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柯桥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学科联考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柯桥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学科联考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柯桥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学科联考科学试题
1.(2024七下·柯桥月考)从2021年5月31日开始,我国实行“三孩政策”。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提高成功率,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技术
B.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营养物质,而代谢废物不经过脐带就能被排出
C.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可以通过手术恢复生育能力
D.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内
【答案】C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A. 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提高成功率,这是一种有性生殖技术,是指精子和卵细胞在试管中进行受精,然后培养到早期胚胎注入到子宫中发育的方法,A错误;
B.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营养物质,而代谢废物同样经过脐带就能被排出,B错误;
C.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可以通过手术恢复生育能力 ,C正确;
D. 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中,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图中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 卵生 空中飞行
B.变态发育 卵生 体内受精
C.卵生 体内受精 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 体内 受精卵生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鸟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昆虫的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基本相似,但幼虫的生殖器官等方面未发育成熟,这样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昆虫的发育。
(2)两栖动物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发育时期,蝌蚪与成蛙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3)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
即: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变态发育;昆虫与鸟类的共同特点是体内受精,三者的共同特点是卵生。
【解答】解读题图可知:上方的椭圆表示昆虫、左下方的椭圆表示两栖动物、右下方的椭圆表示鸟类。①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②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共同特征是卵生。③鸟类与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受精。空中飞行不属于生殖发育特点。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4七下·柯桥月考)近年来,我们在高端水果市场能看到一种长刺儿的“怪水果”﹣﹣火参果。它又名金刺猬、非洲角瓜,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地区。切开果皮后可见内部有大量的种子。有关该水果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水果开花时,子房内有大量胚珠
B.一个火参果就是一个果实
C.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用种子来进行种植是营养繁殖
【答案】D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A.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B.火参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C.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
D.种子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解答】A.火参果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该水果开花时,子房内有大量胚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一个火参果就是一个果实,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种子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是属于有性生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七下·柯桥月考)以下是一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真实的有
①听到大风呼啸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
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没有植物,温差大,据此判断。【解答】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听到大风呼啸是不真实的;
②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故人会跳得很高,故跳过4米高的横杆可能是真实的;
③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物体的质量虽然不变,但重力会变小,故举起200千克的石头可能是真实的;
④拍照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阳光能够射到月球上,月球也能够反射太阳光,故拍照片可能是真实的;
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当然也就没有大气压,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是不可能的,故是不真实的;
⑥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植物不能生长,故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是不真实的;
⑦月球对人的吸引力变小,故“袋鼠式”走路是真实的。
故答案为:C。
5.(2024七下·柯桥月考)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备,它可以发出高达150分贝的高能声波。使用时将该设备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2)分贝是声音强度的单位;
(3)声波不但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传播能量;
(4)声音的强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解答】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声音人类能够听到,肯定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这种武器的效果越差,故D错误。
故选C。
6.(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
【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B。
7.(2024七下·柯桥月考)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下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弱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A、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所以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真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消除培养皿中原有杂菌的影响,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接种后要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这是因为该温度适合菌类生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相应的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A的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下列关于本次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解答】AB、由图知,物距大于2f,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B错误;
C、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蜡烛靠近透镜,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或者使光屏靠近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C正确;
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延迟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蜡烛远离透镜,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或者使光屏远离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0-5s和10-20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A、由图可知,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120m,则速度为
v14m/s
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s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s至20s内即
