为带电体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可能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又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也可能是两个小球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3.如图所示,验电器(a)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金属箔片就会张开,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将带电体靠近自制简单验电器(b)的铝箔条一端,发现铝箔条向塑料棒偏转, 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1
2
3
总结提升
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构造:金属杆、金属箔片、金属小球、绝缘体等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就是毛衣与其他衣服_________后的放电现象。
(2)夏季,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
发生的一种剧烈的_____现象。
2.静电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摩擦起电
放电
静电复印
静电喷涂
静电植绒
三、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危害与防护
(1)闪电可能导致人畜伤亡、房屋损毁;微小的_________会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检修精密仪器内部电路时,人体与电路板之间_____会导致电路器件损坏等。
(2)防护
静电火花
放电
避雷针
防静电手环
四、我国古代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描述了“顿牟掇芥”的现象,指的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提出了_____与_____的关系。
2.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述的静电现象:一是黑夜用梳子梳理头发,发现梳齿尖端放电的亮光,并听到微弱的放电声音;二是黑夜猛地脱下衣服(毛皮或丝绸质料),也能看到闪光并听见声音。
摩擦过
的玳瑁吸引草屑
云雨
雷电
1. 如图 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电小球A,小球A 被吸引;将这个小球A 靠近另一个带电小球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小球A、B 各带什么电荷?
小球A 带负电荷,小球B 带正电荷
答案
2.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头发越蓬松,为什么?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由于头发与梳子摩擦分别带上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且越梳所带的电荷量越大,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越梳头发越蓬松
答案
3.观察并列举日常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静电危害防治措施。
答案 应用:(1)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利用高压静电场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用于空气净化器、工业烟囱除尘等。
(2)静电驻极体口罩:口罩滤材带静电,可增强对微小颗粒(如PM2.5、病毒)的吸附能力。
(3)静电分选:分离不同材质的颗粒(如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静电吸引力差异分选。
答案
防护:(1)接地与跨接:油罐车拖铁链导出静电;电子车间工作台接地;管道间用导线跨接保持等电位。
(2)增加湿度:纺织厂、印刷车间使用加湿器(湿度>60%可减少静电积累)。
(3)使用抗静电材料:添加抗静电剂的塑料包装袋;防静电工作服(含导电纤维);地毯涂抗静电涂层。
(4)离子中和:工厂使用离子风机,喷射正负离子中和物体表面静电。
(5)个人防护:接触电子元件前触摸金属释放静电;穿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起电;防静电手环。
(6)工艺优化:降低液体、气体流速(如输油管道);避免剧烈摩擦(如传送带改用导电材质)。
4. 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验电器的结构如图(a)
所示,当带电体与金属小球接
触时,电荷就会传导到金属杆
和金属箔片上,两片金属箔片就会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你可以制作一个图(b)所示的简单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向塑料棒偏转。
1.(2025·重庆渝北期末)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有记载:“琥珀,唯以手心摩热者拾芥为真。”这是古人利用静电现象辨别琥珀真假的经典描述,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冬天梳头时,头发会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
B.初春晴朗的天气,手碰到金属门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C.工作一段时间后的风扇扇叶表面有灰尘
D.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拢
D
1
2
3
4
5
6
2.(2025·北京东城区期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带电情况的是(  )
A
A.
B.
C.
D.
1
2
3
4
5
6
3.(2025·南平期末)如图“静电章鱼”实验,用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摩擦后塑料丝带___电。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呈章鱼状,将塑料管放在下方,可以让塑料丝悬在空中,是由于塑料管与塑料丝带同种电荷相互_____。

排斥
1
2
3
4
5
6
4.小华用细线悬挂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甲、乙所示,已知b带负电,则a、c两球中肯定带电的小球是___。
(选填“a”“c”或“a和c”)
c
1
2
3
4
5
6
5.西晋时期张华撰写的《博物志》记载:“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梳子与头发摩擦后相互吸引)解结(头发“炸开”),有光者,亦有咤声”。“随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结”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梳子与头发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
2
3
4
5
6
6.(2025·驻马店期末)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某同学发现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作_________;
(2)将其中一根棒悬挂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起电
使其能够自由转动
1
2
3
4
5
6
(3)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吸引的是图___;
(4)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1
2
3
4
5
6
Keep Thinking!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