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学生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简介

中学生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筑牢防汛防线,守护生命安全
二、班会目的
让学生全面了解洪水的成因、类型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知晓防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填补在防汛安全知识方面的空白。
使学生熟练掌握汛期出行、居家、被困等不同场景下的防汛避险技能和自救互救方法,提升应对洪水灾害的实际能力。
增强学生的防汛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和防汛信息,不仅能保护自身安全,还能积极向家人和他人宣传防汛知识,共同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三、班会准备
资料收集
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洪水灾害案例,如某地因暴雨引发洪水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将其整理成详细的文字资料,突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后果。
查找关于洪水形成的地理知识资料,包括暴雨、融雪、堤坝溃决等成因,以及洪水的不同类型,如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总结。
准备防汛避险的实用方法和自救互救技巧的资料,如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如何制作简易漂浮物、被洪水围困时如何求救等,确保内容准确、实用。
道具准备
准备一些与防汛相关的实物道具,如救生衣、手电筒、口哨、防水袋、绳索、铁锹等,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这些防汛物品及其用途。
制作简易的地形模型,用沙土、纸板等材料模拟山区、平原、河流等地形,展示洪水在不同地形下的流动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洪水的危害范围。
准备一些彩色粉笔和黑板擦,用于在黑板上绘制洪水形成示意图、防汛避险路线图等。
人员准备
提前挑选几位表达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让他们分别准备一个洪水灾害案例进行讲述,要求讲述时结合案例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安排几位学生负责在模拟演练环节中扮演不同角色,如被困人员、救援人员等,提前进行简单的排练,确保演练能顺利进行。
教师自己要深入学习防汛安全知识,熟悉各类防汛避险技能,对班会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能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四、班会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开场: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区在夏季和秋季常常会遇到暴雨天气,而暴雨很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大家有没有在新闻里或者身边见过洪水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案例引入: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 2023 年的夏天,某地区遭遇了特大暴雨,短短几个小时内,雨水就汇聚成了汹涌的洪水。街道变成了河流,车辆被冲得东倒西歪,一些低矮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有几位居民因为没能及时撤离而被困在屋里,情况十分危急。幸好救援人员及时赶到,才把他们安全救出。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洪水的危害不容小觑。
引出主题:所以,今天我们召开这次 “筑牢防汛防线,守护生命安全” 主题班会,就是要一起学习防汛安全知识,掌握应对洪水的方法,让我们在面对洪水时能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二)认识洪水,了解危害
洪水的成因和类型
教师讲解: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按照成因,常见的洪水有暴雨洪水,就是由暴雨引发的;山洪,多发生在山区,由暴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急、破坏力大;还有融雪洪水,是由于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形成的。
结合地形模型展示:教师利用制作的简易地形模型,模拟不同类型洪水的形成过程。比如在山区模型部分,模拟暴雨时雨水迅速汇聚,形成湍急的山洪,冲刷山体和房屋;在平原河流模型部分,展示暴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漫过河岸淹没周边地区的情景。
洪水的危害
人员伤亡:洪水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能将人卷走,造成溺水身亡;洪水还可能冲毁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导致人员被掩埋。
财产损失:洪水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冲毁房屋、工厂、道路等,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公共设施破坏:洪水可能冲毁电力、通信、供水等公共设施,导致停电、断网、停水,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疾病传播:洪水过后,积水会成为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等疾病。
(三)学习防汛知识,掌握避险技能
汛期出行安全
关注天气预警:汛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暴雨、洪水预警信息,当接到暴雨、洪水预警时,尽量减少外出,尤其不要到山区、河流、水库等危险区域游玩。
步行安全:如果在外面遇到暴雨,要远离路灯杆、电线杆等电力设施,避免触电;不要在低洼地带、地下通道、涵洞等地方停留,这些地方容易积水;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路况,遇到积水较深的路段,不要贸然通过,以免被冲走或陷入下水道。
乘车安全:乘车时如果遇到道路积水,不要强行通过,应选择安全的路线绕行;如果车辆被困在积水中,要果断弃车逃生,打开车门或砸碎车窗玻璃,向高处转移。
居家防汛安全
检查房屋:汛期来临前,要检查房屋的屋顶、墙壁、门窗等是否完好,有无漏水情况;清理屋顶的排水沟、阳台的地漏,确保排水畅通。
准备防汛物品:在家中准备好手电筒、口哨、饮用水、食品、常用药品、救生衣、防水袋、绳索等防汛物品,将其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应对室内进水:如果洪水进入室内,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燃气,防止触电和燃气泄漏;将贵重物品和重要证件转移到高处;如果积水不断上涨,要迅速向屋顶、阁楼等高处转移,并发出求救信号。
洪水被困自救
保持冷静:被洪水围困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尽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发出求救信号:可以通过大声呼喊、挥动鲜艳的衣物、使用手电筒或口哨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让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自己。
制作漂浮物:如果没有救生衣等漂浮物,可以利用身边的泡沫板、塑料桶、木箱等物品制作简易漂浮物,增加自身的浮力。
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果被困在较低的地方,要想办法向地势较高、结构坚固的建筑物转移,如屋顶、大树等,但要注意避开可能倒塌的建筑物。
自救互救方法
游泳逃生:如果会游泳,在洪水不是特别湍急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游泳向安全地带转移,但要注意避开漩涡、暗流等危险区域。
救助他人:发现有人被洪水围困或冲走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大声呼救,向周围的人求助;如果有救生衣、绳索等物品,可以将其抛给被困人员;不要盲目下水救人,以免自身遇险。
