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润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 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1.小红向你倾诉: “我现在内心世界不轻易表露给外人,但又在不断寻找朋友,想对朋友毫无保留。”你 会告诉她 ( )A.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B.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C.要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和活力D.要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闭锁与开放的心理矛盾2.河南武陟一“90后”少年王某,因生活琐事与同村好友沈某发生冲突,一时冲动用菜刀伤害沈某。近日, 武陟县人民法院审结此案,王某因故意伤人罪被判赔偿沈某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一万余元,法庭现场, 被告追悔莫及。该案警示我们( )①青少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②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有时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③不良情绪会导致违法犯罪 ④ 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3.右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相信自己,勇敢尝试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③磨难越多越能让人坚强④做自己的主宰,不依靠任何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一美国人天生三条腿,其中有一条腿是从身后右侧伸展出来的,非常难看。他自知无法成为舞蹈家, 转而利用这条腿在马戏团表演踢球、跑步、溜冰等节目,成为出色丑角演员。这告诉我们 ( )A.做人要知道羞耻,不能没有自尊心B.人不怕有缺陷,就怕没有自尊不能自强C.人只要改正了自己的缺陷就能找到人生的价值D.每个人都有缺陷,但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 5. (图片解读)欣赏下图,选择结论 ( )A.青春的证明 B.青春的邀约 C. 自信者的风采 D. 自强者的追求6.初一级三班学生王亮因违反学校纪律而被校领导抓住,当领导问他是哪个班级的,叫什么名字时,他 为了不给本班扣分谎说是四班的王鸣。王亮的这种行为是 ( )A.维护班级利益,集体观念比较强的表现B.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C.维护本班的良好声誉,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行为D.注重本班的班级利益,是自尊心很强的表现7. “福”字蕴含着中华儿女对生活的真切渴盼与美好愿景。下列哪一幅图反映的内容与山西的世界文化遗 产有关 ()8.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体现了( )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②文艺作品应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③所有作品都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④文艺作品能够涵养人的道德情操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9.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启示我们与他人相处应该 ( )A.相互独立、相互封闭 B.融合发展、实现统一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理解分歧、消除差异10.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 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这体现的思想是 ( )A.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11. 民以食为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厉行节约、反对 食品浪费,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不为物役,宣传勤俭节约美德 ②强化监管,制止餐饮浪费③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 ④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 ②④12.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 主题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 动直播组承办,每年 2 月前后推出,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团队, “中 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 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 )①真诚面对自我,避免产生矛盾 ②杜绝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③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氛围 ④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素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 面,其核心理念如仁爱礼制中庸孝悌等,至今仍具有不可估量的现代价值。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 想理念 ( )①丰富多彩 ②深邃博大 ③历久弥新 ④不断变化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1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启示我们 ( ) A.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B.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C.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6.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常设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保持安静。这种做法 的目的是 ( )A.改变社会规则 B.扩大公民权利 C.限制人身自由 D.维护社会秩序17.中国迈向法治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下列行为符 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爸爸喝酒后,小丽劝说爸爸不要开车②刘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③某私营企业老板按时缴纳税款④小峰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他自认倒霉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18.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下列对于民法典的相关认识 需要加以更正的是 ( )A.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B.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C.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D.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19.对于漫画中人物行为,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拓宽了电影文化的传播渠道②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 行为③表达了对电影的喜欢,拍一下无可厚非④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他人观影体验A. ①② B. ②③C. ②④ D. ③④ 20.下列对案例解读正确的有 ( )案例:2024 年 1 月 2 日,瑞昌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散布网络谣言案,打响 2024 年网络谣言打击 第一枪。曹某宁多次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地震预警”虚假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瑞昌市公安局依法给予曹某宁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①曹某宁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任何违 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④曹某宁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1.蒋某因家庭矛盾,将手机、电脑等从 14 楼扔出窗外,砸到楼下 3 辆轿车,人民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 罪判处蒋某有期徒刑一年。网民李某侮辱因救火而牺牲的烈士,人民法院判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蒋某和李某的行为从本质上讲都是 ( )A.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 B.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22.卢梭说过: “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 公民们的内心里”。下列行为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小雪乘坐地铁时, 一直坚持排队上车 ②小华在宪法日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宪法知识③小娟买了过期饮料后直接到商店里大闹维权④小杰被同学欺凌,他找来堂哥一起去殴打该同学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3.