t2=20s-10s=10s
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22m/s
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3=2m/s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4七下·柯桥月考)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返回舱要先进行火箭反推减速,靠地球引力进入大气层,在反推减速阶段关于返回舱的说法你认为可靠的是(  )
A. 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只受到反推力作用
B.反推力大于惯性,使返回舱速度减小
C.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与燃料对火箭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对返回舱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4)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解答】A. 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反作用力和空气对返回舱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反推力大于重力,此时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返回舱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作用在燃料上,燃料对火箭的推力作用在火箭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将(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B.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
C.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小
D.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质的属性,物体由于惯性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可知刚开始物体将继续向上运动。【解答】原来气球在上升,当绳子突然断裂后,该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由于此时不受向上的拉力,只受向下的重力,所以合力向下,即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向上的速度为零后,开始向下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是我省(浙江省)某校学生以“植物开花的时间序”为主题拍摄的一组照片。结合照片中的信息,对该时期我省(浙江省)自然环境变化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
A.平均气温在逐渐升高 B.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逐渐变小
C.白昼时长在逐渐变长 D.太阳的直射点在往北移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解答】A、3月28日桃花开,4月8日杜鹃花开,5月5日石榴花开,这期间位于北半球的浙江省的平均气温在逐渐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那么3月28日到5月5日这期间太阳的直射点在往北移,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逐渐变大,白昼时长在逐渐变长, 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4七下·柯桥月考)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
C.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A、 磁性黑板与小磁块没有接触,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C、分析纸片受力,纸片收到向下的重力,小磁块给的向下的摩擦力和黑板给的向上的摩擦力,三力平衡,所以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黑板对纸片的有向上的摩擦力,故BC错误;
D、小磁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小磁块的重力与受到的纸片给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小磁块受到纸面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其反作用力与之方向相反,即纸片受到的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图象的结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物体运动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解答】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道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 F1<F2
C.p1<p2,F1<F2 D.p1>p2 , F1>F2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瓶子不规则,对底部的压强与液体重力不相等,液体上宽下窄,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液体上窄下宽,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解答】AC、正立时水全部压在瓶底,而倒立时只有一小部分水压在了瓶盖上,由于水是一样多的,所以正立时水面底部的压力较大,故A正确,C错误;
BD、不管正立还是倒立,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而倒立时受力面积较小,所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B、D错误。
故答案为:A。
16.(2024七下·柯桥月考)赛龙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每年的端午节横店影视城都会举办端午龙舟赛。如图所示是龙舟赛的精彩情景。
(1)坐在龙舟最前面的是指挥者,他相对于龙舟来说是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2)队员通过向后划桨使龙舟加速向前做直线运动,这说明了   。
【答案】静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解答】(1)指挥者相对于龙舟的位置未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队员通过向后划桨使龙舟加速向前运动。
17.(2024七下·柯桥月考)据图回答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   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   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比b早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a比b晚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C.a代表女性的卵巢
D.b代表男性的睾丸
【答案】(1)卵巢;雌性激素
(2)B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图一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因为女生一般比男生早发育两年。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够激发和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因此,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卵巢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因此,a(睾丸)的发育比b(卵巢)的发育晚一到两年。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够激发和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因此,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卵巢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因此,a(睾丸)的发育比b(卵巢)的发育晚一到两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2024七下·柯桥月考)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介质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可推断出声速大小可能跟   (只写一点)有关,依据是   ;
(2)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计算);
(3)真空中声速是   。
【答案】介质的温度;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或: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物质中速度不同;);272;0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表中信息可知,变量为介质和温度,可知声速与温度以及介质种类有关。
(2)听到回声,声音经过的距离是他们距山崖距离的2倍。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零。【解答】(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①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
②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
(2)声音从小明这里到远处山崖的时间为,根据可得
(3)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速是0m/s。
19.(2024七下·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
(1)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   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形西瓜。
(2)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   品种的水果。
【答案】(1)胚珠;圆
