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老师真诚地提醒你:1.本试卷共6页,满分80分: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如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总分得分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选择题答题栏】架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长答案得分评卷人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种B1.我们步人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发生变化,对性也会产生疑惑。下列能有效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①和父母沟通②阅读科学书籍③与同学私下讨论④在网络上随意搜索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组织“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节时,开展了有关“情绪波动原因”的款问卷调查,右图是数据统计结果。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引起情编波动的主要原园(百分比)①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理周期②我们需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心理预期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积极的情与朋友产生矛盾器解绪会带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④消极情绪没有积极作用,要学会压抑被老师误解、批评自己的情绪与父母发生争吵A.①③B.①②01020300G.②③D.③④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共6页第1页]3.2025年,《那氏之鹿童闹海》燃爆银幕。影片中,殷夫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顾刺骨疼痛,义无反顾地紧紧拥抱哪吒,焕发出强大的母爱力量,哪吒随后重塑肉身强行破鼎,无数观众为之潸然汨下。这一故喜情节有助于我们A.感受美好生活,发现生命真谛B.体验积极情感,培养道德情操C.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D.提升审美品位,塑造完美形象4.“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已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对自己不善的动机和行为有羞耻心,能以羞耻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提醒我们要(①知廉耻、明是非②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③肯定自己的价值④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右面图片启示我们(自信①自信能让我们战胜所有困雅②生活中需要扬起自信的风帆③有了自信就一定能获得成功④自信有助于实现积极乐观性猜尝试人生目标环A.①②B.②④成功C.①③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亿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喜!”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卷感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②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③我们要树立自强的青春态度④自信自强的人必定能够成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黄金法则”。这()①表明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体现出中国“和”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决定着中国人的价值观③反映出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埋念④为解决人际矛盾,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季札还愿”“程门立雪”…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仍然具有育人价值。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①是中华民族宝责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人民④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宋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共6页第2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 A 2. B 3. B 4. D 5. B 6. A 7. B 8. D 9. B 10. C11. D 12. B 13. B 14. C 15. D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16.(16 分)(1)(6 分)坦然大方,自然交往:克服害羞心理,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以平常心与男生沟通。把握分寸,适度交往:避免过度敏感,在集体活动中自然互动,如小组合作、班级劳动。尊重理解,真诚相待:把男生当作普通同学,关注共同话题(如学习、兴趣),减少心理负担。(2)(6 分)这不是真正的爱情:青春期对异性的欣赏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是对美好品质的向往,而非爱情。爱情的内涵:爱情需要责任、理智和能力,现阶段应以学习为主,把欣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正确处理情感:保持适当距离,专注学业,与对方建立健康的同学关系,避免陷入情感困扰。(3)(4 分)保护隐私,拒绝不当话题:明确告知对方停止关注生理变化和粗俗言论,维护自身边界。及时止损,谨慎交友:若对方继续冒犯,立即删除联系方式,必要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17.(20 分)(1)(6 分,任选两句作答)选①:核心思想是“求大同”,强调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公平正义、共同利益的追求。选②:核心思想是“讲仁爱”,倡导互助、分享和教化,体现了友善待人、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选③:核心思想是“重民本”,认为民众是政治的根本,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2)(6 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民基于沿海滩地条件提炼食盐,体现从实际出发的实践智慧。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制盐技术因移民和需求改良,体现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盐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3)(6 分)正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孟子、文天祥等先贤“杀身成仁”,体现对正义的坚定追求。正义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先贤以正义为人生准则,其事迹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先贤的正义之举激励后人,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4)(2 分)坚守道德底线,敢于对非正义行为说“不”;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帮助他人、维护公平。18.(14 分)(1)(6 分)地位重要:是新中国首部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规范人们一生的行为。内容广泛:涉及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作用重大:为社会生活提供准则,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6 分)不应该多分遗产。(2 分)理由:法律规定,有扶养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李某儿子多年未赡养父亲,而女儿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儿子应少分或不分遗产。(每点 2 分,共 4 分)(3)(2 分)民法典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活动、民法典案例讲座、手抄报展览。(任写两种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 (1).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