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校学生会开展了“青春不毕业,梦想不散场”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某位同学的演讲稿节选。在正式演讲前,组内同学对他的演讲和文稿提出了建议,请阅读后完成1-4题。(8分)
有一种生活叫磨炼,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段时光叫青春,有一种奋斗叫初三!
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能而今迈步从头越【甲】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能义无反顾勇向前!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怎能忘却挣脱蛹茧束缚的艰难?竹叶在清风下婆娑摇曳,怎能忘却冲破竹笋紧箍的勇敢?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轻而易举的tuì( )变。一个生命,伟大也好【乙】渺小也罢,都要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脚踩遍地荆棘,身迎枪林弹雨,把坚韧的弓拉到最弯,才能射出最远、最强劲的利jiàn( )。
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风帆,在汹涌的大海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1.同学们对他的个别读音提出了质疑,请帮他做出正确选择( )(2分)
问题一:“挣脱”的“挣”是多音字,很容易被误读。正确的读音应该是(①) 问题二:“劲”有两个读音,表示“力气,力量”时读作“jìn”,表示“坚强有力”时读作“jìng”。文中“强劲”的“劲”应读作(②)
A.①zhēng ②jìng
B.①zhēng ②jìn
C.①zhèng ②jìng
D.①zhèng ②jìn
2.文中有两个词语的使用值得商榷,请参考下面的提示帮他做出正确选择( )(2分)
问题一:退变还是蜕变? ①蜕变:泛指人和事物发生质变。 ②退变:是指(物体)因理化或者生物作用而逐步老化变质直至损毁的过程。 问题二:利剑还是利箭? ①剑,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 ②箭,古代兵器,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
A.蜕变 利箭
B.蜕变 利剑
C.退变 利箭
D.退变 利剑
3.文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
D.! ,
4.对于演讲稿中成语和修辞方法的使用,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奋不顾身”和“义无反顾”两个成语中的“顾”字含义虽然不同,但两个成语都强调为了正义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用在文中指的是面对中考的压力和心中的目标,不畏缩,不逃避,奋勇向前。
B.“一蹴而就”比喻事情一下子就可以完成,很快就能成功;“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两个成语看起来意思很接近,可在这句话中却不可调换。因为前半句强调成功需要过程,后半句强调改变的艰辛。
C.这篇演讲稿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如用“化茧成蝶”“破笋成竹”喻指成功之前一定要经过磨砺和考验,含蓄又不失深刻,生动而又有警示作用。
D.文中的对偶句随处可见,如“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不仅句式整齐,而且音韵和谐,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青春寄语”征集活动中写的一段话。其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根据语境帮他修改。(2分)
青春,是三月娇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冬日温馨的暖阳;是弹着琴弦,一路坎坷,执着欢快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躯干,舒展满怀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我们的青春,要张开双臂,永远昂扬向上;会扮靓四季,珍藏璀璨的时光;须乐观坚强,汇聚一往无前的力量!
