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1.(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种子种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子叶或胚乳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结构中子叶或胚乳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B。
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动模式图,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为月球的公转,B为地球的自转,C为地球的公转,D为彗星的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故选C。
3.(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A.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与生殖有关;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也与生殖有关;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开花结构与生殖有关;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属于种子的萌发,与生殖无关;
故答案为:D
4.(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D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孤帆一片日边来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江水向东流,江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江水向东流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C.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一行白鹭上青天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2024七下·越城期末)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上的人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若马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马相对马上的人的位置不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马上的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面是对一位航天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其中可能真实的是(  )
①吃到月球上土生土长的食物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④听大风呼啸⑤脱掉航天服后在被窝里睡觉拍一张照片⑦模仿袋鼠走路
A.②③④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 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 ①月球上没有生命,因此月球上不能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不真实;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由于月球的引力较小,所以人能轻松的跳得很高,真实;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月球上200千克的石头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所以月球上这块石头的重力是200千克×10牛/千克×1/6=333.3牛,相当于地球上30千克的物体产生的重力,所以可以举起,真实;
④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有大风,不真实;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月球上温差大,没有空气,人在月球上需要穿宇航服,不真实;⑥拍了一张照片,照片利用的光,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真实;
⑦“袋鼠式”走路,宇航员在月球上采用跳跃的方式进行行走,真实。
故选C。
7.(2024七下·越城期末)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N
【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显示挂钩上所受力的大小,因此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2024七下·越城期末)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成立的是(  )
A.万马奔腾 B.五光十色 C.川流不息 D.短斤少两
【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哪个现象与重力无关即可。
【解答】 在太空航行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光的传播不受重力影响,所以五光十色还会存在;万马奔腾、川流不息、短斤少两都和重力有关,都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4七下·越城期末)滑冰时,小明突发奇想:这么多人正在水平冰面上滑冰,如果这时大家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大家立即停在原地不动了
B.大家会慢慢停下来
C.大家马上都摔倒
D.每个人都向前匀速直线滑动,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判断。
【解答】滑冰的人初始时在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滑冰的人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滑冰的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同,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2024七下·越城期末)街舞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消耗全身脂肪,同时带来时尚和娱乐的享受。如图是小孙在元旦迎新会上表演街舞中的一个静止动作,此时与小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孙对地面的压力 B.地面对小孙的支持力
C.小孙对地面的摩擦力 D.地面对小孙的摩擦力
【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孙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与它平衡的力要作用在小孙上,方向竖直向上。
A.小孙对地面的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对小孙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二者大小相等,为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小孙对地面的摩擦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地面对小孙的摩擦力作用也在水平方向上,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滨和小江决定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光学实验。小滨将一根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在薄膜上呈现了一个像;小江用一块凸透镜,把它嵌入小孔中,刚好也能在薄膜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次实验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折射
B.两次实验在薄膜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两次实验在薄膜上成的像都是实像
D.小滨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将薄膜的位置适当向右移动,此时薄膜上的像变大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ABC.根据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D.无论是小孔成像,还是凸透镜成像,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越大,则像越大。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实验时,光沿直线传播穿过筒上的小孔在薄膜上成像,此时倒立的实像。第二次是光线通过凸透镜成像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合题意;
将薄膜向右移动,像距变大,像也随之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发现水槽底部光斑会移动。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哪侧(  )
A.O点左侧 B.O点右侧 C.仍在O点 D.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来激光只在空气中传播,此时光斑在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N点时,此时激光全部在水中传播,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可知,所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还在O点的原位置上。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左侧的主轴PQ上一光点S恰能在透镜右侧等距处生成一像点Sˊ,将透镜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角后,像点的位置(  )
A.仍在原处没有移动
B.像点移动,但不一定在原来的PQ轴上
C.像点沿着QP向左移动
D.像点沿着PQ向右移动
【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规律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判断凸透镜旋转后物体的位置变化,并与焦距比较,从而确定成像位置和特点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在凸透镜左侧的主光轴PQ上一光点S恰能在透镜右侧等距处生成一像点S',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