(2)甲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西瓜子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2)嫁接后结的果实与接穗相同。
【解答】(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方形西瓜”是由圆形西瓜因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因此,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圆形形西瓜。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甲品种的水果。
(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方形西瓜”是由圆形西瓜因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因此,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圆形形西瓜。
(2)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甲品种的水果。
20.(2024七下·柯桥月考)“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1)“春见耙耙柑”的花很小朵,雪白雪白的,而且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属于    (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3)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    (选填“顶芽”或“侧芽”)。
【答案】虫媒花;大脑皮层;顶芽
【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人的感觉;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有香味、色彩鲜艳等是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吸引昆虫等为其传粉。
(2)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3)植物的顶芽具有顶端优势,可知减去的是顶芽,这样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解答】(1)根据花的传粉媒介不同,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有:花朵大而鲜艳;有芳香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柑橘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因此属于虫媒花。
(2)哺乳动物的舌上有味蕾,位于舌的背面、舌根和两侧的黏膜,能够接受到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形成酸甜苦咸四种味觉。
(3)根据分析可知,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应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所以果园里,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冠,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因此果农剪去的是顶芽,保留的是侧枝。
21.(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界面RS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图中的入射光线是   ;反射角大小是   ;折射光线在   (填“玻璃”或“空气”)中。
【答案】AO;30o;空气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共平面。
光的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空气中的角角度更大,无论作为入射角还是反射角。【解答】由图可知
所以
而∠COP与∠AOP时相等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PQ为法线,RS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B一定为折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因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
22.(2024七下·柯桥月考)(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形的黑影,而其他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处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该玻璃杯相当于一凸透镜,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变化是   (选填“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或“向左变为向右”或“向右变为向左”)。
【答案】凹;先变细再变粗;放大;向左变为向右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
(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解答】(1)圆柱形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
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所以笔尖指向变化是:由向左变为向右。
23.(2024七下·柯桥月考)读太阳照射图,回答问题:
(1)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填“晨”或“昏”)线。
(2)太阳直射点在   。
(3)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
【答案】(1)晨
(2)北回归线
(3)12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图可知,AE马上会进入白天,有阳光照射,可知AE线是晨线。
(2)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
(3)A是赤道,昼夜等长,可知白昼时间为12小时。
【解答】(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由夜入昼,为晨线。
(2)据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故此图为北极上空图。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这一天,赤道上的A地昼长是12小时。
(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由夜入昼,为晨线。
(2)据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故此图为北极上空图。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这一天,赤道上的A地昼长是12小时。
24.(2024七下·柯桥月考)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答案】0.45;0;平衡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根据题意,由图乙知道,当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大于5cm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物的重力,即G=4.5N,由G=mg知道,其质量是: 。
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拉力等于重力,此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0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由图乙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重物重力,即此时重物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由于重物静止在桌面上,所以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25.(2024七下·柯桥月考)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进行画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相垂直。【解答】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6.(2024七下·柯桥月考)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延长线经过凹透镜虚交点的光线将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射出。【解答】正对凹透镜焦点的光经凹透镜作用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7.(2024七下·柯桥月考)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的重力G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F。
【答案】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位置。
压力与接触面相垂直,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解答】找出小球的重心,过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标上箭头就是重力的示意图;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的表面上,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如图所示:

28.(2024七下·柯桥月考)科学家们发现,放在红光下的种子萌发得特别快,而放在远红光下的种子萌发率却异常低。如果让种子同时接受这两种光照射,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科学家们利用菜豆等各种植物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总照射时长相同,顺序不同。为红光:为远红光)
序号 A组 B组 结果
① A组萌发; B组不萌发。




⑥ ?
(1)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   。
(2)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   。
(3)由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将   。
(4)根据此研究可知,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   照射。
【答案】(1)充足的空气
(2)胚被破坏
(3)不萌发
