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5 年 4 月 30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 2025 年 5 月 20 日起施行。 ( )
A.科学技术普及法 B.国防教育法 C. 民营经济促进法 D.能源法
2.2025 年 4 月 28 日,全球首艘可潜无人艇 建造完成,在珠海正式下水,标志着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 人艇研制成功。 ( )
A.蛟龙号 B.虎鲸号 C.奋斗者号 D.蓝鲸号
3.202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 月 1 日至 12 月 7 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今年 “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下列做法符合宪法原则的是 ( )
①行政机关简政放权,努力让群众少跑腿②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相互独立、相互监督
③为保障经济的发展,某地政府默许污染④审判机关公正审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议题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
老师出示以上图片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哪一内容( )
A.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D.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5.2024 年全国两会期间开通“委员通道” “部长通道” ,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 策” ,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 “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
①我国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②在我国,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人民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者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 民权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依宪治国。下列行为体现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是( )
A.2024 年我国政府将持续发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B.国务院明确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保障人权
C.教育部等多部委出台文件,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 D.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7.2024 年 5 月 29 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宜判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某 华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何某华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
①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会受到更产重的处罚
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④滥用职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8.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下列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有 ( )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法院 ④中国共产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的公民,依法享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的有 ( )
①选民张某参与本选区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大学生小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③老王就市政建设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建议
④新疆各界人士强烈谴责美国通过涉疆“法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住在三楼的张某放在阳台上的花瓶突然掉落,不幸砸中了从楼下经过的王某,导致其受伤,对于这一 问题的解决,下列路径合理的是 ( )
A.张某拒不认错→ 王某主动学法→ 利用法律维权 B.张某主动认错→ 王某拒不接受→ 法律保障利益 C.张某拒不认错→ 王某以牙还牙→ 两人大打出手 D.张某主动认错→ 双方达成和解→ 寻求法律帮助
11.翟星云同学入选为 2024 年厦门市“新时代好少年”。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翟星云平时喜欢画画创作, 并将自己的作品拿去义卖,每当放假,翟星云都会去边疆探望作为戍边军人的父亲,将自己义卖的 钱以及奖学金捐给西藏的贫困学生,与少数民族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根据人物事迹,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①翟星云通过画画进行艺术创作——行使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②翟星云父亲参军成为戍边军人———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③翟星云获得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依法享有公民的名誉权
④翟星云与少数民族小伙伴情谊深厚———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2.观察下列四组概念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反映我国法律体系及政治体系中概念包含关系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以下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参加 2024 年全国两会前后的工作日记摘录: ·
1—2 月,广泛调研,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3 月 5 日,听取和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 月中下旬,深入社区宣讲两会精神,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主动听取选民意见建议。
以上内容反映了人大代表
①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②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④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代表职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利用寒假到红星居委会展开社会调查,下面是他们的调查记录:
☆08 :00 召开居民议事会,商讨正月十五“闹元宵”相关事宜; ☆10 :00 到社区进行电动车不能进单元楼,防范火灾隐患宣传; ☆15 :00 带着社情民意的资料,赶往所辖的各个小区进行逐一核实信息。
同学们在写调查报告时,针对上述材料适合用的标题是 ( )
