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下科学100个知识点汇总(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五下科学100个知识点汇总(PDF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
适宜的温度
水分
空气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 、充足的 和 。
2.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
保障实验可重复性
)3.研究种子发芽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减少偶然性。
4.研究种子发芽条件时,至少有两个小组 。
(
适宜的温度
)5.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
6.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
水分
空气
温度
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7. 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8.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 、 和适宜的 。
(
光合作用
更健康
病态
)9.植物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
10. 植物的叶可以进行 ,制造养料并释放氧气。
(
空气
温度
肥料
)11. 阳光下的绿豆苗 ,黑暗处的绿豆苗呈 。
(
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
)12. 绿豆苗健康生长需要阳光、 、水、适宜的 和 。
13. 植物的形态和 相适应。
(
香蕉树
仙人掌
)14. 、松树和 的形态适应其生存环境。
15. 环境影响植 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
潮湿
)16.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
对比
模拟
)17.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 暗、 的环境中。
(
适应环境变化
)18. 实验和 实验可用于研究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
(
到保护
)19. 动物与植物一样,需要生长在一定环境中,并 。
(
保暖
)20.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起 作用。
21. 企鹅和北极狼有厚厚的皮毛 。
22. 天鹅有光滑羽毛和蹼,适应其生活环境。
23. 蜥蜴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便于伪装。
24. 青蛙通过冬眠适应季节变化。
25.丹顶鹤通过迁徙适应气温变化。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26. 鸟类和鱼类的迁徙、蛇的冬眠、兔子的换毛等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27.人类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动植物。
28. 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构成食物链。
29.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终止。
30. 食物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31. 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形成食物网。
32.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33.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构成。
34. 生态系统中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粪便为植物提供营养。
35. 制作生态瓶时要先放植 物,后放动 物。
36. 生态瓶里的水量减少会导致动植物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
37. 生态瓶里的水量增多会增加氧气量。
38. 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多会增大耗氧量,可能导致缺氧。
39. 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影响光吸收和动物活动空间。
40. 生态瓶里的水量减少,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增 多。
41. 生态瓶里的水量增 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减少。
42. 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增多。
43. 生态瓶里的植物过多,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44. 生态瓶里的植物过 多,会减 小动物的活动空间。
45. 生态瓶里的水量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46. 生态瓶里的水量增 多,生态系统的平衡得到改善。
47. 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多,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48. 生态瓶里的植物适 量,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49. 生态瓶里的水量适 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50. 生态瓶里的小鱼数量适 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51.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用于水上运输和交流。
52. 船的发展经历了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53. 船的种类繁多,包括独木舟、木筏、摇橹木船、帆船、明轮船、气垫船、远 洋货轮、现代客船和航空母舰等。
54. 船 的体积、材 料、动 力、结 构和 速度在不断改进。
55. 独木舟装载量小且稳定性差,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
56. 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 力,尖形船首可减少阻力。
57. 浮的材料如木头、橡 胶、塑料泡沫等可用于造船。
58. 改变材料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59. 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且装载量更大。
60. 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比独木舟和竹筏进步,具有更大的载重量和 体积。
61. 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可使其浮起来。
62.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浮在水面,浮力小于重力时物 体下沉。
63. 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64. 相同质量的材料,做成船型后体积越 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65. 把材料做成中空可以增大体积,更容易漂浮。
66. 钢铁制造的船坚固且载重量大。
67. 船的稳定性很重 要,渡船底部宽,稳定性高。
68. 双体帆船的稳定性也较高。
69. 船的载重量与材料、结 构、体 积、货物放置位置等因素相关。
70. 相同重量和大小的材料,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71. 船舱分格处理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
72.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提高载重量和稳定性。
73. 船的动力经历了人力、自然力和 机械动力的发展。
74. 船的动力包括人力驱动、风力驱动、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等。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75. 风 能、电 能、热能等可转化为船行驶的动能。
76. 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77. 潜艇通过调节自身重力和 浮力实现下潜和上浮。
78.大部分潜艇以柴油为动力,核潜艇以核能为动力。
79. 船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重力、水的阻力和浮力等。