(4)红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进行判断。
(2)种子在外界条件适宜且不在休眠期,但不能萌发,可能是胚被破坏或死亡,也可能是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过少等。
(3)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后照了远红光的种子不会萌发。
(4)由表中信息可知,A组最后照射红光,种子萌发率高,所以播种前应照射红光。
【解答】(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充足的空气。
(2)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胚不完整、胚已经死亡。
(3)由①~⑤的实验结果可知:A组种子都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红光,B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远红光;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在最后照射了短暂的远红光,因此不会萌发。
(4)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知,红光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远红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充足的空气。
(2)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胚不完整、胚已经死亡。
(3)由①~⑤的实验结果可知:A组种子都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红光,B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远红光;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在最后照射了短暂的远红光,因此不会萌发。
(4)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知,红光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远红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29.(2024七下·柯桥月考)爱下围棋的小金同学学面镜成像实验后,想到用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如图,小金把灰色棋盘平放在水平面上,沿着中线竖立放置一块平板玻璃,请你帮助小金完成实验。
(1)小金没有蜡烛,想用两颗相同的围棋子替代蜡烛,为了获得成像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黑”或“白”)色的围棋;
(2)选择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的优点是:   ;
(3)小金在C点位置放置一粒围棋子,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另一粒相同的围棋子,但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C点围棋子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答案】白;便于探究像和物体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围棋自身不发光,利用的是反射光,白色棋子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应选择白色围棋。
(2)棋盘上有格子,便于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3)物与像不能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未于棋盘相垂直,像不在棋盘上。【解答】(1)为了获得好的成像效果,需要物体“亮”一些,因白色能够增强光的反射,所以应该选择白色的围棋。
(2)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围棋子都无法与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0.(2024七下·柯桥月考)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2)实验中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目的是:   ;
(3)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答案】C;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乙
【知识点】惯性;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2)为防止速度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
(3)炸弹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水平向右运动。【解答】(1)A、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不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是小车受到的竖直方向的两个力,小车在竖直方向运动状态不变,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实验中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目的是使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炸弹原来与飞机一起向前运动,炸弹由于重力落下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始终在飞机的下方,故乙符合题意,甲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乙。
31.(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
(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   cm;
(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
(3)比较两图,小明认为:液体内部某处到容器底的距离越大,其压强越小。为研究此问题,小华在乙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内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满足条件:   时,对比甲图,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7;增大;L大于等于18cm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等于金属盒到水面之间的距离。
(2)图甲中深度更深,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液体压强大。
(3)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向乙中加水,使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大于甲中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此时乙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更大,可是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解答】(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
16cm-9cm=7cm
(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图甲中金属盒在水的深度是7cm,往容器内加水,此时金属盒在水的深度
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
此时金属盒受到的压强大于甲图中的压强,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3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一款家用学生学习椅,该椅子坐垫采用了宽厚的海绵可增加舒适感,底部装有轮子方便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设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答案】宽厚的海绵,增大了人与椅子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适;椅子底部的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便于移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减小摩擦力的方式: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或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宽厚的海绵,增大了人与椅子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适;椅子底部的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便于移动。
33.(2024七下·柯桥月考)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人,可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360°无死角消毒。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牌消毒机器人
项目 参数
机身质量(千克) 80
运行速度(米/秒) 1
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机器人重的,求此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g取)
【答案】(1)300m;(2)176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s=vt计算行驶的路程,注意单位换算。
(2)匀速运动,受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解答】(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
(2)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的总重力
因为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
答:(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300m;
(2)此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176N。
