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醋,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以下是制取陈醋的部分过程,其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料、碎料 B.大曲发酵 C.手工翻醅 D.夏伏晒、冬捞冰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建设
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3.如图所示基本实验操作中,所示操作与后果不一致的是
A.瓶底炸裂 B.收集不到气体
C.液体溅出 D.读数偏小
4.“原子”一词源自希腊形容词atomos(或atomon),它的意思是“不可分割、数量无限、大小各异、形状完美、坚固,且无内部间隙;除了自身所处位置的变化,它们本身是不变的,不可再生,也不可摧毁的”。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
B.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同种原子只能构成同种分子
5.如图所示为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相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水质主要成分(mg/L) 偏硅酸:25.0-35.0 钾:0.8-3.0 钠:1.7-5.8 钙:3.1-7.9 镁:1.6-7.1 溶解性总固体:50.0-120.0
A.K只有宏观含义
B.一个偏硅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一个硅原子、三个氧原子
C.表示3个钙离子
D.氯化镁的化学式为
6.下面是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全对的选项是
A 化学与生活 ①小苏打可以作发酵粉;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布和羊毛
B 化学与现象 ①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化学与安全 ①档案材料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②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D 化学与健康 ①霉变食物清洗后可食用;②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少,可以不用摄入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观察现象
C 分离铜和硝酸银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D 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那么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B.常温下,‘酸性溶液的,故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9.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4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甲溶液为蓝色,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丁的俗称为熟石灰,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甲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小
C.乙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D.丙的物质类别可以是酸也可以是氧化物
二、填空与简答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举旗帜“中国高铁”驰骋大地,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高铁中很多钢材表面进行“烤蓝”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其防锈原理是 。
(2)聚民心“粮稳民心安”。中国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甜菜等多种食物,其中甜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蔬菜,富含糖类、矿物质和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3)兴文化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含有的氟可预防龋齿,含有的硒有防癌作用,这里的“氟”、“硒”是指 (填“元素”或“单质”)。
(4)展形象 身穿唐装汉服的人们走在街头,是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其中部分唐装汉服是丝绸制成的,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11.中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山亭夏日》中写道:“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 。
(2)《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孟汤雪早,石炭煮茶迟”。“石炭”指的是煤炭(含少量的硫),它燃烧排放有害气体 ,会导致酸雨。
(3)《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其主要成分为,铜生锈也能产生该物质,从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4)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有“银针验毒”的原理,其反应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是 。
12.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1)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生产中,一般需添加适量的石墨烯作导电剂,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写出石墨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钴(Co)在电池材料、超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Y值为 。
(3)我国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项目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气,促进了氢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电解水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13.锌及其合金主要应用于钢铁、冶金、机械、电气、化工、轻工、军事和医药等领域。
(1)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什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卡文迪什制备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工业上会用高温煅烧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的方法冶炼金属锌,该化学反应的原理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将一定量的锌粉逐渐加入和的混合溶液中,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Zn、M和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14.兴趣小组同学将烧杯M中的氯化钾溶液平均分成3份,然后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溶解度/g
20 34.0
30 37.0
40 40.0
50 42.6
(1)将烧杯M中溶液平均分成3份,得到的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因为溶液具有 性。
(2)烧杯M中的溶液是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图中烧杯内溶液蒸干水分,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g,x的数值为 。
(4)图中烧杯内溶液降温至时会析出1.0gKCl,t的数值为 。
15.兴趣小组同学欲制取KOH,并模拟古法制肥皂,用到的原料有鸡蛋壳(主要成分)、瓜子壳(控制条件焚烧后得到剩余物的主要成分为,假设其它成分均难溶于水)、橄榄油等。主要操作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该物质与水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2)液体A和液体B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3)以下有关液体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用玻璃棒蘸取液体C滴于pH试纸上,,说明反应物过量
B.取液体C适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无明显现象,说明A和B均无剩余
C.若溶液C中、的个数比为,说明A和B恰好完全反应
16.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实验室炼铁的装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装置需进行的改进是 。
(2)若用图2中的装置乙来制取氧气,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下列有关图2中甲乙装置制取氧气的对比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用乙装置制取氧气比甲装置更节能、更安全
B.用甲、乙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实验前都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装置乙制取的氧气比装置甲制取的氧气更纯净
(4)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集气瓶中事先装满),选择合理顺序依次加入分液漏斗中的两种试剂后,可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来验证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则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气球的变化是 (填“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三、科学探究题
17.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化工厂废水的净化过程、原理、成分及处理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
任务一:观察水样并初步探究净水原理
(1)同学们观察到未经处理的废水中含有悬浮物,呈暗灰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经过实验发现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说明该气体是氨气。
(2)废水经过矿渣、煤灰、活性炭、土壤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基质过滤后,就变得澄清透明且无味了,这样就得到了初步净化后的废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
任务二:探究废水中的可溶物
技术人员告诉同学们,经过初步净化的废水中含有中的一种或多种。
【提出问题】
初步净化后的废水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
硝酸钠、硝酸钡溶液均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
【进行实验】
(3)取任务一初步净化后的废水适量,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 滤渣全部消失,且产生气泡 说明初步净化的废水中含有,一定没有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说明该废水中还含有NaOH
③另取适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硝酸和少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该废水中还含有氯化钠
【表达与交流】
(4)写出步骤③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拓展与提升】
(5)同学们将任务二实验后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经测定溶液呈碱性,现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要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含钡离子,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 即可达到目的。
任务三:处理废水中的可溶物
(6)根据任务二确定后的废水中可溶物成分,同学们认为通过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可将任务一初步净化后的废水处理为只含氯化钠的溶液,以下物质可证明该试剂是否过量的是 (填字母)。
A. B. C.Cu D.酚酞溶液
【成果分享】通过项目化学习,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工业生产中废水处理的意义和方法,在生活中要践行节约用水。
四、计算题
18.学习小组同学欲测定大理石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20g大理石样品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1)加入140g稀盐酸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D
8.C
9.C
10.(1)隔绝氧气和水
(2)维生素
(3)元素
(4)天然
11.(1)在不断运动
(2)二氧化硫/SO2
(3)二氧化碳/CO2
(4)O2
12.(1)
(2)2
(3)2:1
13.(1)
(2)置换
(3)Zn>M>Ag
14.(1)均一
(2)不饱和
(3)18
(4)20
15.(1)放热
(2)
(3)C
16.(1)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2)
(3)AB
(4)先变大后变小
17.(1)蓝
(2)吸附
(3) 硫酸钠、氯化钙 (合理即可)
(4)
(5)稀硫酸
(6)A
18.(1)HCl、CaCl2
(2)
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50%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