将透镜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角后,此时物距减小了,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应变大,那么像点会远离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故像仍在原来的主轴PQ上,且向右移动,故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15.(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现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均匀实心正方体A、B,当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则两正方体A、B的质量比为(  )
A.1:64 B.1:16 C.1:8 D.1:4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提取信息计算甲和乙的密度,再根据推算二者的边长之比,并计算二者的体积之比,最后根据m=ρV计算二者的质量之比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8g时,体积为1cm3,
则甲的密度为,
当乙的质量为4g时,体积为4cm3,
则乙的密度为,
那么二者的密度之比为。
二者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1:1;
根据公式得到,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两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则两正方体的质量之比。
故选A。
16.(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甲是我们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一天,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图甲中的   。当天地球处在如图乙中的   位置附近(两空均填写字母或者编号)。
【答案】C;②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农历与月相的关系解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甲可知,这天是6月28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应为下弦月,故选C。
春分为3月21日,夏至为6月22日,秋分为9月23日,冬至为12月22日,因此6月28日应在夏至②之后,故应为②附近。
1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1所示的是手机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可用来呈现声音的   。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甲、乙两种声音的   不同,甲、丁两种声音的   不同(以上三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响度;音色;响度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波形相同,则音色相同;频率相同,则音色相同;波的振动幅度相同,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解答】由图知道,显示的是40dB,dB是响度的单位,所以用来呈现声音的响度大小。
由图知道,甲、丁两种声音的声波的密集程度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不相同,说明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同时波形特点相同,音色相同;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18.(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中,同学们兴趣浓厚,用乒乓球、铁丝、量角器等制作了小地球仪,并运用它和手电筒配合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昼夜交替等现象。
(1)下面是四位同学交上来的地球仪作品,综合评估分数最高的是   。
(2)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   (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转动。
(3)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________。
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B.小孙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
(4)假如只有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绍兴可能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现象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D.没有四季变化
【答案】(1)丙同学
(2)从左往右
(3)A;B
(4)A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地轴是倾斜的,还要注意标注的方向是否正确;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解答;
(3)(4)根据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变化判断;
【解答】(1)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过程中,北端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加上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地轴与黄道面存在66.5°的夹角。甲和乙的地轴都是垂直的,丁的标注方向错误,所以丙同学正确。
(2)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转动,使其自西向东转。
(3)AB.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属时间差异现象,故AB正确;
CD.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是纬度因素造成,故C错误;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变成自东向西转,可能在绍兴出现的是太阳西升东落现象,故A正确;
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旋转,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BCD错误。
故选A。
(1)结合所学,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过程中,北端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加上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地轴与黄道面存在66.5°的夹角,所以丙同学正确。
(2)结合所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转动,使其自西向东转。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属时间差异现象,AB正确;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是纬度因素造成;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CD错误。故选AB。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变成自东向西转,可能在绍兴出现的是太阳西升东落现象,A正确;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旋转,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BCD错误。故选A。
19.(2024七下·越城期末)生物体都能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是与人类生殖有关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   产生的(填名称)。
(2)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丙图中的   产生的(填字母)。
(3)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   ,此过程发生在丙图中的   (填字母)。
(4)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   (填“能”或“不能”)产生卵细胞。
【答案】睾丸;A;受精;B;能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1)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4)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1) 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睾丸产生的;
(2) 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丙图中的A卵巢产生的;
(3)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受精,此过程发生在丙图中的B输卵管中。
(4)因为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子宫是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所以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能产生卵细胞。
20.(2024七下·越城期末)杨梅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小孙同学发现校园里有一株杨梅树,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杨梅。于是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做了如下记录:
资料一: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开雄花,雌性植株只开雌花。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分辨出是雌花与雄花。杨梅的花期在4月份左右,果期在6~7月之间。
资料二:杨梅树一般通过图乙方式进行繁殖。过程如下:①在进入盛果期的丰产杨梅树上剪取一段生长健壮的枝条,最好是树冠中上部且生长在外围的1~2年生枝条,将枝条修剪成为6~7厘米的接穗。②准备砧木:砧木一般是选用野生播种的杨梅苗或者是自播种树苗,一般是用种子播种,已经培养了2~3年的优质杨梅苗。这样更有利于成活。
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1)请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一,请你帮小明判断杨梅是   。(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2)杨梅是植物的果实(如图甲),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3)小孙想进一步确定分析这株杨梅是怎么被传粉的呢 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孙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请你帮助小孙分析这株杨梅树是通过   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答案】异花传粉;子房;嫁接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 自花受粉指同一朵花中,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也叫自交。
(2)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的知识解答;
(3) 嫁接具有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 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 所以无法进自花传粉,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2) 杨梅是植物的果实(如图甲),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3) 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孙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这是通过嫁接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21.(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近期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调节   的曲度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如图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答案】晶状体;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通过睫状肌的调节可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大小;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解答】(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正常人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时物距不断改变,是通过晶状体的曲度能自动调节焦距的原理,使像能成在视网膜上。
(2)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此时角膜周围厚中间薄,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凹透镜。
22.(2024七下·越城期末)端午佳节,小孙随叔叔到柯桥乔波滑雪场进行滑雪运动。滑雪场是一个高为H、长L的斜坡。如图所示。小孙从滑道顶端一直滑到水平终点的整个过程中,在斜坡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轨道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由此可知f1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孙在斜坡上对表面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在水平轨道上对表面的压力等于自重,因此在斜坡上对表面的压力小于在水平轨道上对表面的压力。而两个表面上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摩擦力f123.(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孙被朋友家里盛开的月季花所吸引,于是在网上购买了月季花的种子,打算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植。但是月季花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小孙进行了如下实验:
(1)比较第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2)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小孙增设了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种子休眠
C.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3)小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的花农都是通过扦插的方式培育月季,这样做的好处是   。
【答案】2和3;B;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操作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2、3、4实验的现象分析;
(3) 扦插属于营养繁殖的一种,营养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等好处。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解答】(1) 探究湿沙是否影响种子休眠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湿沙这个因素,故选第2和3两组实验。
(2) 为通过分析2、3、4三组,得出的结论是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种子休眠 。
(3) 大多数的花农都是通过扦插的方式培育月季,这样做的好处是 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操作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
2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孙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小孙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测出来蜡烛和像的位置以及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后,让蜡烛以1cm/s的速度在桌面上沿着平面镜向右水平直线移动,像相对于蜡烛的速度是   cm/s;
(3)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   。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答案】便于比较像和物之间的大小关系;0;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像等大”的验证方法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分析;
(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由平面镜所在平面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共同决定。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验证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因此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便于比较像和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蜡烛的像到物体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即0m/s。
(3) 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所在平面的位置不变,因此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位置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cm。
【答案】1.5;0.2;1.5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当拉力超过弹簧的限度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
(2)根据表格数据,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规律列式计算;
(3)首先根据F=G=mg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然后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拉力在0~1.5N以内,每增加0.5N拉力,弹簧伸长1cm,即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而达到2N时,弹簧伸长1.5cm,此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1.5N。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1.5N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根据弹簧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知,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3)悬挂75g的重物,弹簧受到的拉力F=G=mg=0.075kg×10N/kg=0.75N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26.(2024七下·越城期末)课本中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有这样一个活动:如图1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约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约处,再次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两次变化比较后得出相应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这也与课本结论相吻合;