答:
书法组的同学准备以古诗文名句作为临别赠言送给大家。以下是小明的创作感言,请阅读后完成小题。
小明:我最喜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我的作品选用的字体宽博舒展、朴拙沉稳,希望同学们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具有豁达的胸襟。
6.根据小明的感言可以判定他的作品是(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5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写出运用典故的两句古诗词:“ ,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二)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③。
注释:①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为了收复中原,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未被采纳。吕叔潜,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②(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③(斫(zhuó)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传说月中有桂树。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斫,砍。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描写了分食牛肉、演奏军乐、沙场阅兵的军旅生活。
B.《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起句“转”“又”字,抒发了对日月轮回、人生短暂的感伤,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直下看”指目光一直往下看,这看似简单的口语化表达增加了词作的趣味。
D.《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借月咏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9.结合画线句说说两首词的结尾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4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甲】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忽逢桃花林 逢凶化吉 棋逢对手
B.芳草鲜美 鲜为人知 光鲜亮丽
C.便舍船 左邻右舍 锲而不舍
D.鸡犬相闻 闻鸡起舞 默默无闻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理解:因为忽遇大片美丽的桃林,且林中没有杂树,所以渔人感到非常诧异,想要一探究竟。
【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理解:因为从渔人那里得知朝代已经不再是秦朝,而且经历了多次更迭,所以村中人感叹惋惜。
【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理解:因为不希望安宁快乐的生活被人打扰,所以村中人告诉渔人不要对外人提起这个地方。
12.根据《桃花源记》(节选)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节选自《礼记正义》)
材料二
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①,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②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③,雄骏④不创寿⑤于旗幢⑥;豪杰不著⑦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⑧,记年之牒⑨空虚。
(节选自《韩非子·大体》)
注释:①散:杂乱。②乱:纷乱。③寇戎:这里指入侵的外敌。④雄骏:这里指勇士。⑤创寿:这里是夭折的意思。⑥幢(chuáng):这里指将帅的旗子。⑦著:写。⑧盘盂:青铜用具,先秦时常在上面铸文字,记录功名。⑨记年之牒:这里指史册。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未止步。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表现为百姓和谐友爱,如“人不独亲其亲”;还表现为百姓安居乐业,如“”。韩非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法治社会的美好图景,在“至安之世”中,人心平和,如“心无结怨,口无烦言”;世无战乱,如“”等。陶渊明想象的“世外桃源”既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如“”,又表现为,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每空限12个字以内)
三.名著阅读(5分)
13.讲好故事,不但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塑造出震撼人心的人物。鲁迅就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不但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绝不重复,而且还塑造出了阿Q、闰土、孔乙己、祥林嫂等经典形象。请从《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骆驼祥子》《简·爱》中任选一部,谈谈作者是怎样讲好故事的。(要求:写出一个人物的两个故事,解释技巧运用、人物塑造对讲好故事所起的作用,以及技巧运用和人物形象的变化,100字左右)(本试卷中出现的故事除外)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分)
材料一
①中国科协4月16日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结构也在逐步优化。从数量上看,越来越多的公民关注科学,学习科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从质量上看,科学素质建设逐渐从科学知识掌握向更深层次的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方法运用和科学精神弘扬转变。
②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有助于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各行各业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动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将全方位促进中国高速发展。
材料二
①十八大以来,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在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以及中西部重点城市群,涌现出了一批网络化协同高效、规模集聚效应明显的集群,为中国智造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②在长三角,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 小时产业圈”,全国新能源汽车四成以上产自长三角产业集群。
③在株洲,有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方圆五公里内汇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5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及四百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产品本地配套率超过 80%。以中车株机为核心的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共同开拓国际高端市场,2023年,集群产业规模已超1600 亿元,“株洲造”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7%,居全球首位。
材料三
①在创新发展的助力下,中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业界有一条知名的“微笑曲线”,该曲线显示,以生产、组装、加工为主的制造环节位于底端,增值指数最低,而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高附加值,就必须。
②中国制造业正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海尔主导的大规模定制国际通用要求标准在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新标准委员大会通过;中国制造业还重视产品研发,2023年,被誉为中国“争气机”的我国首台全国产化 F 级 50 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解决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同时,中国品牌营销也成效显著,中铁创新应用绿色理念制造的盾构机“中铁1237号”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高速铁路隧道建设。
③“中国智造”的底气来自哪里?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是“中国智造”全球竞争力的保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60万件,居世界第一。另据统计,中国位列“2023 年全球创新指数榜”第12位,其中6个指标排名世界第一。
14.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逐渐向思维养成、方法运用、精神弘扬等深层次转变。
B.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C.中车株机2023年产业规模已超过1600亿元,电力机车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D.我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突破核心技术难题,被誉为中国“争气机”。
15.根据材料三的图文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16.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我国、、等因素助力“中国智造”稳步前进。(每空限12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岁月钟声
汪曾祺
①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③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
④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
⑤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⑥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⑦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⑧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⑨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但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⑩詹大胖子就是这样,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17.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本文对詹大胖子这个人物的刻画,说说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19.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岁月钟声”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春秋时期齐相晏子与大夫梁丘据的一段对话。一次,梁丘据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赶不上先生您了!”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通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我和别人比并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做个不停、走个不停罢了。”做个不停,走个不停,其实就是一种实干精神。古人云:“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缺少实干精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因此,。
②实干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式。一个人要有进步,必须做个实干的人,这就像海洋是鲸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泥土是花草得以生根的基础,叶子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依靠一样。那么,如何培养实干精神呢?
