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督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60 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七年级的小美因为脸上长了青春痘,总觉得同学在笑话她,上课时总是低着头,最近甚至开始找借口 请假躲在家里。小美应该( )
①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②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
③努力追求外在美,张扬个性 ④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教育部开展了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 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 ( )
A.学习心理知识,提升健康素养 B.克服青春烦恼,消除心理冲突 C.杜绝心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D.提高道德修养,助力青春成长
3.道德与法治教师以“如何看待异性交往”为议题组织教学,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①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与异性交往,可以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④与异性交往,只会产生早恋,影响学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身心成长的脚步,我们开始更加注重外在形象的打理、言行举止的得体以及处事 分寸的把握, 目的是通过自我形象的提升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这种表现是 ( )
A. 自尊 B. 自信 C. 自立 D. 自强
5. 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精神 的是 ( )
A.畏惧困难,得过且过 B.相信自己,我能行
C.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D.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6.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演绎屈原与《楚辞》的经典篇章,将这位伟大诗人的精神世界娓娓 道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些语句,让我们深 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类节目体现的思想是( )
A.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7.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朱用纯《朱子家训》
8.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林业 的发展;噪声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 可见 ( )
①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②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④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标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就是指公 共秩序。下列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 )
①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 ②自己打扫自己房间
③过马路时走斑马线 ④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0.某小区发生火灾,消防车赶到时发现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堵塞。热心市民立即将车掀开让道。事后,消
防部门依法对违停车主处以 100 元罚款。从法律的角度看,违停车主的行为 ( )
①没有做到尊法守法 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是缺乏法治观念的表现 ④维护了自己的财产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2025 年 6 月 4 日,江苏泰州姜堰区法院对 52 名被告人涉出售出入境证件、偷越国(边)境案公开宣判, 这些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驱逐出境。被告人受到了 处罚,其中主刑是 附加刑是 。()
A.行政 有期徒刑 驱逐出境 B.刑事 有期徒刑 驱逐出境 C. 民事 有期徒刑 驱逐出境 D.刑罚 驱逐出境 有期徒刑
12.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
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这体现了民法典确立的原则是 ( )
A.创新 B. 自由 C.绿色 D.平等
13.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在 2025 年春季学期初深入校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为学生们讲授法治专题课 程,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
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负责评判道德是与否
③违法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个小题,14 题 7 分,15 题 10 分,16 题 17 分, 共 34 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青春旅程中有快乐也有烦恼。建华中学七年级 1 班组织了《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的主题班会课, 请你参与。
【成长课题 一 青春期的情绪】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烦恼,大家开展了小调查,以下是部分记录:
情绪起因 调节情绪的过程 调节情绪的方法
临近考试,努力学习的小贾感到非 常紧张和焦虑 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深呼 吸来调节情绪 ①
小涛参加校羽毛球队员选拔落选 了,非常郁闷 ② 合理宣泄法
小薛和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 执,心情很低落 小薛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缺点, 一次争执并不意味着友谊的终结 ③
(1)请你帮大家补充完整表中调节情绪的过程和方法。(3 分)
【成长课题二 青春期的情感】
情感是比情绪更为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比如: 同学们为你送上生 日祝福,这份意外的惊喜让你体验到了温暖与幸福;老师对你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为你指明了继 续努力的方向,让你体验到了被关心的快乐并心生感恩 ……
(2)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体验和获得更丰富的积极情感。(4 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蕴含丰富的道德哲思与实践智慧。育华中学以“学习榜 样人物 践行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学习榜样人物】2024 年 7 月 30 日, 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山西大同发布。活动表彰了一 批道德模范:慷慨解囊百万助学的李安昌、曹璎珞教授夫妇;防汛抢险中英勇牺牲的乡镇干部朱如 新;19 年如一日照料植物人工友的钳工赵全喜;为保护群众与歹徒搏斗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民警武霖; 40 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家人的何明兰 …… 这些来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他们最朴实的行动谱写着 新时代的道德赞歌,展现了平凡人最不平凡的精神力量。
(1)据以上材料,指出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身上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3 分)
【传承好人力量】活动现场,“中国好人”代表们用朴实的话语讲述着他们的动人故事,并与道德 模范、新时代好少年互动交流。这些普通人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 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希望,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他人。直播间的网友们被深深打动,纷纷 刷屏: “向榜样学习,让善行延续”、“从点滴做起,传递爱的力量”。
(2)据所学,谈谈全社会要向榜样学习,传承好人力量的原因。(3 分)
【践行传统美德】学校以 践行传统美德,做负责任的学生”为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 的文化根基。为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道德品格,特此向全校同学 发出倡议: 在家里,我们要敬老孝亲,以感恩之心回报养育之恩,用真诚的尊重和体贴的行动 温暖父母的心; 在学校,我们要① ; 在社会,我们要② 。 育华中学团委会 2025 年 7 月 1 日
(3)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4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 分)
冀华中学七年级 1 班时政小组开展以“远离违法犯罪”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漫画解读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将材料一中漫画的序号填写至正确位置。(4 分)
A.行政违法行为: 。
B. 民事违法行为: 。
材料二 当民众遭遇高空抛物砸坏车辆或酒店偷拍等侵害时,法律已明确提供保障依据。我国民法 典严格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并强调“未经许可不得拍摄他人私人空间”。遇到此类情况,受 害人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民法典共 1260 条,全文逾 10 万字,大到产 权制度,小到婚姻家庭,如慈母般守护着每个公民的权益。
(2)材料二中的内容,体现了民法典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 分)并简要说明民法典实施的重大意义。(4 分)
材料三 2024 年江苏南京中院审理的“周某抢劫案” :该案被告人周某 (16 岁 2 个月)原为重点中学学 生,因沉迷网络产生多次旷课、逃学行为,先后多次在校门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后发展为伙同社会 青年持械抢劫便利店,造成店员轻伤。法院考虑其未成年身份及悔罪表现,采取不公开审理并判处有期 徒刑三年。
(3)在周某的行为中,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分别是什么行为 (3 分)
(4)综合以上材料,中学生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4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
一、选择题(26 分)
1-5 BAAAD 6-10 ADA BA 11-13 BCB 二、非选择题
14. (1) ①放松训练法;②向好朋友倾诉自己的郁闷情绪(或通过跑步等运动释放情绪);③改变认知评价 法。(每空 1 分,共 3 分)
(2)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奉献的快乐;②主动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感受友情和亲情带来的温暖; ③ 认真学习,在取得进步或克服困难后,体验成就感和自信心;
④培养兴趣爱好,在投入其中时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每点 1 分,共 4 分)
15. (1) ①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②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 ③ 孝老爱亲、诚实守信; ④ 见义勇为、舍己为 人。(每点 1 分,共 3 分,任答 3 点即可)
(2)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能激发人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②好的榜样昭 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 向榜样学习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营造 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每点 1 分,共 3 分)
(3) 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校规校纪;②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 设施,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点 2 分,共 4 分)
16. (1) A.行政违法行为:①④ ; B. 民事违法行为:②③ 。(每空 2 分,共 4 分)
(2) 权利:财产权、隐私权。(2 分)意义: ① 民法典为公民权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让人们的生活更 有尊严; ②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 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完善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3) 不良行为:沉迷网络、多次旷课、逃学;严重不良行为:多次在校门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犯罪行 为:伙同社会青年持械抢劫便利店,造成店员轻伤。(每点 1 分,共 3 分)
(4) ①增强法治观念,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违法犯罪的危害;②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防微杜 渐; ③ 学会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 ④ 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处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 护自身权益,而非采取违法手段。(每点 1 分,共 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