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导入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01罗马城邦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1.罗马城邦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根据地图和教材第21页第一段,指出罗马城邦的地理范围一、地理位置2.自然环境的影响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对罗马发展有何影响?岛内山地众多西部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经济:对外贸易发达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适宜农作物生长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一、地理位置母狼育婴:相传罗马城的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抛到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3.城邦兴起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02 罗马共和国二、罗马共和国1.发展历程罗马城邦公元前1000年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二、罗马共和国2.国家机构元老院保民官【掌握国家决策权】执政官公民大会【否决对平民不利的决议】【主持日常政务】【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通过元老院的提案选举执政官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者互相制衡,体现了罗马共和的民主制,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制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实质上是贵族共和与平民民主相结合的政治体制。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第一次胜利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二、罗马共和国3.《十二铜表法》材料1:公元前451年以前,在罗马由于习惯法没有成文法作依据,专门右贵族等级出任的法官经常任意解释法律,对平民等级进行迫害。材料2:公元前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古罗马编出十个法表,刻在十块青铜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公元前450年,又增加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背景:时间:内容:因为没有成文法,贵族滥用权力,侵害平民权益公元前450年左右阅读材料和教材第22页,完成下列信息。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第二次胜利二、罗马共和国3.《十二铜表法》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欧洲法学的渊源。第七表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第八表二、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 。三、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第十一表一、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十二铜表法》评价积极性: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消极性:根本上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实质),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二、罗马共和国4.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三次布匿战争二、罗马共和国4.罗马共和国的衰落直接原因:斯巴达克起义起义时间:结果:影响: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公元前73年遭到血腥镇压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此后罗马共和国开始衰落03 罗马帝国四、罗马帝国1.建立过程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公元前4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公元前27年共和国时期的独裁者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此开始。四、罗马帝国2.罗马帝国的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根据地图,找出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西临太平洋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北抵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南达非洲撒哈拉沙漠04 罗马帝国的衰亡五、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3世纪日耳曼人侵入375年帝国分裂395年灭亡内因也称拜占庭帝国,存续近千年灭亡外因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476年灭亡后,标志着西欧的奴隶制社会结束,封建社会开始。亦称“中世纪、中古时期”课堂小结BC1000罗马城邦BC509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BC450左右《十二铜表法》BC27罗马帝国BC73斯巴达克起义公元2世纪“黄金时期”地跨欧亚非395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课堂练习】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须偿付三百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由此可见,罗马法( )A.极力维护奴隶制度 B.注重法律程序C.保护公民政治权利 D.崇尚公平正义2.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A.屋大维采取措施解决了根本矛盾 B.平民同贵族享有同等政治权利C.一直是欧洲西部疆域最大的王国 D.社会奢靡享乐之风加速其灭亡AD【课堂练习】3.“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 )A.横跨三洲交通便利 B.奴隶制民主政治到达顶峰C.打败波斯征服埃及 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4.罗马并没有建立庞大的官僚体系,除元老院之外,它的行政官员不过40人左右,但罗马帝国却能运转自如,维系广袤帝国的和平与稳定达数百年。这主要得益于其( )A.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 B.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C.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 D.持续不断的军事扩张AC【课堂练习】5.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修筑了10万千米的公共大道,20万千米的地方道路,建立起遍及欧洲、北非和中东的道路网络。这满足了当时罗马( )A.民主政治的需求 B.对外扩张的需求C.城邦经济的要求 D.传统文化的要求6.史书记载:“屋大维平息了罗马的内战,授予自己‘奥古斯都’尊号。他总揽军政大权,元老院名义上仍是国家机构,但实际决策皆由他掌控。”这一变革标志着( )A.罗马开始推行成文法体系 B.罗马共和国转变为帝国C.布匿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D.凯撒遇刺引发政治动荡BB【课堂练习】7.“罗马人出红海,前往印度沿海,用地中海的葡萄酒和金银币换取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棉布、靛青、阿富汗的天青石和各种来自喜马拉雅山和热带的香料、作料。”材料意在说明罗马帝国( )A.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B.开辟了直通亚洲的新航路C.推行了包容的文化政策 D.加强帝国境内的经济交流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