34.(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科关注到某视频中正在推销破窗神器,如图所示。该破窗神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意外落水的情况。已知某汽车总质量为1.5吨,汽车体积为4立方米,车窗钢化玻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帕。
(1)汽车落水后,在水未充满车内空间前,车门往往很难打开是因为   ;
(2)该破窗神器使用时,按下按钮,弹片瞬间弹出的力可达200牛,弹片与车窗的接触面积约为0.5平方厘米,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破窗神器是否有效。   
【答案】车门外的水压大于车门内部的水压,同时车门的面积也较大,由F=pS可知,水对车门产生一个较大的向车内的压力,使车门无法打开;有效,计算过程如下:该破窗神器使用时对玻璃产生的压强是因为所以,该破窗神器有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由F=pS,水对车产生压力,在水的压力的作用下,车门无法打开。
(2)根据计算压强,若大于帕 ,则有效。【解答】(1)车门外的水压大于车门内部的水压,同时车门的面积也较大,由F=pS可知,水对车门产生一个较大的向车内的压力,使车门无法打开。
(2)有效,计算过程如下:
该破窗神器使用时对玻璃产生的压强是
因为
所以,该破窗神器有效。
1 / 1浙江省绍兴柯桥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学科联考科学试题
1.(2024七下·柯桥月考)从2021年5月31日开始,我国实行“三孩政策”。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提高成功率,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技术
B.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营养物质,而代谢废物不经过脐带就能被排出
C.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可以通过手术恢复生育能力
D.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内
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图中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A.变态发育 卵生 空中飞行
B.变态发育 卵生 体内受精
C.卵生 体内受精 变态发育
D.变态发育 体内 受精卵生
3.(2024七下·柯桥月考)近年来,我们在高端水果市场能看到一种长刺儿的“怪水果”﹣﹣火参果。它又名金刺猬、非洲角瓜,原产于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地区。切开果皮后可见内部有大量的种子。有关该水果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水果开花时,子房内有大量胚珠
B.一个火参果就是一个果实
C.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用种子来进行种植是营养繁殖
4.(2024七下·柯桥月考)以下是一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真实的有
①听到大风呼啸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
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
5.(2024七下·柯桥月考)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备,它可以发出高达150分贝的高能声波。使用时将该设备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
6.(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7.(2024七下·柯桥月考)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下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弱
8.(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下列关于本次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9.(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10.(2024七下·柯桥月考)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乘坐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返回舱要先进行火箭反推减速,靠地球引力进入大气层,在反推减速阶段关于返回舱的说法你认为可靠的是(  )
A. 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只受到反推力作用
B.反推力大于惯性,使返回舱速度减小
C.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与燃料对火箭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将(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B.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
C.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小
D.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1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是我省(浙江省)某校学生以“植物开花的时间序”为主题拍摄的一组照片。结合照片中的信息,对该时期我省(浙江省)自然环境变化的推测中,错误的是(  )
A.平均气温在逐渐升高 B.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逐渐变小
C.白昼时长在逐渐变长 D.太阳的直射点在往北移
13.(2024七下·柯桥月考)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
C.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14.(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 F1<F2
C.p1<p2,F1<F2 D.p1>p2 , F1>F2
16.(2024七下·柯桥月考)赛龙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每年的端午节横店影视城都会举办端午龙舟赛。如图所示是龙舟赛的精彩情景。
(1)坐在龙舟最前面的是指挥者,他相对于龙舟来说是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2)队员通过向后划桨使龙舟加速向前做直线运动,这说明了   。
17.(2024七下·柯桥月考)据图回答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   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   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为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比b早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B.a比b晚一到两年开始发育
C.a代表女性的卵巢
D.b代表男性的睾丸
18.(2024七下·柯桥月考)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介质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可推断出声速大小可能跟   (只写一点)有关,依据是   ;
(2)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计算);
(3)真空中声速是   。
19.(2024七下·柯桥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
(1)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   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形西瓜。
(2)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   品种的水果。
20.(2024七下·柯桥月考)“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1)“春见耙耙柑”的花很小朵,雪白雪白的,而且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属于    (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3)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    (选填“顶芽”或“侧芽”)。
21.(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界面RS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图中的入射光线是   ;反射角大小是   ;折射光线在   (填“玻璃”或“空气”)中。
22.(2024七下·柯桥月考)(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形的黑影,而其他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处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该玻璃杯相当于一凸透镜,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变化是   (选填“一直向左”或“一直向右”或“向左变为向右”或“向右变为向左”)。
23.(2024七下·柯桥月考)读太阳照射图,回答问题:
(1)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是   (填“晨”或“昏”)线。
(2)太阳直射点在   。
(3)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
24.(2024七下·柯桥月考)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25.(2024七下·柯桥月考)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6.(2024七下·柯桥月考)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27.(2024七下·柯桥月考)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的重力G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F。
28.(2024七下·柯桥月考)科学家们发现,放在红光下的种子萌发得特别快,而放在远红光下的种子萌发率却异常低。如果让种子同时接受这两种光照射,将会发生怎样的反应?科学家们利用菜豆等各种植物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总照射时长相同,顺序不同。为红光:为远红光)
序号 A组 B组 结果
① A组萌发; B组不萌发。




⑥ ?