(2)小敏则提出了质疑,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也在增加,那为什么不说是这个因素对液体压强产生影响呢    课本活动还不能精准说明深度就是影响因素;
(3)老师肯定了小敏的想法,并指导小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底面积相同,并在下端蒙上橡皮膜,但上端的开口形状各不相同。小敏通过此实验最终排除了原先认为的影响因素,精准到了深度这个因素。小敏在三个容器中加入了质量不同的水,但三个底面到液面水的深度   ,当他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时,说明了液体对底部压强是与深度有关,而与质量无直接关系,从而排除了质疑。
【答案】增加;质量相同的水,在粗管中深度小,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小;在细管中深度大,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大,由此说明液体的质量不影响液体压强;相同;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相同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则说明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
(2)(3)想办法控制液体密度和液体质量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从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无关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水深度增加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逐渐增加。
(2)质量相同的水,在粗管中深度小,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小;在细管中深度大,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大,由此说明液体的质量不影响液体压强;
(3)实验中玻璃管底面积相同,并在下端蒙上橡皮膜,但上端的开口形状各不相同,当三个容器中倒入等高的同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不同,深度相同,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相同,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质量无关。
2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温,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0;不变;变大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描述比较甲乙到铜铃的距离差,根据分析时间差,也就是液晶屏的示数;
(3)根据描述,利用分析声音的速度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根据可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二者的时间差为0,故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0。
(2)根据题意可知,无论铜铃怎样移动,声音传到甲和乙的距离差相等,那么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即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不变。
(3)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变小,说明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差也会减少,而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根据可知,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变大。
28.(2024七下·越城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MN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图。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所有的方式光线都经过像点。将像点与眼睛相连,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最后补充光路图即可。
【解答】通过小球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左侧找到对应的像点S'。连接人眼和像点S'交平面镜于点O,过O点画出反射光线,连接球点和O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9.(2024七下·越城期末)两束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的情况如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结合三条特殊光线的知识完成作图。
【解答】①将P看做一个发光点,它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像距等于2倍焦距,因此对应的像点也在透镜右侧的2倍焦距处;
②过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如下图所示:
30.(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孙的妈妈很喜欢在网上购买水果。以前买回来的水果也确实酸甜爽口,但最近几次的购买中总是出现部分水果腐烂现象,特别是快递时间偏长的。爱学习的小孙上网查阅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
资料二:每年6、7月份,浙江省会进入梅雨季节,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资料三:一些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富含有机酸、果糖等。如西瓜、苹果、桑葚、香蕉等。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助小孙向妈妈解释出现坏果的原因。
【答案】根据题目资料可知,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梅雨季节,浙江气候温暖,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资料首先说明水果上可能存在枯草芽孢杆菌,然后才能够温度、气候、营养物质分析对它的影响,进而说明水果腐烂变质的原因。
31.(2024七下·越城期末)歼20是由我国自主飞机设计和制造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空载质量 最大飞行速度 作战半径 最大飞行高度
17吨 2.8马赫 2200千米 18500米
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28倍。
(1)若空气中声速取340m/s,求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作战半径”是指战机携带正常作战载荷,在不进行空中加油,自机场起飞,沿指定航线飞行,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歼20以2马赫的速度完成一次目标恰好在作战半径处的任务,请问需要多少小时(近似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歼20飞行的速度为2马赫,即,
那么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解:根据表格可知,“歼20”的作战半径为2200km,
则“歼20”一个作战半径的飞行路程s'=2×2200km=4400km;
那么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的时间。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s=vt计算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
(2)“歼20”的飞行距离等于作战半径的2倍,再根据计算需要的时间。
(1)歼20飞行的速度
由知道,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歼20”一个作战半径的飞行路程
s'=2×2200km=4400km
由知道,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的时间
32.(2024七下·越城期末)假期,爸爸、妈妈带小孙一起自驾旅游。小孙爸爸驾车在杭甬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小孙与爸爸、妈妈及小轿车的总质量为1500kg,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15倍,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求:(g取10N/kg)
(1)小轿车以100km/h的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2)小轿车在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知,小轿车与车内所乘人员总重力G=mg=1500kg×10N/kg=15000N;
那么它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0.15G=0.15×15000N=2250N;
当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所受牵引力和阻力一对平衡力,
即F牵=f=2250N。
答:小轿车以100km/h的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2250N。
(2)根据题意可知,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15000N;
小轿车四个轮的总面积为;
小轿车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小轿车在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2.5105P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轿车和人员的总重力,根据f=0.15G计算它受到的阻力,接下来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轿车受到的牵引力即可;