③培养实干精神,需要志存高远。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正是怀着这种崇高信念,他最终和中国人民一道完成了建国伟业,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④培养实干精神,也要淡泊名利。在为理想奋斗的路途中,会面临许多诱惑,从而使人忘记初心,丧失实干精神,最终陷入迷失自我的泥潭。由此可见,只有不为名利所惑,才能坚守“富贵不能淫”的实干精神。
⑤培养实干精神,必须脚踏实地。人固然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只有踏踏实实地走,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法拉第经历数百次试验后,才发现电磁感应原理,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如此伟大的成就,正是勤奋工作结出的硕果。
⑥培养实干精神,还要愈挫愈勇。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加强大。”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只要无惧挑战,用实际行动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那么这些坎坷,终会使人的精神变得坚韧,脊梁变得挺拔。
⑦实干不仅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中国仅用70多年的时间基本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60余年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几代中国人辛辛苦苦、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说:“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中国人的实干精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发展奇迹,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引领。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以奋斗为通行证,将实干进行到底!
20.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1.说出第②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
22.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一生专注于“超级水稻”研发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攻关不止,让“禾下乘凉”不再是梦。
B.袁隆平一生专注于“超级水稻”研发事业。曾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他出国工作,都被他谢绝了。他躬耕于田野,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C.袁隆平一生专注于“超级水稻”研发事业。他说:“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了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面对成功,他仍壮心不已,奋斗不息。
七、作文
23.班级准备结成文集《成长 青春风采》,作为初中生活最有意义的纪念。拟设以下四个板块:
【板块一】参加劳动、文艺、科技等活动
【板块二】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经历
【板块三】给予家人、师长、朋友温暖的举动
【板块四】与AI人工智能有关的尝试或畅想
请从上面四个板块中任选一个,为文集写一篇文章,叙述自己的经历、感悟。题目自拟。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参考答案
【答案】1.C 2.A 3.B 4.D 5.将“要张开双臂,永远昂扬向上;会扮靓四季,珍藏璀璨的时光;须乐观坚强,汇聚一往无前的力量”改为“会扮靓四季,珍藏璀璨的时光;须乐观坚强,汇聚一往无前的力量;要张开双臂,永远昂扬向上”。6.B
7.【答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浑欲不胜簪;猿鸟乱鸣;示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答案】8.B 9.《破阵子》以“可怜白发生”叹壮志未酬;《太常引》以“斫去桂婆娑”盼扫清障碍,两词结尾皆表报国情怀。
【答案】10.A 11.乙12.男有分,女有归;旌旗不乱于大泽;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民风淳朴
13.【答案】示例:选择《骆驼祥子》。老舍在《骆驼祥子》中以祥子“三起三落”为轴,运用细腻心理描写与环境烘托刻画其堕落轨迹。从祥子初买车时“手哆嗦”的狂喜与雨中摔跤的狼狈,老舍通过动作特写展现底层车夫的生存挣扎;而在虎妞难产而死时,祥子再次失去了自己的黄包车,后来在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彻底沉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作者以冷峻的白描揭示旧社会对劳动者的精神绞杀,通过祥子命运变化强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使悲剧力量穿透纸背。
【答案】14.C 15.示例:重视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等环节16.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自主创新实力强大
【答案】17.写詹大胖子摇铃、剪冬青等表现其尽责,写卖糖贵体现其“坏”,体现“不虚美,不隐恶”。18.“有仇”指詹大胖子剪冬青树时很卖力,仿佛与冬青树有仇,表现出他剪树时的认真和用力;“很爱”则指詹大胖子剪树时很细致,仿佛很爱这些树,表现出他剪树时的用心和呵护,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责任感。19.指詹大胖子摇的钟声,是童年记忆象征,见证成长,蕴含对母校的怀念。
【答案】20.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梦想成真。21.示例:使用了比喻论证,以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作比,强调了实干精神对于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意义。22.B
23.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