A.依法行政,转变职能 B.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C. 民主管理,基层自治 D.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15.对以下素材解读正确的是 ( )
素材 解读
① 小明的爸爸是国企员工,每月有工资,还有年终奖金;妈 妈在私营企业工作,每年除工资收入,还有以专利技术入 股的分红收入 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 量
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规定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 日的基础上,将“古尔邦节”“ 肉孜节”等维吾尔族传统节日 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管理 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③ 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共 277 万多名,其中由选民一人 一票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262 万多名,占代 表总数的 90% 以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的好制度
④ 2024 年,近 2000 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 5000 余件,提 案意见建议被吸纳到政策文件中,为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了 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 要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年底了,小明一家聊起了家里的收入情况。妈妈说:我在村里自己办的食品加工厂上班,每月工资 4000 元。爸爸说:我在县里一家酒店当经理,每个月工资收入 8000 元左右。舅舅说:我因先天残 疾,无劳动能力,每月可领取农村低保 750 元。姑姑说:村里发展特色旅游后,我经营餐馆,年收 入 8 万元。下面对小明一家人的对话解读正确的是( )
①姑姑独自经营的餐馆属于个体经济
②妈妈所在的村办食品加工厂属于集体经济
③舅舅每月领取的农村低保 750 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④爸爸每月 8000 元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2025 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 2024 年中央 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
A.决定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立法权
18. 以下能够体现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是 ( )
A.2024 年 9 月 1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第三十号主席令
B.国务院办公厅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发布关于 2024 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C.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规定》
D.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协助党中央首次制定《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 年) 》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古圣先贤的平等思想观念,无疑是我国平等价值观形成 和发展的宝贵文化基因和思想来源。下列古语名言,体现平等思想的是 ( )
① 《论语》: “有教无类。”
②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墨子: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④钟相: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某村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自筹一点、社会爱心帮助一点、发动群众捐赠一点”的办法筹建起农村“长者 饭堂”。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组成志愿服务团队,轮流选购食材和烹煮,为老人提供按需 供餐服务。这一做法 ( )
A.从源头上解决了老龄化的问题 B.彰显了社会发展温度和公平正义
C.履行了村委会赡养老人的义务 D.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亲情的需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共 50 分。 ·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某学校门口,因停车位极缺,接送孩子的家长接连被电子警察抓拍到违法停车。请根据以下后续场 景回答问题。
场景一 一部分家长接到处罚通知后聚众到交警部门无理取闹,导致交警部门无法正常办公。
场景二 另一部分家长在接受处罚的同时,打电话给交警部门提出解决接送孩子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场景三 交警部门借鉴先进经验,经实地考察后接受了家长们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对该路段停车难 问题进行了整改。
21.除了打电话以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两种途径即可) ,同时请你为交警部 门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 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22.同学们,如果遇到办理护照、身份证、给电动车挂牌等事情,需要找政府部门,你知道应该提前准备
好哪些资料以及办理流程吗 请你书写一份办理身份证指南手册。 (6 分)
2025 年是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 71 周年,某校组织师生开展“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活动,请 你参与。
【第一站 参观展厅,学习宪法制定】
1953 年 1 月党中央成立以毛泽东为 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会成 员由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各人民 团体负责人、法学家等人组成。 1954 年 6 月,宪法草案正式公布 后,全国各界 1.5 亿余人参加了宪 法草案的学习,共提出 118 万多条 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宪法内容 日臻完善。 1954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 民宪法。
23. “五四宪法”的制定过程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心血,请你分析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8 分)
【第二站 践行宪法原则,体悟法治温度】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设宪法主题公园,通过环境艺术和雕塑艺术等手段将宪法内容融入公 园景观,化有形的载体为无形的熏陶,让大家在休闲娱乐中领略法治文化、感受宪法精神。
学校准备开展法治文化节活动,小福以宪法为主题,设计普法宣传方案。
活动主题:学习宪法,助我成长活动目的: ① 。 活动形式:主题演讲、主题班会等。 为了增强宪法意识,提出的三条建议: ② 。