(2)首先根据F=G计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而轿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等于车轮接触面积的4倍,最后根据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1 / 1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1.(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种子种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动模式图,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3.(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诗句中的描述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
5.(2024七下·越城期末)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马上的人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6.(2024七下·越城期末)下面是对一位航天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其中可能真实的是(  )
①吃到月球上土生土长的食物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④听大风呼啸⑤脱掉航天服后在被窝里睡觉拍一张照片⑦模仿袋鼠走路
A.②③④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7.(2024七下·越城期末)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N
8.(2024七下·越城期末)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成立的是(  )
A.万马奔腾 B.五光十色 C.川流不息 D.短斤少两
9.(2024七下·越城期末)滑冰时,小明突发奇想:这么多人正在水平冰面上滑冰,如果这时大家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A.大家立即停在原地不动了
B.大家会慢慢停下来
C.大家马上都摔倒
D.每个人都向前匀速直线滑动,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
10.(2024七下·越城期末)街舞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消耗全身脂肪,同时带来时尚和娱乐的享受。如图是小孙在元旦迎新会上表演街舞中的一个静止动作,此时与小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孙对地面的压力 B.地面对小孙的支持力
C.小孙对地面的摩擦力 D.地面对小孙的摩擦力
11.(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滨和小江决定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光学实验。小滨将一根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在薄膜上呈现了一个像;小江用一块凸透镜,把它嵌入小孔中,刚好也能在薄膜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次实验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折射
B.两次实验在薄膜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两次实验在薄膜上成的像都是实像
D.小滨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将薄膜的位置适当向右移动,此时薄膜上的像变大
12.(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
13.(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发现水槽底部光斑会移动。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哪侧(  )
A.O点左侧 B.O点右侧 C.仍在O点 D.都有可能
1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左侧的主轴PQ上一光点S恰能在透镜右侧等距处生成一像点Sˊ,将透镜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角后,像点的位置(  )
A.仍在原处没有移动
B.像点移动,但不一定在原来的PQ轴上
C.像点沿着QP向左移动
D.像点沿着PQ向右移动
15.(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现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均匀实心正方体A、B,当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则两正方体A、B的质量比为(  )
A.1:64 B.1:16 C.1:8 D.1:4
16.(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甲是我们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一天,据此判断这一天晚上的月相是图甲中的   。当天地球处在如图乙中的   位置附近(两空均填写字母或者编号)。
1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1所示的是手机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可用来呈现声音的   。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甲、乙两种声音的   不同,甲、丁两种声音的   不同(以上三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8.(2024七下·越城期末)在“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中,同学们兴趣浓厚,用乒乓球、铁丝、量角器等制作了小地球仪,并运用它和手电筒配合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昼夜交替等现象。
(1)下面是四位同学交上来的地球仪作品,综合评估分数最高的是   。
(2)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   (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转动。
(3)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________。
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B.小孙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
(4)假如只有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绍兴可能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现象
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D.没有四季变化
19.(2024七下·越城期末)生物体都能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是与人类生殖有关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   产生的(填名称)。
(2)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丙图中的   产生的(填字母)。
(3)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   ,此过程发生在丙图中的   (填字母)。
(4)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   (填“能”或“不能”)产生卵细胞。
20.(2024七下·越城期末)杨梅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小孙同学发现校园里有一株杨梅树,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杨梅。于是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做了如下记录:
资料一: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开雄花,雌性植株只开雌花。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分辨出是雌花与雄花。杨梅的花期在4月份左右,果期在6~7月之间。
资料二:杨梅树一般通过图乙方式进行繁殖。过程如下:①在进入盛果期的丰产杨梅树上剪取一段生长健壮的枝条,最好是树冠中上部且生长在外围的1~2年生枝条,将枝条修剪成为6~7厘米的接穗。②准备砧木:砧木一般是选用野生播种的杨梅苗或者是自播种树苗,一般是用种子播种,已经培养了2~3年的优质杨梅苗。这样更有利于成活。
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1)请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一,请你帮小明判断杨梅是   。(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2)杨梅是植物的果实(如图甲),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3)小孙想进一步确定分析这株杨梅是怎么被传粉的呢 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孙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请你帮助小孙分析这株杨梅树是通过   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21.(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近期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调节   的曲度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如图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22.(2024七下·越城期末)端午佳节,小孙随叔叔到柯桥乔波滑雪场进行滑雪运动。滑雪场是一个高为H、长L的斜坡。如图所示。小孙从滑道顶端一直滑到水平终点的整个过程中,在斜坡上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1,在水平轨道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2,由此可知f1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孙被朋友家里盛开的月季花所吸引,于是在网上购买了月季花的种子,打算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植。但是月季花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小孙进行了如下实验:
(1)比较第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2)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小孙增设了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
B.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种子休眠
C.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
(3)小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的花农都是通过扦插的方式培育月季,这样做的好处是   。
24.(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孙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小孙同学按照如图甲所示测出来蜡烛和像的位置以及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后,让蜡烛以1cm/s的速度在桌面上沿着平面镜向右水平直线移动,像相对于蜡烛的速度是   cm/s;
(3)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   。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5.(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   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的重物时,弹簧将伸长   cm。
26.(2024七下·越城期末)课本中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有这样一个活动:如图1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约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约处,再次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两次变化比较后得出相应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这也与课本结论相吻合;
(2)小敏则提出了质疑,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也在增加,那为什么不说是这个因素对液体压强产生影响呢    课本活动还不能精准说明深度就是影响因素;
(3)老师肯定了小敏的想法,并指导小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底面积相同,并在下端蒙上橡皮膜,但上端的开口形状各不相同。小敏通过此实验最终排除了原先认为的影响因素,精准到了深度这个因素。小敏在三个容器中加入了质量不同的水,但三个底面到液面水的深度   ,当他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时,说明了液体对底部压强是与深度有关,而与质量无直接关系,从而排除了质疑。
27.(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使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温,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8.(2024七下·越城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MN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图。
29.(2024七下·越城期末)两束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的情况如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0.(2024七下·越城期末)小孙的妈妈很喜欢在网上购买水果。以前买回来的水果也确实酸甜爽口,但最近几次的购买中总是出现部分水果腐烂现象,特别是快递时间偏长的。爱学习的小孙上网查阅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
资料二:每年6、7月份,浙江省会进入梅雨季节,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资料三:一些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富含有机酸、果糖等。如西瓜、苹果、桑葚、香蕉等。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助小孙向妈妈解释出现坏果的原因。
31.(2024七下·越城期末)歼20是由我国自主飞机设计和制造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空载质量 最大飞行速度 作战半径 最大飞行高度
17吨 2.8马赫 2200千米 18500米
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28倍。
(1)若空气中声速取340m/s,求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作战半径”是指战机携带正常作战载荷,在不进行空中加油,自机场起飞,沿指定航线飞行,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歼20以2马赫的速度完成一次目标恰好在作战半径处的任务,请问需要多少小时(近似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32.(2024七下·越城期末)假期,爸爸、妈妈带小孙一起自驾旅游。小孙爸爸驾车在杭甬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小孙与爸爸、妈妈及小轿车的总质量为1500kg,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15倍,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求:(g取10N/kg)
(1)小轿车以100km/h的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2)小轿车在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子叶或胚乳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结构中子叶或胚乳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A为月球的公转,B为地球的自转,C为地球的公转,D为彗星的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解答】A.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与生殖有关;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也与生殖有关;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开花结构与生殖有关;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属于种子的萌发,与生殖无关;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孤帆一片日边来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江水向东流,江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江水向东流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C.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一行白鹭上青天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若马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马相对马上的人的位置不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马上的人,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 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 ①月球上没有生命,因此月球上不能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不真实;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由于月球的引力较小,所以人能轻松的跳得很高,真实;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月球上200千克的石头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所以月球上这块石头的重力是200千克×10牛/千克×1/6=333.3牛,相当于地球上30千克的物体产生的重力,所以可以举起,真实;
④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有大风,不真实;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月球上温差大,没有空气,人在月球上需要穿宇航服,不真实;⑥拍了一张照片,照片利用的光,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真实;
⑦“袋鼠式”走路,宇航员在月球上采用跳跃的方式进行行走,真实。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显示挂钩上所受力的大小,因此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哪个现象与重力无关即可。
【解答】 在太空航行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光的传播不受重力影响,所以五光十色还会存在;万马奔腾、川流不息、短斤少两都和重力有关,都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判断。
