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上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量 60 分钟。题序 一 二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17 18 19 20 21得分(得分评卷人复评人)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 表中相应题号的方格内。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下列行为 中,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是A.遇到挫折时,独自承受,拒绝求助 B.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C.通过运动、写日记等方式合理宣泄情绪 D.因考试失利而否定自己,陷入自卑情绪 2.某教师以“如何看待异性交往”为议题组织教学,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与异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亲 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③与异性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④与异性交往,只会产生早恋,影响学习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性知识。下面关于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性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主要变化之一B.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会逐渐走向性成熟C.青春期的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和困惑,这是正常现象D. 当我们遇到与性有关的困惑时,要尽量回避 4.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下列推导正确的是①我非常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 他人评价都是正确的,要虚心接受②我的学习态度与学霸相比有很大差距→ 自我分析总是主观片面的③我是班长,听取大家意见改进自身管理方式→ 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④我长得矮,但我性格很开朗→ 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优点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某校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搜集了与班会主题相关的人物 事迹,其中符合此次班会主题的有① 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② 勤工俭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大学生苏正民③ 为追查嫌疑人,坚守了整整十年的国安女警陈昕茹 ④ 战场负伤后,凭奋斗获得高级职称的盲人军 医王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许下的青春誓言。这激励着我们①立下报国之志,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②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③手握历史的接力棒,争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④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下列图片所示内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 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 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古语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是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治政之要在于安民9.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下属于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是A.李白 B.李时珍 C.王羲之 D. 司马迁10.“独臂律师”扶婷 30 多年来用独臂与命运抗争、热心公益。面对残疾人,她秉持着“先有尊重,再去帮 助”的原则,用独臂“扶起”更多的残疾人。她的事迹诠释了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 自强不息、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11.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12.2024 年 10 月 18 日,“锦绣中国———刺绣公共教育展”开幕,此次展览共汇集了苏绣、蜀绣等全国具 有典型性的绣种,生动、全面地呈现出中国刺绣的发展脉络和当代面貌。这一展览体现中华文化具 有的特点是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薪火相传,全盘继承C.积淀深厚,包容发展 D.与时俱进,引领世界13.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时,分小组进行了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下列发言中, 正确的是A. 王同学: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B.刘同学: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承担民事责任C.周同学:违法情节轻微,可不用承担责任D.李同学:只要是违法行为,就都具有社会危害14. 民法典记载了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种权利。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 它的规范和保护。这启示我们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 民法典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我们的生活与民法典密不可分15. 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嫌疑人,在通缉令上使用其肖像 C.某影楼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放在橱窗里招揽生意 D.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16.2024 年 4 月以来,已满 12 周岁不满 14 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 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 4 件 4 人,犯罪人年龄在 12 岁至 13 岁之间,被依法判 处 10 年至 15 年有期徒刑。这告诉我们①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防患于未然 ②要认清犯罪危害,自觉遵纪守法③ 未成年人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青春烦恼 助力化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七年级学生小芳最近很苦恼。她发现自己成绩不如从前,在班级演讲比赛中也表现不佳,于是陷入自我 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同时,她看到网上许多“完美青春”的展示,更加焦虑,甚至不愿与同学交流。 如 果 你 是 小 芳 的 好 友 , 你 会 如 何 帮 助 她 正 确 认 识 自 己 (8 分 )(18.【新闻播报 情绪情感】)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每日新闻”活动中,课代表向大家播报了以下新闻内容:(8 分)新闻一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们表现非常出色,最终夺得 40 块金牌,与美国队一起 并列金牌榜榜首,创造了中国队参加境外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新闻二:2024 年 8 月,南方多地遭受暴雨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听到新闻一 ,你的情绪感受是① 对应的情感是②(19.【严于律己 远离违法】)听到新闻二,你的情绪感受是③ 对应的情感是④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结合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主要有贪图物质享受、作案手段残 忍、犯罪类型复杂、逐渐趋向低龄化、社会闲散青少年突出、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等特点,需要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希望能够有效做到对未成年人犯罪惩罚和保护的并重协调, 降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结 合 材 料 和 所 学 知 识 ,请 你 说 说 青 少 年 应 该 如 何 严 于 律 己 ,远 离 违 法 犯 罪 (8 分 )(20.【青春榜样 青春绽放】)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材料一 :某校开展“青春榜样”评选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从以上三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作为你的“青春榜样” ,并说明其当选的理由。(6 分)候选人一 候选人二 候选人三爱好文学的小秦在演讲比赛前, 暗自对自己说:“我普通话标准, 讲话有激情,又做了充分准备, 一定能获得好名次”。 文明礼貌的小卫对人总是彬彬有 礼,衣着整洁,言谈举止得当, 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与认可。她 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着他人。 顽强拼搏的小明自从爱上乒乓球 后,他就为这份热爱不断挥洒汗 水,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 累。在这样的坚持下,他不断进 步,练就了高超的球技。材料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 对青春最好的证明。(2)请 你 从 自 信 的 角 度 , 谈 谈 你 准 备 怎 样 让 自 己 的 青 春 更 精 彩 。 (8 分 )(21.【中华文化 传统美德】)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材料一 :2024 年 12 月 4 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春节前后,人们清扫房屋、张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拜年;年集、社火、庙会、灯会,记录下欢乐与温暖。在数千年的 繁衍生息中,中国人学习与自然沟通相处的方法,并用节日的形式传承至今。(1)请你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春节习俗并指出这种习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追求。(6 分)(2)材料二:某校七年级(3)班想向全体同学发出“践行传统美德”的倡议,请你把下面的倡议书补充完 整。(8 分)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深深印记。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 键在于践行。现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人。 “鞠躬尽,死而后已。”我们要做① 的人。 “仗义疏财”“雪中送炭” ,我们要做② 的人。 “见义不为,无勇也。”我们要做③ 的人。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做④ 的人。 × 中学七年级(3)班 ××年××月×× 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5 CCDDC 6-10 ABBCD 11-15 CADDC 16 B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①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避免过度自我否定。 ②理性看待网上的“ 完美青春”,明白每个人的成 长节奏不同。 ③ 多与同学交流,从他人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 ④ 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如“ 我有自己的 独特之处”来提升自信。(每点 2 分,共 8 分)18.①喜悦、激动②自豪感、爱国情感③担忧、难过 ④责任感、同理心(每空 2 分,共 8 分)19.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物质诱惑。 ② 学习法律知识,明确行为边界。 ③ 远离不良行为,如与社会 闲散人员交往。④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充实生活。(每点 2 分,共 8 分)20. (1)选候选人三小明。理由:①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②面对困难不退缩,展现顽强拼搏精神。③通过坚持提升技能,体现自强不息。( 6 分)(2)① 相信自己的能力,如在学习中勇于挑战难题。 ② 积累成功经验,从小事做起增强自信。 ③ 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④设定合理目标,逐步实现以提升自信。(每点 2 分,共 8 分) 21.( 14 分)(1)示例:贴春联。蕴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传承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6 分)(2)①敬业奉献②乐于助人③见义勇为④孝老爱亲(每空 2 分,共 8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