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阴县长仑四校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应用 ( 20分)( 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8分)文段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 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 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 南飞,( )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xiāo shēnɡ nì jì 。( )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 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选自《大自然的语言》)文段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 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 bēnɡ kuì 。恐惧是人类工作和 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 )。但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 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 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 ),相辅相成。奥林匹克 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选自《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周年》)1 .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翩( biān)然归来 风雪载( zǎi )途 簌簌( shù) 行(xínɡ) 将就木B .翩( biān)然归来 风雪载( zǎi )途 簌簌( sù) 行( hánɡ) 将就木 C .翩( piān)然归来 风雪载( zài )途 襁褓( qiānɡ bǎo) 行( háng)将就木 D .翩( piān)然归来 风雪载( zài )途 襁褓( qiǎnɡ bǎo) 行(xínɡ) 将就木2 .根据拼音写词语。( 2分)xiāo shēnɡ nì jì bēnɡ kuì3 .依次填入文段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活跃 到处 针锋相对 携手并进B .活动 处处 互相对抗 荣辱与共 C .活跃 到处 互相对抗 携手并进 D .活动 处处 针锋相对 荣辱与共4 .文段二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分)1 .D 2 .销声匿迹 崩溃 3 .A 4 .比喻 (二) 选择题( 6分)5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下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B.昨天早上 8点零9分,正值早高峰时段,湘江中路营盘路口车辆川流不息 ,值早班的交警同志在执 勤指挥交通。·C.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 ,发人深省。D.笔者认为,“学生安全不允许任何人袖手旁观”,只有社会各界勠力同心,协同作战,方可打赢这场“学 生安全保卫战”。6.小郡平时喜欢改写古诗,下列各句就摘自她改写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子然登上了幽州台。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A.①④⑤②③ B.③①④②⑤ C.①⑤③④② D.③④①⑤② 7.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天人合一 ” 和“清静无为”。B.同学给小丽猜生肖谜语:“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小丽回答:“是马,在十二 生肖中排第七位,对应地支是申。”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专门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襁褓、孩提、豆蔻、弱冠、花甲 不惑、古稀。8.古诗文默写。(6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自己虽身处贫穷却心系天下寒士的诗句是: ,。(2)《卖炭翁》中刻画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艰难的句子是: ,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 .C6 .B7 .C8 .(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3)零落成泥碾作尘(4)但余钟磬音(每空 1分)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 1 (10分) 材料 一 :老鼠为什么爱大米① 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 ”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②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 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 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会导致神经键数量下降,影响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区域的分子功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 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的智力完全丧失) 。同时,大米可谓是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 让我们远离胃病。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①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 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 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 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材料三:相关的调查① 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的调查, 84名 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 需要量的 66%,营养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 40.48%。换句话说,这些 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②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称: 上海市有 24.08%-30.23%的大中小学生处于 营养不良状态。 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在 1305名小学生和 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 10% 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喝牛奶、吃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 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 习紧张,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③ 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 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 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④ 近三四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 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 459克下降到 366克,减少了 1/5。有专家呼吁,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迫在眉睫。⑤ 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 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 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 康。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主食没有吃够是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的重要原因。B .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C .进食过快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 物质的消化和吸收。D .吃被淘洗过的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因为它能导致神经键数量下降,影 响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区域的分子功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 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10 .下列对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材料一通过人类与老鼠的一问一答,引出下文对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的说明, 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 .材料二中划线 句子“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中的“可 能 ”一词可以去掉,不影响句意。C .材料三中划线 句子“上海市有 24.08%-30.23%的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运用了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上海市的大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D .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我们在“吃饭 ”上存在的一些 问题: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主食摄入量不足;吃饭过快;以零食代替主食。11 .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 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4分)9 .D 10 .B11 .答案示例:我们应按时吃饭,少吃零食。因为大米等主食中富含维生素,不易使人发胖, 还会在胃中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三餐摄入足量的主食,能为大脑补充能量,有利 于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如果以零食代替主食,那么吃主食时就会缺乏食欲,久而久之,主食 摄入量就会减少,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一)现代文阅读 2 (14分)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① 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 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 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 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 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 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 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 光头发“白 ”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 一团的白。