【解答】滑冰的人初始时在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滑冰的人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滑冰的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同,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事故,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孙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与它平衡的力要作用在小孙上,方向竖直向上。
A.小孙对地面的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对小孙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二者大小相等,为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
C.小孙对地面的摩擦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地面对小孙的摩擦力作用也在水平方向上,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ABC.根据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D.无论是小孔成像,还是凸透镜成像,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越大,则像越大。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实验时,光沿直线传播穿过筒上的小孔在薄膜上成像,此时倒立的实像。第二次是光线通过凸透镜成像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合题意;
将薄膜向右移动,像距变大,像也随之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原来激光只在空气中传播,此时光斑在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N点时,此时激光全部在水中传播,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可知,所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还在O点的原位置上。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规律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判断凸透镜旋转后物体的位置变化,并与焦距比较,从而确定成像位置和特点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在凸透镜左侧的主光轴PQ上一光点S恰能在透镜右侧等距处生成一像点S',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
将透镜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角后,此时物距减小了,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应变大,那么像点会远离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故像仍在原来的主轴PQ上,且向右移动,故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提取信息计算甲和乙的密度,再根据推算二者的边长之比,并计算二者的体积之比,最后根据m=ρV计算二者的质量之比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8g时,体积为1cm3,
则甲的密度为,
当乙的质量为4g时,体积为4cm3,
则乙的密度为,
那么二者的密度之比为。
二者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1:1;
根据公式得到,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两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则两正方体的质量之比。
故选A。
16.【答案】C;②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农历与月相的关系解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甲可知,这天是6月28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应为下弦月,故选C。
春分为3月21日,夏至为6月22日,秋分为9月23日,冬至为12月22日,因此6月28日应在夏至②之后,故应为②附近。
17.【答案】响度;音色;响度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波形相同,则音色相同;频率相同,则音色相同;波的振动幅度相同,说明声音的响度相同。【解答】由图知道,显示的是40dB,dB是响度的单位,所以用来呈现声音的响度大小。
由图知道,甲、丁两种声音的声波的密集程度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不相同,说明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同时波形特点相同,音色相同;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18.【答案】(1)丙同学
(2)从左往右
(3)A;B
(4)A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1)地轴是倾斜的,还要注意标注的方向是否正确;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解答;
(3)(4)根据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变化判断;
【解答】(1)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过程中,北端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加上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地轴与黄道面存在66.5°的夹角。甲和乙的地轴都是垂直的,丁的标注方向错误,所以丙同学正确。
(2)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转动,使其自西向东转。
(3)AB.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属时间差异现象,故AB正确;
CD.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是纬度因素造成,故C错误;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变成自东向西转,可能在绍兴出现的是太阳西升东落现象,故A正确;
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旋转,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BCD错误。
故选A。
(1)结合所学,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过程中,北端北极点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加上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地轴与黄道面存在66.5°的夹角,所以丙同学正确。
(2)结合所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转动,使其自西向东转。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属时间差异现象,AB正确;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是纬度因素造成;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CD错误。故选AB。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变成自东向西转,可能在绍兴出现的是太阳西升东落现象,A正确;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旋转,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还会产生四季变化,BCD错误。故选A。
19.【答案】睾丸;A;受精;B;能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1)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4)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1) 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睾丸产生的;
(2) 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丙图中的A卵巢产生的;
(3)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叫受精,此过程发生在丙图中的B输卵管中。
(4)因为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子宫是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所以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能产生卵细胞。
20.【答案】异花传粉;子房;嫁接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 自花受粉指同一朵花中,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也叫自交。
(2)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的知识解答;
(3) 嫁接具有繁殖速度快,且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 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 所以无法进自花传粉,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2) 杨梅是植物的果实(如图甲),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3) 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孙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这是通过嫁接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21.【答案】晶状体;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通过睫状肌的调节可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大小;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解答】(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正常人眼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时物距不断改变,是通过晶状体的曲度能自动调节焦距的原理,使像能成在视网膜上。