80.船身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81. 设计小船需要考虑大小、形状、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82. 工程设计一般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测试一完善”等过程。
83. 制作小船需要的材料包括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小电动机等。
84.绘制小船设计图时要关注船的尺寸。
85.造船费用相同时,性能更好的船更优;船性能相同时,造船价格低的更优。
86.制作小船前应合理分工,保证制作有序进行。
87.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成员表现进行评价。
88.小船航行不平稳时,检查船身重量是否平衡。
89.选择重量轻、体积大的材料,船身做得重,可使船更平 稳。
90. 小船测试应在无风场地或室内进行,明确起点和 终点。
91.小船下水前需做防水测试,航行后及时擦干水。
92.船的设计要考虑航行安全,如船舵、导航系统等。
93. 船的动力系统对航行速度和操控性有重要影响。
94. 船的稳定性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95. 船的载重量与船体结构和材料密切相关。
96. 船的环保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7. 船的能源利用效率对运行成本有直接影响。
98.船 的防水和 防腐措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99.船的设计要考虑实际应用需求,如运输、旅 游等。
100. 船的测试和改进是确保性能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101.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102.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 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 千米,海洋平均 深度约为3800 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30 千米。
103. 地球的大气层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104. 地球大气中含有大量氧气,而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不含氧气。
105.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保证了有液态水的存在。
106. 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可蓄积雨水。
107. 地球的气候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 定,而火星气候会 剧烈变动。
108.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提供生物、矿 产、能 源等多种资源。
109. 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和吸 收二氧化碳起重要作用。
110.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包括空气、水 、适 宜温度、食物、能 源和栖息地等。
111. 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站需要适宜温度、氧气、饮食、重力和避免过度辐射等 条件 。
112. 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白色污染和全球变暖等。
113. 大气污染对工业、农业和人类健康造成 危 害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 大气污染的根本办法。
114. 大气污染会产生雾霾和酸雨,影响人类健康和建筑物。
115. 水污染主要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 威胁 。
116. 污水处理可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淡水需经灭菌处理后才能使用。
117. 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含硫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是 酸雨的主要原因。
118. 固体废弃物会污染河流、土壤和水源,形成水源危机。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119. 生活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纸屑、灰土、包装物、废品等。
120. 工业固体废物包括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尾矿、工业水处理污泥、煤 矸石及工业粉尘。
121. 危险废物是指易燃、易爆、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
122. 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稀缺。
123. 我国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 均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124. 滴灌技术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25. 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淡水仅占2.5% 。
126. 地球上淡水资源中,地下水占30.0% ,冰与永久积雪占69.7% ,淡水湖与 河流仅占0.3% 。
127.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轻度缺水国家。
128.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以
北地区水资源匮乏。
129. 生活中处理垃圾的方法包括填埋、焚烧,还可以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
循环减少垃圾产生。
130. 做堆肥箱可以将厨余垃圾转化为肥料。
131. 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包括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食物浪费、用布袋取代 塑料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
132. 电 能是我国最常用和广泛的能源,主要来自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
电和火电。
133.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
134. 利用化石燃料发电会产生废气、废渣,消耗大量淡水。
135. 化石能源释放能量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136.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137. 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使用1小时消耗1度电。
教科版五下科学100个重要考点
138. 节约能源的方法包括夏季空调调高1℃ 、随手关灯、选择环保出行方式等。
139. 地球上有些资源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有些资源可再生,如塑 料、玻璃、纸、金属等。
140. 使用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1.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42. 再生纸生产流程包括准备原材料、造纸厂造纸、分类、清洁、加工等步骤。
143. 蔡伦造纸术步骤包括烹煮、浸沤、制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
144.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其他污染。
145. 水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绝大多数水污染由人类活动引起。
146. 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制订计划、实地考察、交流小结等步骤。
147. 制订计划内容包括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内容、注意 事 项等。
148. 实地考察时需观察水域周围环境、水面上的污染物、水中生物的情况等。
149. 水质情况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浑浊、水中杂物等方面分析。
150. 汇报交流时需根据水样及实地考察情况判断水是否被污染,找出原因,提 出治理建议。
(
电子版
可分享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