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农事季节我帮忙·开心农场我做主》教学设计(表格式)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农事季节我帮忙·开心农场我做主》教学设计(表格式)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5.2《农事季节我帮忙·开心农场我做主》课型新课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了解农事季节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基本的农事技能,增强劳动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合作与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如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以及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不同农事季节的特点、主要农事活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形成系统的农事知识体系。 2. 组织学生参与农场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播种、施肥、除草、收获等农事操作,掌握基本的农事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规划和管理开心农场,学会制定计划、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在农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事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劳动品质和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重点:了解农事季节的特点和主要农事活动,掌握基本的农事技能,学会规划和管理开心农场。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农事季节的特点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开心农场,培养学生在实际农事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内容要点(知识要点:重在分析各目、各知识点的联系)本课是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下册的内容,包含“了解农事季节”“体验农事活动”“规划开心农场”“收获与反思”四个部分,围绕农事季节和开心农场展开实践活动。通过了解农事季节,学生可以掌握不同季节的农事特点和农作物生长规律,为后续的农事活动和农场规划提供知识基础。体验农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事操作,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农事劳动的认识。规划开心农场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农场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收获与反思环节让学生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能力。 本课与前面章节的内容紧密相关,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之前所学的观察、调查、分析、合作等方法,同时也为后续的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和农场管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第一篇 了解农事季节 知识点一:农事季节的特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一】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农事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点、光照时间、降水量等自然条件,思考这些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行为】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不同农事季节的相关资料,分析自然条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总结出春季温暖湿润,适合播种;夏季炎热多雨,利于农作物生长;秋季凉爽干燥,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寒冷干燥,部分农作物进入休眠期。 知识点二:主要农事活动 【教师讲授】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介绍每个农事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如春季的耕地、播种、育苗;夏季的田间管理(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秋季的收获、晾晒、储存;冬季的农田休整、积肥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农事季节有不同的农事活动?这些活动与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不同的农事季节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农事活动来满足其生长需求。例如,春季播种是为了让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生长;夏季田间管理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秋季收获是为了获取成熟的农产品;冬季农田休整和积肥是为了为下一年的生产做好准备。 知识点三:农作物生长规律 【教师引导】展示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图,如小麦、玉米、水稻等,讲解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等阶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生长周期图,思考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与农事季节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农事活动? 【学生回答】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与农事季节密切相关,我们应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特点,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例如,在农作物的发芽期和幼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在生长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要保证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促进果实的发育。 第二篇 体验农事活动 知识点一:播种体验 【教师讲授】带领学生到开心农场,讲解播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种、整地、施肥、播种、覆土等。 【教师示范】亲自示范播种过程,强调播种的密度、深度和均匀性等注意事项。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播种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注意这些事项?如果不注意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注意播种的密度、深度和均匀性可以保证种子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如果密度过大,会导致农作物生长拥挤,影响产量;如果深度过深或过浅,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土。 知识点二:田间管理体验 【教师引导】在农作物生长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田间管理活动,如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教师讲授】讲解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作用和方法,如施肥的种类、用量和时间;浇水的频率和水量;除草的方法和时机;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和药物使用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田间管理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田间管理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在进行田间管理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措施,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知识点三:收获体验 【教师引导】当农作物成熟时,组织学生进行收获活动。 【教师讲授】讲解收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收获的时间、工具的使用、农产品的储存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收获是农事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收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收获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农产品? 【学生回答】要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使用正确的收获工具,避免损伤农产品。收获后,要及时对农产品进行清洗、晾晒、储存等处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篇 规划开心农场 知识点一:农场规划原则 【教师讲授】向学生介绍农场规划的基本原则,如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开心农场的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农场规划。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农场规划中,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 【学生回答】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需要充分考虑农场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合理安排种植区域和设施建设。 知识点二:小组规划活动 【教师组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农场规划。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种植作物的选择、种植区域的划分、设施建设的安排、管理措施的制定等。 【教师提问】请各小组讨论,在规划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土地资源有限、农作物搭配不合理、设施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区域、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优化设施建设方案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知识点三:方案展示与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规划方案,介绍规划思路和亮点。 【教师引导】组织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规划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篇 收获与反思 知识点一:收获分享 【教师组织】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农事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制作的手抄报等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通过这次农事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学生回答】通过这次农事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农事知识和技能,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艰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我对自己的表现基本满意,但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如操作不够熟练、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等。 知识点二:反思与改进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如何在今后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学生回答】针对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规划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针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知识点三:总结与展望 【教师总结】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强调农事活动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农事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劳动素养。【学生行为】学生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分析不同农事季节的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总结出相关结论。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加深对农事活动与农作物生长关系的理解。 【学生行为】学生仔细观察农作物生长周期图,对比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思考如何根据生长规律进行农事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学生行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播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亲自体验播种过程,注意播种的密度、深度和均匀性,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学生行为】学生积极参与田间管理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操作,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教师请教。 【学生行为】学生在收获活动中,认真学习收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亲身体验收获的喜悦,将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 【学生行为】学生实地考察开心农场的条件,结合农场规划原则,思考如何进行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的规划,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规划方案。 【学生行为】各小组积极开展规划活动,分工合作,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遇到问题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断完善规划方案。 【学生行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规划方案,自信地介绍规划思路和亮点,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评价,虚心接受建议和意见。 【学生行为】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农事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同学交流感受,共同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反思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积极思考改进措施,与同学讨论如何在今后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A层学生 1. 基础作业:完成一份关于本次农事活动的书面总结,包括活动过程、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2. 挑战作业:根据自己的规划方案,尝试在家庭阳台或小花园中进行小型的种植实践,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管理措施。 B层学生 1. 基础作业:完成一份简单的农事活动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 2. 挑战作业:收集一些关于农业科技发展的资料,了解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并与传统农业进行对比,思考农业科技发展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农事活动,对农事季节和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农事操作中不够熟练,对一些复杂的农事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在农场规划环节,有些小组的规划方案不够合理,缺乏创新性。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农事技能的培训,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场规划环节,可以提前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参考资料,拓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农事活动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