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2课时(课件 23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2课时(课件 23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2课时教案
课 题 第二章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知道对光和调焦的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能用绘图法正确表达观察到的显像.科学思维:能独立对光、调焦,了解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正确绘图。 探究实践:通过模仿练习,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态度责任:养成爱护显微镜并规范操作显微镜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部分结构后,人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及其微小结构。同时,显微镜的制造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最早的圆筒显微镜到现代的激光扫描显微镜,使人们探索自然的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显微镜有很多类型,主要可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最常见的显微镜(也是最早被发明的显微镜),它利用光穿过样品产生图像。 初中生物实验室中用得最多的也是光学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1、实验室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等。 ﹡照明部分:反光镜、通光孔、遮光器等; ﹡光学部分:目镜和物镜。2、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3、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与放大倍数: (1)目镜与物镜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当使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二、光学显微镜操作规范: 1、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距和调焦、观察等。2、取镜和安放: 取镜:拿到显微镜后,左手需将镜座托住,右手需将镜臂握住,姿势正确,轻拿轻放; 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3、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 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注意:光线较暗时凹面镜;光线较亮时,可使用平面镜。 4、放置载玻片: ①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 ②将载玻片的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放置,并用压片夹固定。 5、调距: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6、调焦与观察: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注: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像。 7、高倍镜观察: 当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物像时,必要时,可换成高倍镜,并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继续观察; 注: ①高倍镜下物像较暗,可适当增大亮度,如使用大光圈和反光镜; ②观察对象不在视野中央时,可适当移动载玻片: 若目标偏上,则向上方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若目标偏左,则向左侧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若目标偏右上角,则向右上角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8、绘图: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合适。一般将图画在纸的中部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画图时,先用削尖的铅笔,根据观察到的实际物像轻轻地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 好,要尽可能使图像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出细点来表示,图中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如细胞核要点 得更密一些。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方法是用尺引出水平 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图形的名称。 视频:显微镜的使用分组实验:练习使用低倍显微镜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D ) A. 他发现镜头有个污点,用消毒过的卫生纸擦拭镜头B. 他想进一步观察镜头中的某个细胞, 换到高倍镜后, 重新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头后再对焦C. 换成高倍物镜后,他觉得光线太暗,然后移动显微镜方向寻找好的光线
D. 观察结束后,他将物镜移到两旁,并将镜筒降到最低处 (第2题图)2、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D)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1、光学显微镜使用时一般有四个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 2、对光时,光线较强使用较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较大光圈与凹面镜; 3、调距时,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4、观察时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5、绘图时,布局合理、细点画图,有标注和图名。 听讲、记录听讲、记忆听讲、记录听讲、思考、记录观察、操作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讨论、回答思考、回答听讲 新课导入观察细胞时需要用到显微镜,故先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对光是重点,也是难点显微镜下观察的像与物体正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的操作也是难点视频,强化规范,对前面教师的介绍和演示祈祷补充作用及时训练,巩固刚学的新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板书设计(共23张PPT)
第2课时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 科学观念: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知道对光和调焦的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能用绘图法正确表达观察到的显像。
2. 科学思维:能独立对光、调焦,了解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正确绘图。
3. 探究实践:通过模仿练习,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4. 态度责任:养成爱护显微镜并规范操作显微镜的习惯。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知识讲解
简易显微镜
(胡克)
圆筒显微镜
激光扫描
显微镜
人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及其微小结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知识讲解
人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及其微小结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利用光穿过样品产生图像
基于电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
初中生物实验室最常用
知识讲解
﹡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等;
光学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光学部分:目镜和物镜。
﹡照明部分:反光镜、通光孔、遮光器等;
知识讲解
光学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知识讲解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没有螺纹
物镜:有螺纹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光学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实验操作
拿到显微镜后,你会操作吗?
实验操作
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取镜和安放
左手需将镜座托住,右手需将镜臂握住,姿势正确,轻拿轻放;
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实验操作
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使用显微镜
放片
对光
调距和调焦
观察
实验操作
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实验操作
放片:
将载玻片的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放置,并用压片夹固定。
实验操作
调距
①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实验操作
调焦
①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
②当看到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实验操作
观察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自然睁开,便于画图。
注意: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物
实验操作
绘图
(1)图的大小要适当,将图画在纸的中部偏左上方,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先用削尖的铅笔,根据观察到的实际物像轻轻地画出轮廓,尽可能使图像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出细点来表示,图中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如细胞核;
(4)字尽量注在图的右侧,是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图形的名称。
知识讲解
如何将观察到的微小物体放大?
使用高倍镜
知识讲解
当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物像时,调整位置使物像位于视野中间
转换高倍镜,并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继续观察;
高倍镜下物像较暗,可适当增大亮度,如使用大光圈和反光镜;
若目标偏上,则向上方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若目标偏左,则向左侧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若目标偏右上角,则向右上角移动玻片,直到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课堂练习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他发现镜头有个污点,用消毒过的卫生纸擦拭镜头
B. 他想进一步观察镜头中的某个细胞,换到高倍镜后,重新转动粗准焦螺 旋下降镜头后再对焦
C. 换成高倍物镜后,他觉得光线太暗,然后移动显微镜方向寻找好的光线
D. 观察结束后,他将物镜移到两旁,并将镜筒降到最低处
D
镜头上的污点应该用擦镜纸擦拭,卫生纸比较粗糙,可能会刮伤镜头;
高倍镜镜头距离玻片标本很近,转动粗准焦螺旋很容易压坏玻片标本和损坏镜头,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对焦;
换成高倍物镜后,光线变暗,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增加视野亮度,而不是移动显微镜方向寻找光线;
观察结束后,将物镜移到两旁,并且将镜筒降到最低处,这样可以保护显微镜的镜头和其他部件。故D选项正确
课堂练习
小丽同学在观察细胞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D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当在低倍镜下看到视野上方有一个细胞时,实际上这个细胞在玻片标本的下方位置,需要将玻片向上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当细胞位于视野中央后,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因为高倍物镜镜头距离玻片标本很近,使用粗准焦螺旋很容易压坏玻片标本和损坏镜头,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使物像更加清晰。故D选项正确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01
02
03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预习“观察细胞”的相关内容
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