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平谷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平谷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高二语文
2025.7
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五道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文选》由南朝梁武帝衣子萧统组织当时文人集体编选,选录从周秦以迄齐梁130多
位作家的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影响深远。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和文采
兼善,后世流传甚广,萧统却弃而不洗,后世学者为此众说纷纭。
自班固《汉书》宣扬“汉承尧运”以来,正统论成为史学家们聚讼不已的大问题。
西周宗法社会所形成的以洛阳为中心的天下意识,是北方文化的重要内涵,并构成地域与
政权合法性叠合的现实意义。南北对峙,南北孰为正统的争论从未中断,而彰显正统的重
要方式,就是尊崇儒学一在思想文化上标榜己方为正统。对于偏安江左的梁朝士人来
说,他们不得不面临与消解传统北方文化中心与僻处江南之间的地理错位,要化解这种尴
尬,就要争求思想文化之正统,《文选》及梁武帝时期多项学术文化工程的集中推进,即
为此。
《文选》“序”类一共入选9篇序文,其中就有颜延之和王融同题的《三月三日曲水
诗序》。二者都为帝王组织下的文人集会所作,决定了文章是为歌功颂德、美颂盛世而作。
从集会地点来看,颜王二序所涉地点从字面上分别为“乐游苑”“芳林园”,实际都在南
朝都城建康,但是作者无一例外地都只字不提“建康”“金陵”。在创作心理上,作者均
是将专时的都城建康比附为长安、洛阳,这止体现了一种“北方文化中心”意识,充满对
皇权的美颂。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涉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是非常具体的江南地
名,没有任何政治蕴含和历史想象。《兰亭集序》的内容,前半部分描绘士人欢聚场景,
后半部分由欢乐现实转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并说“
”,这正是士人
对个体生命章义的思索和追寻。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背景、序文内容还是地名所体现的价
值指向来看,《兰亭集序》都不符合帝王期待的儒家诗教价值标准;而内容肯在美倾、形
式典雅华美的顾、王二序,正契合了喜游宴赋诗、招揽义士和组织文学活动的梁武帝父子
在政治、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多重需求。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