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阿克苏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俏息。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4年5月,教育部开展了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A.学习心理知识,提升健康素养B.克服青春烦恼,消除心理冲突C.杜绝心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D.提高道德修养,助力青春成长2.在“青年正当时”主题班会活动中,下面同学的发言你认可的是A.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要积极面对身体发育缓慢这一青春期矛盾心理和困惑B.青春交友有方法:面对青春期对异性的朦陇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C.明确青春的态度:比照榜样远离自卑、检视自身不足做到“行己有耻”D.青春探索有力量:我们依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超越自己是自信的表现3.下列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有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面行为对应的心理品质正确的是①不待扬鞭自奋蹄—一自强②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自信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自尊④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一自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机器人秧歌节目《秧b0t》惊艳亮相。我国自主研发的仿生机器人“灵犀”打破了外国机器人的“独角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属于中国的机器人道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篆感。这对我们成长的启示是①居功自傲,扬长避短②练就本领,为国争光③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④勤学好问,检视不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阿克苏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16.小新搜集了外交部发言人的部分金句:“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中方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国实现统一”这份自信源于“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你从中感受到A.从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B.我们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快乐C.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D.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7.《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儒家乃至古代先贤世代寻求的社会理想,是普与美的统一。它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理想有一定的哭合度,成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追求理想社会、促进全人类发展共同奋斗的目标指向。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A.讲仁爱B.重民本C.崇正义D.求大同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消,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辟》中的这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体现的思想是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9.以下是某校举行讲座的宣传图片,据此推测本次讲座的主题可能是小朋友,过马善路注意安全。新A.树立爱国情怀,竭力报效国家B.自觉崇德向善,惩治不法行为C.坚守孝信礼廉,弘扬荣辱观念D.见贤思齐,营造良好社会风尚10,徐某手机遗失后被李某拾得,徐某请求归还并承诺给李某报酬,但李某拒绝并扬言要把手机转卖,于是徐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李某。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定李某侵占他人财物,经法律教育,李某同意归还手机。这表明①民法典可以消除社会中不诚信的行为“②诉讼是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唯一途径③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④公民应该遵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七年级(1)班课外兴趣小组以“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议题开展探究学习,下列搜集的案例符合这一议题的是①李某醉酒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②李某剩窃陈某的美术作品被贵令通过报纸、朋友圈等向陈某道歉③某影楼未经赵某同意用其艺术照进行商业宜传,被判赔偿赵某损失3000元④张某因非法采伐、.移植的古树名木被贵令停止和采取补救措施,并处3万元罚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