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共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共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第2课时 营造清朗空间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能够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正确看待网络。 2.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活动,掌握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途径,培育健全人格,增强法治观念与责任意识。 重点:如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难点:提升媒介素养。
素养目标与重点、难点
思考:这个视频对于我们参
与网络生活有什么启示?
导入新课
启示:我们要努力营造清朗
的网络空间。
视频《营造清朗空间》
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
自主学习
1.如何正确看待网络?
2.怎样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思考: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
点拨:
现在人们有空就看手机、玩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人之间相互陪伴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时间。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爸爸
(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2)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益处。他们都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
知识归纳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探究与分享
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
思考:该条例实施的原因是什么?对青少年有如何启示?
点拨:(1)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相对偏低,对网络信息缺乏选
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2)要提升媒介素养。
相关链接
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媒介素养
探究与分享
讨论交流:你有没有遇到过上面的问题?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困扰?
点拨:(1)略。
(2)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忘记与朋友交流、忘记吃饭、影响休息等困扰。
小华最近迷恋上了手机,饭桌上也时不时看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消息;和同学一斗起图来,就停不下来;常常把手机捧在手心里,上厕所、睡觉前手机都成了必备品,一段时间下来,小敏视力也下降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争分夺秒”玩手机成了假期生活的常态。
结合小华的故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
探究与分享
点拨: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相关链接
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
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費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
他们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上网时间或停止上网,他们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点拨: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
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网络并非净土,充斥着暴力、恐怖 、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
思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做?
探究与分享
注意
信息
出处
1
关注
官方
信息
2
对信息进行多方 验证
3
辨识
信息
内容
4

他人
求助
5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的危害
你知道吗?
1.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2.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3.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给人们造成恐慌的情绪,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方法与技能
孙某与张某在工作中产生矛盾,随后张某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消息辱骂孙某,并附上了孙某的个人信息。随后,孙某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权,当面向自己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做出赔偿。经法院调解,被告张某删除其朋友圈的不当言论,并连续3天在朋友圈中向原告孙某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1500元。法官提醒,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既要提倡自由,但更要遵守法律。
思考: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启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探究与分享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在网上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其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
点拨:网上捐款、蚂蚁森林、网络慈善拍卖等。
这些网络公益行动,传播了网络正能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共同培育了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了主旋律。
2
3
4
5
1
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怎样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知识归纳
启思导行
思考:请你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争做中国好网民”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课堂小结
营造清朗空间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
途径
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1.中央网信办重点打击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中的“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随着治理的深入,施暴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这告诫我们( )
A.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觉遵守法律
B. 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C. 网络世界自由无限,可以畅所欲言
D. 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A
2.漫画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要学会信息节食
B.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C.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
D.要学会抵制网络上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A
3. 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是醒:“末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 )
A.崇法治,加强网络诈骗立法
B.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懂警惕,坚持个人言论自由
D.明是非,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B
4.某地“金鸡鸣春歌盛世”鸡年春联网络书法展暨网络文化走基层公益活动走进中铁十局济青高铁济南制梁场,向春节期间不能回家过年,仍然要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们送去春联书法作品。从活动中我们需要学习的是( )
①要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利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 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