(1)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   。
(2)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   。
(3)由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将   。
(4)根据此研究可知,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   照射。
29.(2024七下·柯桥月考)爱下围棋的小金同学学面镜成像实验后,想到用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如图,小金把灰色棋盘平放在水平面上,沿着中线竖立放置一块平板玻璃,请你帮助小金完成实验。
(1)小金没有蜡烛,想用两颗相同的围棋子替代蜡烛,为了获得成像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黑”或“白”)色的围棋;
(2)选择围棋盘做平面镜成像实验的优点是:   ;
(3)小金在C点位置放置一粒围棋子,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另一粒相同的围棋子,但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C点围棋子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30.(2024七下·柯桥月考)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2)实验中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目的是:   ;
(3)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31.(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
(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   cm;
(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
(3)比较两图,小明认为:液体内部某处到容器底的距离越大,其压强越小。为研究此问题,小华在乙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内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满足条件:   时,对比甲图,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32.(2024七下·柯桥月考)如图是一款家用学生学习椅,该椅子坐垫采用了宽厚的海绵可增加舒适感,底部装有轮子方便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设计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33.(2024七下·柯桥月考)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人,可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360°无死角消毒。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牌消毒机器人
项目 参数
机身质量(千克) 80
运行速度(米/秒) 1
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机器人重的,求此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g取)
34.(2024七下·柯桥月考)小科关注到某视频中正在推销破窗神器,如图所示。该破窗神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意外落水的情况。已知某汽车总质量为1.5吨,汽车体积为4立方米,车窗钢化玻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帕。
(1)汽车落水后,在水未充满车内空间前,车门往往很难打开是因为   ;
(2)该破窗神器使用时,按下按钮,弹片瞬间弹出的力可达200牛,弹片与车窗的接触面积约为0.5平方厘米,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破窗神器是否有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A. 高龄妇女若再孕困难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提高成功率,这是一种有性生殖技术,是指精子和卵细胞在试管中进行受精,然后培养到早期胚胎注入到子宫中发育的方法,A错误;
B.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营养物质,而代谢废物同样经过脐带就能被排出,B错误;
C.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可以通过手术恢复生育能力 ,C正确;
D. 自然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中,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昆虫的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鸟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昆虫的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基本相似,但幼虫的生殖器官等方面未发育成熟,这样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昆虫的发育。
(2)两栖动物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发育时期,蝌蚪与成蛙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3)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
即: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变态发育;昆虫与鸟类的共同特点是体内受精,三者的共同特点是卵生。
【解答】解读题图可知:上方的椭圆表示昆虫、左下方的椭圆表示两栖动物、右下方的椭圆表示鸟类。①昆虫与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②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共同特征是卵生。③鸟类与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受精。空中飞行不属于生殖发育特点。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A.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B.火参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C.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
D.种子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解答】A.火参果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该水果开花时,子房内有大量胚珠,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一个火参果就是一个果实,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其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种子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是属于有性生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没有植物,温差大,据此判断。【解答】①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故听到大风呼啸是不真实的;
②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故人会跳得很高,故跳过4米高的横杆可能是真实的;
③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六分之一,物体的质量虽然不变,但重力会变小,故举起200千克的石头可能是真实的;
④拍照片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阳光能够射到月球上,月球也能够反射太阳光,故拍照片可能是真实的;
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当然也就没有大气压,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是不可能的,故是不真实的;
⑥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植物不能生长,故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是不真实的;
⑦月球对人的吸引力变小,故“袋鼠式”走路是真实的。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分析】(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2)分贝是声音强度的单位;
(3)声波不但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传播能量;
(4)声音的强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解答】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声音人类能够听到,肯定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分贝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
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这种武器的效果越差,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
【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B。
7.【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真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解答】A、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所以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真菌生长的需要,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还必须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接种前,要进行高温灭菌,其目的是消除培养皿中原有杂菌的影响,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接种后要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这是因为该温度适合菌类生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相应的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A的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解答】AB、由图知,物距大于2f,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B错误;
C、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蜡烛靠近透镜,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或者使光屏靠近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C正确;
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将延迟会聚,为使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采取的方法为:蜡烛远离透镜,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或者使光屏远离透镜,使像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0-5s和10-20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A、由图可知,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120m,则速度为
