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行政机关,由人大代表组成
B.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C.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各项具体事务的权利
D.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
2.公平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价值要求的是( )
①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让孩子们都能上学
②班长小宇向老师隐瞒好朋友小峰的违纪行为
③某中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④在与其他班级竞赛时,大家都遵守竞赛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庆祝党的生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祖国的强大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宪法和法制建设。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我们党就进行了制定和实施人民宪法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体现在(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我国宪法仅仅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利益
③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____,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A.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B.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的人权
C.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D.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6.对下列事例中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方的爸爸把旧车卖掉,买了辆新车
分析:小方的爸爸卖掉旧车是行使财产处分权的表现
②安徽某大学学生刘某因拒服兵役被给予罚款46866元,2年内不能复学,2年内不得出国(境),3年内不能享受优惠贷款政策,3年内不能经商等处罚
分析:不正确行使权利,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小张因欠债不还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
分析:这表明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一位老人在路边不小心摔倒,赵某和朋友一起把老人扶起并送回家
分析:这是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小轩的爸爸借给朋友10万元,双方约定一年后还清。但两年过去了,虽然对方经济很宽裕,却拒不还钱。小轩应该( )
①让爸爸去朋友家鸠占鹊巢,一直等到还款为止
②劝说爸爸找朋友再次协商,催促朋友尽快还款
③将朋友姓名和住址等信息发到网上,讨回公道
④咨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获得法律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秦和同学们开展“观生活·微点评”活动,下列对事件的点评及其影响推导正确的有( )
①开展“网络议政”活动→公民享有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②政府出台延迟退休政策→调整计划生育国策→人口出生率降低
③公民举报间谍行为→行使维护国家安全权利→捍卫国家安全不受侵犯
④对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制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参会的人大代表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边关军营……他们有可能是快递小哥、家政保姆、人民教师……这表明,在我国( )
①人大代表的来源具有广泛性
②人大代表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③人民群众有政治协商的权利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研学活动中,学生小夏搜集到一幅漫画(图)。你认为要达成他所说的目标,政府必须( )
A.凸显管理职能,做到权力集中 B.弘扬法治精神,坚持公正司法
C.彰显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科学立法,坚持良法善治
11.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我国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该地方的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12.“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儿歌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只有体力劳动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人世间美好的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国家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我国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④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2025年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举行会谈。这说明国家主席具有( )
A.授予荣誉权 B.任免权 C.外事权 D.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15.农民工巨晓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先后参加几十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实现了从一名农民工到“专家职工”的跨越,并先后荣获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沪线建设功臣”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追求自由( )
①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②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③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④能做到为所欲为,无拘无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旨在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该法的施行( )
A.赋予残疾人、老年人特权 B.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体现了人权内容的广泛性 D.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二、分析说明题
17.热爱集体 共创美好
【共建美好集体】
为了了解班集体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七年级某班在同学中进行了调查。
小亮说:“我当班干部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积极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和矛盾纠纷,感觉自己工作能力增强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生活更充实了,目标更明确了……”
小铭说:“我住校一个学期,学会了生活自理,还学会了关心别人、与同学友好相处、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小君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了。而且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校运动会上夺得了三项冠军。”
(1)结合三位同学的感言体会集体生活的作用。
(2)每个同学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班集体中,你心目中的美好班集体是怎样的?
【共奏和谐乐章】
在集体生活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诉求,如果集体是“和声”,那么个人的利益诉求就是“单音”,有时候单音会违背集体的主旋律,成为不和谐的音符,要奏出和谐的乐章需要你我他共同努力。
镜头一 我喜欢穿有个性的衣服,但学校规定进校必须穿校服,为此我没少挨批评。老师要求我必须遵守集体规则,这让我很不满:集体规则是集体的事,与我何干?
镜头二 合唱节快到了,为了让班级取得好成绩,班长小林要求全班同学每天放学后留下来排练一个小时,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不满,但我认为,合唱比赛事关集体荣誉,大家应克服困难,适当放弃个人利益。
(3)请你列举一例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的其他类似的冲突。
(4)请从以上镜头中任选一个,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合理建议。
选择镜头 ,原因: ,建议: 。
1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明确规定,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是国家机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国务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监管执法和宣传,切实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
2021年11月,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公益起诉人拱墅区人民检察院诉被告刘某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判令被告刘某承担损害赔偿金1.4万元左右,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同时,国家通过新闻媒体、反诈APP等平台,向公众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知识及法律规定,努力提升老百姓的信息保护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宪法原则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在保护个人信息上是如何践行“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C
6.A
7.C
8.D
9.A
10.C
11.A
12.C
13.B
14.C
15.A
16.D
17.(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在集体中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
(2)美好集体是民主、公正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3)如:我想留长发、我不想跑操,但学校规定不允许等。
(4) 选择镜头一。(选择镜头二。) 原因: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要求。(原因二: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建议: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②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但也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我们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③应该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等。(建议二:①要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遵守规则,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③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18.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②全国人大积极推进立法工作,明确公民在个人信息上享有的具体权利,保障了公民在宪法中享有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③国务院出台《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政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受侵犯。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