青年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 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 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厦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 5 年。我们 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④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4.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对下列违法行为的推理正确的是 ( )A.未按合同履行合约要求→ 一般违法行为→ 受到行政制裁 ·B.不戴头盔违反交通规则→ 行政违法行为→ 受到行政处罚C.谎报小区内的火灾险情→ 民事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D.发生邻里纠纷后辱骂他人→ 严重违法行为→ 受到刑罚处罚 25.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能用下面的关系图表示的有几个 ( )①人身权、隐私权 ②财产权、知识产权③行政处罚、管制 ④ 法律、民法典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26 题 9 分, 27 题 12 分, 28 题 15 分, 29 题 14 分,共 50 分)26.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9 分)以下是小学校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情境一 :因作业完成不及时被老师批评,小安很郁闷。此时,亮亮不小心把他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 他指着亮亮大叫: “给我捡起来! (1)小安有这样的情绪反应体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是 。 (1 分)(2)小安的正确做法是 。 (2 分)情境二:小徽与梅梅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探讨问题,久而久之,两人关系受到同学非议,小徽开始 疏远梅梅。(3) 小徽应该 。 (1 分)(4) 理由是 。 (2 分)情境三:小徽今天上学迟到了,班主任批评了他,小徽感到很沮丧。放学回家后,小徽听了一首自 己喜欢的歌曲,心情渐渐地好了起来。(5)小徽运用 的方法调节情绪。 (1 分)(6) 这样做有助于 。 (2 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髓,涵盖了广泛的思想、道德、伦理、 美学等方面。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人文 精神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具有 重要意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2 分)(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 分)材料二:名言一 :唯有自强,方能不息,如江河奔腾,永不停歇。名言二:乐业使人充实,敬业使 人快乐。名言三: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名言四:当正义需要捍卫时,见义勇为的人毫不犹豫地站 出来。(3)上述名言分别体现了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应该怎样做 (4 分)(4)名言四启示我们,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 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材料一 :名言警句 蕴含的核心思想或传统美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①格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④(1)表格中的名言警句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或传统美德,按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4 分)材料二:名言 典故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太子少傅箴》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苟子《苟子,劝学》 ③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 居,如入鲍鱼之母,久而不闻其臭。 —王肃《孔予家语·六本》 墨悲丝染: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的 思想家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看到匠 人把白丝放 进染缸里染色,感慨地说:“放到青色的 染缸里就变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 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 色也不同。”于是悲叹起来。(2)以上名言和典故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 分)为此我们应该养成哪一社会风尚 (3 分)(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学生应该怎样让自己处在滋养身心的环境里 (6 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法律有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 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杨某某在得到苏某某的报酬后,明知同案人苏某某等人购买毒品用于贩卖,仍自愿主动 到境外贩毒上家处,充当“人质” ,以担保毒品交易、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向苏某某传达与境外上家非法交易毒品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最终,杨某某被抓获归案。(1)请仔细观察上面两幅图的不同之处,谈谈上述杨某某的案件应该在所示法庭中哪一个审理。 (2 分)请说明理由。 (3 分)在有关杨某某的判决书中,有一名同学这样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判决如下:判处杨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无期徒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5 万元。合并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本案中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5 分)(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件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对青少年提两点警示语。 (4 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5 DCABC 6-10 BBACC 11-15 BBBCC 16-20 DDCCA 21-25 CAD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26 题 9 分, 27 题 12 分, 28 题 15 分, 29 题 14 分,共 50 分) 26.(1)情绪反应强烈(或容易冲动)(1 分)(2)冷静下来,控制情绪,礼貌提醒亮亮,并自己捡起文具盒(2 分)(3)保持自然、适度的交往(1分)(4)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助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应因他人非议而疏远(2 分)(5)转移注意(1 分)(6)调节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心态,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2 分)27.(1)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源泉(2 分)(2)①核心思想理念,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②传统美德,如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③人文精神,如促进社会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4 分,任答 2 点即可)(3)① 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 ② 要敬业乐群,热爱工作、团结他人; ③ 要孝老爱亲,传承家庭美德; ④ 要见义勇为,维护正义(4 分)(4)要敢于挺身而出,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2 分) 28.(1)①重民本; ②崇正义; ③尚和合; ④讲仁爱(或尊重他人) (4 分)(2)共同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2 分)。应养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3 分)(3)① 主动结交品德高尚、积极向上的朋友,远离不良诱惑; ② 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社团等; ③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④ 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即使在不良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品行(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 3 点即可)29.(1)应在 B 法庭审理(2 分)。理由:杨某某的行为涉嫌贩卖毒品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属于刑事案件; B 法庭布局中有被告人和法警,符合刑事案件法庭审理的特点(3 分)(2)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一年(3 分)。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 5 万元 (2 分)(3)① 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贩毒等犯罪行为会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② 要增强法治观念,认清犯罪危 害,远离违法犯罪; ③ 珍惜青春年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守法公民(每点 2 分,共 4 分,任 答 2 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