v14m/s
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s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s至20s内即
t2=20s-10s=10s
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22m/s
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3=2m/s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对返回舱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4)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解答】A. 返回舱减速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反作用力和空气对返回舱的摩擦力,故A错误;
B.反推力大于重力,此时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返回舱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返回舱减速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火箭对燃料的推力作用在燃料上,燃料对火箭的推力作用在火箭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惯性是物质的属性,物体由于惯性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可知刚开始物体将继续向上运动。【解答】原来气球在上升,当绳子突然断裂后,该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由于此时不受向上的拉力,只受向下的重力,所以合力向下,即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向上的速度为零后,开始向下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解答】A、3月28日桃花开,4月8日杜鹃花开,5月5日石榴花开,这期间位于北半球的浙江省的平均气温在逐渐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那么3月28日到5月5日这期间太阳的直射点在往北移,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逐渐变大,白昼时长在逐渐变长, 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A、 磁性黑板与小磁块没有接触,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C、分析纸片受力,纸片收到向下的重力,小磁块给的向下的摩擦力和黑板给的向上的摩擦力,三力平衡,所以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黑板对纸片的有向上的摩擦力,故BC错误;
D、小磁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小磁块的重力与受到的纸片给的摩擦力是平衡力,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小磁块受到纸面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其反作用力与之方向相反,即纸片受到的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图象的结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物体运动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解答】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道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瓶子不规则,对底部的压强与液体重力不相等,液体上宽下窄,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液体上窄下宽,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解答】AC、正立时水全部压在瓶底,而倒立时只有一小部分水压在了瓶盖上,由于水是一样多的,所以正立时水面底部的压力较大,故A正确,C错误;
BD、不管正立还是倒立,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而倒立时受力面积较小,所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B、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静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解答】(1)指挥者相对于龙舟的位置未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队员通过向后划桨使龙舟加速向前运动。
17.【答案】(1)卵巢;雌性激素
(2)B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青春期的变化
【解析】【分析】(1)图一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因为女生一般比男生早发育两年。
【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够激发和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因此,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卵巢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因此,a(睾丸)的发育比b(卵巢)的发育晚一到两年。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够激发和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因此,青春期的女生乳房增大音调变高,这些变化与图一中卵巢的发育直接相关,主要因为这个器官能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2)图二中,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因此,a(睾丸)的发育比b(卵巢)的发育晚一到两年。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答案】介质的温度;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或: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物质中速度不同;);272;0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表中信息可知,变量为介质和温度,可知声速与温度以及介质种类有关。
(2)听到回声,声音经过的距离是他们距山崖距离的2倍。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零。【解答】(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①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
②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
(2)声音从小明这里到远处山崖的时间为,根据可得
(3)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速是0m/s。
19.【答案】(1)胚珠;圆
(2)甲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西瓜子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2)嫁接后结的果实与接穗相同。
【解答】(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方形西瓜”是由圆形西瓜因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因此,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圆形形西瓜。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甲品种的水果。
(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传粉和受精后发育而来的,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胚珠发育而成。
“方形西瓜”是由圆形西瓜因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因此,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圆形形西瓜。
(2)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甲品种的水果。
20.【答案】虫媒花;大脑皮层;顶芽
【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人的感觉;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有香味、色彩鲜艳等是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吸引昆虫等为其传粉。
(2)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3)植物的顶芽具有顶端优势,可知减去的是顶芽,这样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解答】(1)根据花的传粉媒介不同,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有:花朵大而鲜艳;有芳香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柑橘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因此属于虫媒花。
(2)哺乳动物的舌上有味蕾,位于舌的背面、舌根和两侧的黏膜,能够接受到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形成酸甜苦咸四种味觉。
(3)根据分析可知,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应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所以果园里,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冠,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因此果农剪去的是顶芽,保留的是侧枝。
21.【答案】AO;30o;空气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共平面。
光的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空气中的角角度更大,无论作为入射角还是反射角。【解答】由图可知
所以
而∠COP与∠AOP时相等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PQ为法线,RS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B一定为折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因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
22.【答案】凹;先变细再变粗;放大;向左变为向右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
(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解答】(1)圆柱形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
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直线传播。
(2)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所以笔尖指向变化是:由向左变为向右。
23.【答案】(1)晨
(2)北回归线
(3)12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图可知,AE马上会进入白天,有阳光照射,可知AE线是晨线。