24.请 你 将 活 动 方 案 补 充 完 整 。 (8 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该法的出台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华同学收集整理的一份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 的科学文化水平 …… ”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健全中国特色学位制度,促进高层次人才培 养,提高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四条规定:“拥护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公民,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学习或者通过国家规 定的其他方式接受教育,达到相应学业要求、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申请相 应学位。”
25.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8 分)
【齐心协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二 3 班召开“权利义务 公平正义”主题班会。
小颖同学首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和妈妈上周末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在试背一款书包时,不小 心将车钥匙落在书包里。他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虽然对店员的心 情由感激到不悦,但他们还是照办了。对于这件事,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芮: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失主可以自愿支付报酬,但拾得人不应主动索要。
浩轩:归还遗失物,索要合理报酬无可厚非。
班主任:我觉得,拾得遗失物,归还失主,可以要求失主偿还因此而支出的相关费用,比如拾得人 为了寻找失主而支出的电话费、交通费等,这是受到法律支持的。另外,如果双方在事前有关于酬金的 约定,这就是一种合同行为,双方都应该遵守约定,否则视为违约。如果双方事前没有约定,由于失主
不愿支付酬金,拾得人拒绝归还遗失物,因此对失主造成损失的,拾得人须承担侵权责任。
26.你认为材料中的店员归还遗失物后能否索要报酬 请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小组同学们在学习“崇尚法治精神”时,搜集到三则信息。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 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 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 某快递公司招聘快递员,任职要求为:男,年龄 18-45 岁,身体健康,无前科。求职者小娟认为 自己能够胜任,便投出简历。快递公司面试后,双方达成签约意向,快递公司要求小娟先做入职体检。 但小娟体检后,公司却表示不予录用,理由是她是女性,小娟诉至法院,要求快递公司赔礼道歉并支付 精神损害抚慰金。
● 初中生刘某为了博取大家关注,便在朋友圈配图文说某地有人开着面包车抢小孩,并提醒大家 看好自家的小孩,一时间令其朋友圈人心惶惶。有人询问有人转发,成功地博得了大家的关注。后有同 学识破这则假消息,劝告刘某不要这么做,刘某却笑嘻嘻地说道:“行使个人自由而已!”他受到了同学们 的批评。
27.请选取上述任意一则信息,撰写一份时政述评。 (8 分)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
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 分)
1-5 CDBCC 6-10 BBABA 11-15 ABCCD 16-20 BABDB 二、非选择题
21. 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途径: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通 过信访制度,向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或走访反映。( 2 分)
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①在学校周边合理划定临时停车位,明确规定上下学时段允许临时停车; ②协 调学校错峰放学,减少同一时段的停车需求。( 2 分)
22. 示例:办理身份证指南手册
办理材料:①居民户口簿; ②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现场也可拍摄);③未满 16 周岁的公民,由监护 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需携带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 2 分)
办理流程:①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户籍窗口提出申请; ②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③提交相关 材料并缴纳证件工本费;④等待领证(一般 15-30 天,可选择邮寄或到派出所领取)。( 2 分)
注意事项:①领取身份证时,需核对信息是否准确; ②身份证应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或转借他人。( 2 分) 23.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制定需要体现人民的意志 和利益;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制定过程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 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宪法制定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④我国坚持民主
集中制原则,宪法的制定充分发扬了民主,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⑤宪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每点 2 分,共 8 分,任答 4 点即可)
24. ①活动目的:增强同学们的宪法意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学会运用宪法维护自身权益,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弘扬宪法精神。( 4 分)
②建议:学习宪法文本,了解宪法的具体条款和规定;参加宪法知识竞赛,巩固宪法知识;向家人和朋
友宣传宪法知识,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宪法。( 4 分)
25.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国家重视教育事业发展,通过立法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⑤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位法的制定为公民申请学位提 供了法律依据。(每点 2 分,共 8 分,任答 4 点即可)
26. ①店员归还遗失物后,能否索要报酬需分情况讨论; ②如果拾得人为寻找失主支出了电话费、交通费 等合理费用,可以要求失主偿还这些费用,这是受法律支持的;③如果双方事前有关于酬金的约定,拾 得人可以按照约定索要报酬,这属于合同行为,双方应遵守约定;④如果没有上述情况,拾得人不应主 动索要报酬,因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动索要报酬可能违背道德规范。(每点 2 分,共 8 分)
27. 选取第一则信息: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性。( 2 分)
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它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 障。( 2分)
当前,我国在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公平正义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 分)
我们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持续进步。 (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