③ 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歌:“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 ”这样的天气, 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 了 ……”④ 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 这样的天气 ……真是辛苦你了。 ”⑤ 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 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 ……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 ”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 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⑥ 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 送给他。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的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 ”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 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 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⑦ 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 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 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 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 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 ”骑士笑眯眯地拍拍 口袋: “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⑧ 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 ”,转身“噔噔噔 ”地下 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⑨ 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 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 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⑩ 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选自《博爱》 2019年第 01期)12 .文章围绕“我 ”和“骑土 ”的故事展开叙 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每空不超 过 6个字) ·雪天订外卖 → ( )→ 递毛巾擦脸 → ( )→ 听他讲故事 → 骑士下楼远去13 .第① 段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种描写?有何作用?14 .联系上下文,赏析句中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① 骑士不光头发“白 ”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② 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 ……15 .说说本文题目“雪天里的暖 ”好在哪里?12 .骑士送外卖(或送外卖迟到) 倒茶送头盔 ( 2分)13 .环境描写。渲染天气寒冷,营造氛围;交代“我 ”订外卖的原因;为“骑士 ”的出场做铺垫。 ( 4分)14 .( 1)“白 ”指的是雪落到了“骑士 ”头上、睫毛上,“红 ”则是因为他赶着送餐,这一对比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骑士 ”雪天送餐的艰辛,表现了“骑士 ”的 责任心。( 2分)( 2)“湿 ”表明天气不好,雪花打湿了它;“皱 ”暗示他多次翻看、揉握;用“小心 ”修饰“折 ”, 表现“骑士 ”对配送单的珍视,这一细节描写表达出“骑士 ”遇到好人后内心的感动。( 2分)15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点明文章的主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点明情感线索;形成对比,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答对任意四点)( 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6分)去蜀① 杜甫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注释】①公元765年,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严武去世,诗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结束相对安定的 生活,被迫携家眷离开成都。1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首联回顾了在蜀地长达数载的生活,暗含不舍之情。“客”是客居、旅居的意思。B .颔联用设问表达在兵荒马乱之时举家迁居的无奈与悲凉。“如何”意为“为何”。 C .颈联上句的“黄发”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黄发”所传达的感情相同。 D .颈联下句用“白鸥”这一意象表达离开蜀地后人似白鸥、转徙江湖的悲苦之情。1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望岳》有何不同?请你具体分析。(4分)(1)C(2)《去蜀》的尾联正话反说:大臣若能担起国家安危重任,我又何必枉自操心、老泪长流呢?寄忧国 忧民之思于激愤言辞之中。《望岳》结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抒发了作者勇于攀登,俯视一 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14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舂陵① 俗不种菊。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徘徊旧圃,嗟叹 久之。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纵须地趋走② ,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 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 ,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 奈何?(节选元结《菊圃记》)【注】①舂陵:地名。 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 (2)策之不以其道。道:(3)及再来也。及: (4)为蔬菜是佳蔬。佳: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20 .根据【甲】文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4分)21 .【甲】 【乙】两文在结尾都写到了“呜呼”,请分析其中的内涵,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4 分)18 .只、仅 方法 等到 好的19 .(1)想要跟普通的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意思对即可)(2)贤人君子们立身处世,不能不慎重选择处所啊,(意思对即可)20 .“说 ”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在《马说》中,韩愈托物言志描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 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寓意深刻,语言简洁明了,长短句相间,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 修辞手法。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情感真挚,文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21 .甲文感叹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统治者不识千里马,感叹人才被埋没,乙文感叹贤人没有选择好 处所的后果,就是不被人重视;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强烈愤懑之情。(五) 名著阅读(6分)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摘抄一 :关注情节。这一年里,保尔经历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他同成千上万个战士一样,虽然衣不蔽体,胸中却燃烧 着永不熄灭的烈火。为了保卫本阶级的政权,他们南征北战,走遍了祖国大地。保尔只有两次不得不 暂时离开革命的风暴。摘抄二:关注人物。他利用这迫不得已的休息时间,把对打着蓝黄旗号躁蹦乌克兰大地的匪徒们的满腔怒火和刻骨仇 恨,都讲给如饥似渴地听谈话的保尔。摘抄三:关注语言。章鱼的一只眼睛,鼓鼓的,有猫头大小,周围是暗红色,中间发绿,这只眼睛在闪闪发亮。章鱼 的几十条长长的腕足,像一团小蛇似的,蜿蜒地蠕动着,上面的鳞发出讨厌的沙沙声。章鱼在游动。 他看见章鱼差不多就贴着自己的眼睛。那些腕足在他身上爬着,它们是冰凉的,像荨麻一样刺人。章 鱼伸出的刺针如同水蛭,死叮在他的头上,一下一下地收缩,吮吸着他的血液。他感到他的血液正从 自己身上流到已经膨胀起来的章鱼体内去。刺针就这样吸个不停。他头上被叮的地方,疼得难以忍受。 摘抄四:关注评价。“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 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2. 下面是小达根据摘抄做的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摘抄一 :句中 “这一年里 ”保尔 “两次 ”离开革命风暴,第一次是因为大腿受了伤,第二次是因为染上 了发高烧的伤寒。B. 摘抄二:句中的 “他 ”是顽强不屈,具有充沛的革命热情和高尚的自我奉献精神的谢廖沙。C. 摘抄三:这段文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保尔被弹片击中后,昏迷中出现的幻觉,十分精辟,展现了保尔不惧伤痛,英勇坚强的精神。D. 摘抄四:这段文字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珍惜时间,乐于奉献,不 断创造生命的价值,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2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的是一个少年成长为英雄的故事,而一个人的成长需要面对许多的“境”, 进行不断的“突围”,方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请你结合小说内容,试举一例,说说主人公保尔是如何从“困 境”中“突围”的,从中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智慧?(4分)22. B23. 示例:“困境中突围”——保尔到“公社社员”疗养院疗养,身患重病却一心想着工作,不久出了车祸, 保尔不得不再一次住进疗养院,随着病情的恶化,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 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持活下去, 冲出困难的铁环。三、写作(50分)24.校刊《芳草地》“万家灯火”栏目面向全校学生征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对家庭中某 位成员(同辈、父辈、祖辈)说的一句话 ,请写出有关这句话的 故· ·事来。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出现考生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