(四)模拟场景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场景一:暴雨出行被困
设置情境:几位学生模拟在放学路上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道路出现积水,且积水不断上涨。
演练过程: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应对。如迅速寻找地势较高、结构坚固的建筑物躲避;远离积水路段和电力设施;互相照应,确保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如果手机有信号,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教师点评:演练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强调在暴雨出行被困时,要保持冷静,优先保证自身安全。
场景二:居家进水转移
设置情境:模拟洪水进入家中,积水逐渐上涨。
演练过程:学生们模拟在家中应对这种情况,先切断电源和燃气,然后将贵重物品和重要证件转移到高处,最后有秩序地向屋顶转移,并发出求救信号。
教师指导:在演练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如提醒学生转移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拥挤、踩踏等。
场景三:洪水围困求救
设置情境:一位学生模拟被洪水围困在一个低洼地带,无法自行脱险。
演练过程:被困学生尝试使用身边的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如挥动鲜艳的衣服、吹口哨等;其他学生模拟周围的人,听到求救信号后,如何正确地向被困人员提供帮助,如寻找绳索、救生衣等物品抛给被困人员,并向外界求助。
总结提升:演练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在演练中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防汛自救互救知识。
(五)案例分析,深化安全意识
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地山区在汛期因暴雨引发山洪,几名中学生不听劝阻,到河边游玩,被突然上涨的洪水卷走,造成了悲剧。
案例二:在一次城市内涝中,一位居民在积水路段强行开车通过,车辆被淹没,幸好及时弃车逃生,才保住了性命。
分析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中的当事人哪些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在汛期增强安全意识、遵守防汛规定的重要性。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洪水灾害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防汛安全意识,是否能严格遵守防汛安全规定,是否掌握了必要的防汛避险技能。
引导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过防汛安全知识,是否有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如在汛期到危险区域玩耍等,思考今后如何改正。
(六)防汛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问答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关于防汛安全知识的问题,如 “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向什么方向转移?”“汛期出行遇到积水路段,应该怎么做?”“被洪水围困时,如何发出求救信号?” 等。
问答过程:采用举手抢答的方式,学生回答正确的给予口头表扬,回答错误的由教师进行纠正和讲解。在问答过程中,穿插对重点知识的强调和拓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总结评价:问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继续学习和掌握防汛安全知识。
(七)发出防汛倡议,签订安全承诺(10 分钟)
防汛倡议:教师代表班级发出防汛安全倡议,内容包括:关注防汛信息,增强防汛意识;学习防汛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遵守防汛规定,不到危险区域;积极宣传防汛知识,带动家人和他人共同做好防汛工作等。
签订承诺: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防汛安全承诺书,学生们认真阅读后,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在汛期严格遵守防汛安全规定,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八)总结升华,筑牢防线(7 分钟)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丰富,我们一起学习了洪水的成因、危害,掌握了汛期出行、居家、被困等场景下的防汛避险技能和自救互救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进一步深化了防汛安全意识。
情感升华:洪水无情,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防汛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就能有效降低洪水带来的危害。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牢记在心,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汛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成为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员,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防汛知识,共同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结束方式:让我们携手并肩,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汛准备,守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五、班会延伸
防汛知识手抄报制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防汛知识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洪水的危害、防汛避险技能、自救互救方法等,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进一步传播防汛知识。
家庭防汛检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对家庭周边环境和房屋进行一次防汛检查,如检查排水设施是否畅通、门窗是否坚固、是否准备了防汛物品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防汛应急演练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防汛应急演练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防汛应急流程和避险技能,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六、注意事项
内容实用易懂:所讲解的防汛知识和技能要贴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复杂的术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能轻松理解和掌握。
注重实践操作:由于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环节,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洪水的危害,亲身体验防汛避险的过程,提高应对实际情况的能力。
强化互动参与:设计多种互动环节,如问答、讨论、演练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中来,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思考和提高,增强班会的实效性。
把握时间节奏:合理安排班会各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能。
关注学生情绪:在讲解洪水危害和案例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渲染恐怖气氛,以免引起学生的恐慌情绪。要多强调防汛的积极措施和应对方法,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安全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