(2)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夏至日。
(3)A是赤道,昼夜等长,可知白昼时间为12小时。
【解答】(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由夜入昼,为晨线。
(2)据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故此图为北极上空图。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这一天,赤道上的A地昼长是12小时。
(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EC表示晨昏线,其中AE线由夜入昼,为晨线。
(2)据图可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故此图为北极上空图。图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那么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故这一天,赤道上的A地昼长是12小时。
24.【答案】0.45;0;平衡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解答】根据题意,由图乙知道,当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大于5cm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物的重力,即G=4.5N,由G=mg知道,其质量是: 。
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拉力等于重力,此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0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由图乙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重物重力,即此时重物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由于重物静止在桌面上,所以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
25.【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进行画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相垂直。【解答】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6.【答案】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延长线经过凹透镜虚交点的光线将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射出。【解答】正对凹透镜焦点的光经凹透镜作用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7.【答案】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位置。
压力与接触面相垂直,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于斜面向下。【解答】找出小球的重心,过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标上箭头就是重力的示意图;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的表面上,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如图所示:

28.【答案】(1)充足的空气
(2)胚被破坏
(3)不萌发
(4)红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进行判断。
(2)种子在外界条件适宜且不在休眠期,但不能萌发,可能是胚被破坏或死亡,也可能是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过少等。
(3)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后照了远红光的种子不会萌发。
(4)由表中信息可知,A组最后照射红光,种子萌发率高,所以播种前应照射红光。
【解答】(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充足的空气。
(2)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胚不完整、胚已经死亡。
(3)由①~⑤的实验结果可知:A组种子都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红光,B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远红光;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在最后照射了短暂的远红光,因此不会萌发。
(4)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知,红光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远红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该实验设计中,种子需要的环境除了有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充足的空气。
(2)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没有休眠期,但在该实验中,有个别种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没有萌发,其可能原因是胚不完整、胚已经死亡。
(3)由①~⑤的实验结果可知:A组种子都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红光,B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是因为在最后照射了远红光;序号为⑥的实验中,B组的种子在最后照射了短暂的远红光,因此不会萌发。
(4)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可知,红光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远红光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为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需要在播种前进行红光照射。
29.【答案】白;便于探究像和物体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围棋自身不发光,利用的是反射光,白色棋子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应选择白色围棋。
(2)棋盘上有格子,便于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3)物与像不能重合,可能是因为玻璃板未于棋盘相垂直,像不在棋盘上。【解答】(1)为了获得好的成像效果,需要物体“亮”一些,因白色能够增强光的反射,所以应该选择白色的围棋。
(2)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围棋子都无法与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30.【答案】C;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乙
【知识点】惯性;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2)为防止速度大小不同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
(3)炸弹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水平向右运动。【解答】(1)A、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不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是小车受到的竖直方向的两个力,小车在竖直方向运动状态不变,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实验中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目的是使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炸弹原来与飞机一起向前运动,炸弹由于重力落下时,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始终在飞机的下方,故乙符合题意,甲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乙。
31.【答案】7;增大;L大于等于18cm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等于金属盒到水面之间的距离。
(2)图甲中深度更深,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液体压强大。
(3)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向乙中加水,使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大于甲中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此时乙中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更大,可是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解答】(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
16cm-9cm=7cm
(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图甲中金属盒在水的深度是7cm,往容器内加水,此时金属盒在水的深度
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
此时金属盒受到的压强大于甲图中的压强,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32.【答案】宽厚的海绵,增大了人与椅子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适;椅子底部的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便于移动。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减小摩擦力的方式: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或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宽厚的海绵,增大了人与椅子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适;椅子底部的轮子,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便于移动。
33.【答案】(1)300m;(2)176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s=vt计算行驶的路程,注意单位换算。
(2)匀速运动,受力平衡,牵引力等于阻力。【解答】(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
(2)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的总重力
因为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
答:(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300m;
(2)此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176N。
34.【答案】车门外的水压大于车门内部的水压,同时车门的面积也较大,由F=pS可知,水对车门产生一个较大的向车内的压力,使车门无法打开;有效,计算过程如下:该破窗神器使用时对玻璃产生的压强是因为所以,该破窗神器有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由F=pS,水对车产生压力,在水的压力的作用下,车门无法打开。
(2)根据计算压强,若大于帕 ,则有效。【解答】(1)车门外的水压大于车门内部的水压,同时车门的面积也较大,由F=pS可知,水对车门产生一个较大的向车内的压力,使车门无法打开。
(2)有效,计算过程如下:
该破窗神器使用时对玻璃产生的压强是
因为
所以,该破窗神器有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