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警惕无形杀手,安全 “童” 行防中毒二、班会目的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一氧化碳的特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常见原因和中毒症状,填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增强学生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知。教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以及在遇到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时正确的急救与应对策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养成安全使用燃气、煤炭等燃料的良好习惯,并向身边人宣传相关知识。三、班会准备资料收集:收集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案例,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故事形式;查找一氧化碳特性、中毒原理、症状及急救方法的资料,提炼关键信息,编写成便于讲解的文字内容;准备一些描绘一氧化碳中毒场景、正确预防措施和急救步骤的图片,打印出来备用。道具准备:准备模拟燃气炉、煤炉的简易模型(可用纸盒等材料自制),以及模拟中毒者的玩偶;准备一些常见的燃气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模型(可使用玩具或图片代替);准备用于演示通风效果的小风扇、小窗户模型;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供学生制作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手抄报。人员准备:提前安排几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收集的案例排练简单的情景剧;培训几位学生担任小组讨论的组长,引导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自己熟悉所有教学内容和流程,确保讲解清晰、准确。四、班会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发关注教师开场: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神秘又危险的 “隐形杀手” 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一旦出现,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险,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神秘的 “杀手” 是谁呀?悬念设置:老师先给大家描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天,有的小朋友家里生着煤炉取暖,早上起床却发现一家人都头晕、恶心,甚至昏迷不醒;还有的家庭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也出现了类似不舒服的症状。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呢?引出主题:其实,这些奇怪又可怕的现象,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种叫做一氧化碳的气体在作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 “隐形杀手”,学习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二)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中毒危害特性讲解:同学们,一氧化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气体。它没有颜色,就像空气一样透明,我们的眼睛根本看不到它;它也没有气味,不像饭菜香或者垃圾臭,我们的鼻子也闻不出来它的存在;它还没有味道,所以我们也没办法通过尝来发现它。但是,它却有着很强的毒性,一旦我们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就会中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中毒原理讲解: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需要氧气来维持运转。我们呼吸的时候,氧气会进入我们的血液,然后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一氧化碳进入我们身体后,会比氧气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一来,血红蛋白就没办法好好地运输氧气了,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案例分享:现在,老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有一个家庭,在冬天用煤炉取暖,因为晚上睡觉前没有把煤炉封好,也没有开窗通风,结果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和孩子都一氧化碳中毒了。幸好邻居发现得早,及时把他们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才脱离了危险。还有一个小朋友,在洗澡的时候,家里的燃气热水器出现了故障,通风又不好,导致一氧化碳聚集,小朋友洗澡后就觉得头晕、恶心,还好家人发现后赶紧把他带到了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拨打了急救电话。通过这些案例,大家能感受到一氧化碳中毒有多可怕了吧?症状介绍:那一氧化碳中毒都有哪些症状呢?轻度中毒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还会觉得浑身没力气;中度中毒的话,除了这些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走路不稳的情况;如果是重度中毒,人就会昏迷不醒,甚至会因为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性,学会预防它。(三)寻找 “杀手” 踪迹,分析中毒原因场景展示:老师拿出模拟的燃气炉、煤炉模型,给大家展示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比如,使用煤炉取暖时,如果煤炭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燃气炉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燃气泄漏,而且没有及时通风,也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还有一些不合格的燃气热水器,安装在不通风的浴室里,洗澡时也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小组讨论: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来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呢?每个小组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仔细想一想。(给学生 5 分钟时间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发言:讨论结束啦,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邀请各个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除了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在汽车尾气中也含有一氧化碳,如果我们在封闭的车库里启动汽车,或者长时间坐在开着空调的汽车里,也可能会吸入一氧化碳导致中毒。另外,在使用炭火烧烤时,如果在室内或者通风不好的地方,同样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原因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原因。一是燃料燃烧不充分,二是使用不合格的燃气设备,三是设备安装不当,四是通风不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原因,在生活中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四)学习预防妙招,筑起安全防线预防措施讲解: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首先,在使用煤炉取暖的时候,一定要安装烟囱,并且要保证烟囱连接紧密,不漏气,还要经常检查烟囱有没有堵塞,烟囱出口最好安装一个防风帽,防止倒灌风。晚上睡觉前,要记得把煤炉封好,并且打开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能够进入房间。其次,使用燃气设备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安装燃气设备的房间也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每次使用完燃气后,要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家里安装燃气报警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我们及时处理。实物展示与演示:老师拿出燃气报警器模型,给大家介绍它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这个燃气报警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燃气浓度,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发出 “滴滴滴” 的响声。我们要把它安装在距离燃气设备较近的地方,并且要定期检查它是否正常工作。然后,老师用小风扇和小窗户模型演示通风的重要性。大家看,当我们打开窗户,让空气流动起来,就像给房间换了新鲜的 “血液”,可以把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及时排出去。小组讨论与分享:现在,我们再分组讨论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给学生 5 分钟时间讨论)好啦,哪个小组有新的想法?(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预防妙招,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有的小组说,要定期检查家里的燃气管道,看看有没有老化、破损的地方,这是非常好的办法;还有小组说,在使用炭火火锅时,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这也很对。大家的想法都很棒!总结强调:同学们,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安全意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使用任何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时,都要多留个心眼,注意检查和通风。(五)模拟急救现场,掌握应对方法急救知识讲解:如果不幸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尽快把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室外或者打开门窗的房间。然后,要解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让他能够呼吸顺畅。如果中毒者已经昏迷,要把他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0,告诉医生中毒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在等待医生到来的过程中,如果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演示:老师拿出玩偶,模拟中毒者,给大家演示如何进行急救。(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这是中毒者,我们先把他搬到空气好的地方,然后解开他的衣服扣子,把他的头偏向这边。如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我们要这样做,双手重叠,用手掌根部按压中毒者的胸部中间,按压的速度要快,力度要适中,每分钟大概按压 100 - 120 次,同时还要进行人工呼吸。不过,心肺复苏是一项比较专业的技能,同学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先尝试进行简单的急救,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学生实践:现在,老师邀请几位同学上来,按照老师刚才教的方法,模拟一下急救过程。(邀请学生上台实践,教师在旁边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操作正确)通过实践,大家对急救方法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呢?注意事项强调:同学们,在进行急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如果中毒现场有危险,比如燃气还在泄漏,要先关闭燃气阀门,确保环境安全后再进行救援。千万不要盲目地冲进危险的环境中,以免自己也发生中毒。(六)小组讨论,深化认识讨论话题:现在,我们再来分组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宣传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学校里发现有同学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我们应该怎么做?(给学生 5 分钟时间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小组发言:时间到啦,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有的小组说,可以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做成手抄报,贴在家里的墙上,让家人都能看到;还有小组说,如果在学校发现同学中毒,要马上告诉老师,同时把同学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也很实用。(七)制作手抄报,巩固学习成果布置任务:同学们,为了更好地记住今天学习的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也为了向更多的人宣传这些知识,现在我们来制作一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手抄报。大家可以在手抄报上画上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比如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预防方法、急救措施等,还可以写上一些宣传标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学生制作:教师为学生发放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手抄报,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展示分享:制作完成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并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学到的知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八)总结升华,强化意识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氧化碳这个 “隐形杀手”,了解了它的特性、中毒的危害、原因,学习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和急救措施,还通过讨论、制作手抄报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氧化碳中毒非常危险,但只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能有效地避免它的伤害。情感升华:老师希望大家不仅要自己记住这些知识,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还要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做一个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小小宣传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警惕无形杀手,让安全永远陪伴着我们!结束方式: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今天的班会就到这里,下课!五、班会延伸开展家庭安全检查活动:布置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对家里使用燃气、煤炭等燃料的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检查煤炉烟囱是否通畅、燃气管道是否有泄漏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在班级里进行分享和交流。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在班级后续的活动中,组织一次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识竞赛。竞赛题目可以从本次班会学习的内容中选取,设置不同的奖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制作安全警示标语: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些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警示标语,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或者家里的厨房、取暖设备附近等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和他人注意安全。六、注意事项讲解清晰准确:在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确保语言通俗易懂,讲解清晰准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对于一些复杂的原理和概念,可以通过比喻、举例等方式进行解释。注重实践指导:在模拟急救演示和学生实践环节,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操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操作步骤。同时,要强调急救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鼓励积极参与:在整个班会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和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问题,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回应,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存在差异,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理解能力较弱或者生活经验较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