(2)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此时角膜周围厚中间薄,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凹透镜。
22.【答案】小于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小孙在斜坡上对表面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在水平轨道上对表面的压力等于自重,因此在斜坡上对表面的压力小于在水平轨道上对表面的压力。而两个表面上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摩擦力f123.【答案】2和3;B;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操作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2、3、4实验的现象分析;
(3) 扦插属于营养繁殖的一种,营养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等好处。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解答】(1) 探究湿沙是否影响种子休眠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湿沙这个因素,故选第2和3两组实验。
(2) 为通过分析2、3、4三组,得出的结论是低温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种子休眠 。
(3) 大多数的花农都是通过扦插的方式培育月季,这样做的好处是 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操作简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
24.【答案】便于比较像和物之间的大小关系;0;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像等大”的验证方法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分析;
(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由平面镜所在平面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共同决定。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验证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因此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便于比较像和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蜡烛的像到物体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即0m/s。
(3) 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沿原来位置直线向右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所在平面的位置不变,因此都能成完整的像,且像的位置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答案】1.5;0.2;1.5
【知识点】弹力;力的测量
【解析】【分析】(1)当拉力超过弹簧的限度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
(2)根据表格数据,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规律列式计算;
(3)首先根据F=G=mg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然后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拉力在0~1.5N以内,每增加0.5N拉力,弹簧伸长1cm,即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而达到2N时,弹簧伸长1.5cm,此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是1.5N。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1.5N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根据弹簧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知,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3)悬挂75g的重物,弹簧受到的拉力F=G=mg=0.075kg×10N/kg=0.75N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26.【答案】增加;质量相同的水,在粗管中深度小,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小;在细管中深度大,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大,由此说明液体的质量不影响液体压强;相同;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相同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则说明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
(2)(3)想办法控制液体密度和液体质量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从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无关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水深度增加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逐渐增加。
(2)质量相同的水,在粗管中深度小,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小;在细管中深度大,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大,由此说明液体的质量不影响液体压强;
(3)实验中玻璃管底面积相同,并在下端蒙上橡皮膜,但上端的开口形状各不相同,当三个容器中倒入等高的同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不同,深度相同,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相同,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质量无关。
27.【答案】0;不变;变大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根据描述比较甲乙到铜铃的距离差,根据分析时间差,也就是液晶屏的示数;
(3)根据描述,利用分析声音的速度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根据可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二者的时间差为0,故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0。
(2)根据题意可知,无论铜铃怎样移动,声音传到甲和乙的距离差相等,那么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即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不变。
(3)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变小,说明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差也会减少,而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根据可知,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变大。
28.【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所有的方式光线都经过像点。将像点与眼睛相连,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最后补充光路图即可。
【解答】通过小球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左侧找到对应的像点S'。连接人眼和像点S'交平面镜于点O,过O点画出反射光线,连接球点和O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9.【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结合三条特殊光线的知识完成作图。
【解答】①将P看做一个发光点,它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像距等于2倍焦距,因此对应的像点也在透镜右侧的2倍焦距处;
②过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如下图所示:
30.【答案】根据题目资料可知,从果园摘下的水果难免会带有少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梅雨季节,浙江气候温暖,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部分水果富含有机物,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快递时间长枯草芽孢杆菌经过了长时间的繁殖,数量变得庞大,使得水果腐烂变质。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资料首先说明水果上可能存在枯草芽孢杆菌,然后才能够温度、气候、营养物质分析对它的影响,进而说明水果腐烂变质的原因。
31.【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歼20飞行的速度为2马赫,即,
那么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解:根据表格可知,“歼20”的作战半径为2200km,
则“歼20”一个作战半径的飞行路程s'=2×2200km=4400km;
那么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的时间。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s=vt计算歼20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
(2)“歼20”的飞行距离等于作战半径的2倍,再根据计算需要的时间。
(1)歼20飞行的速度
由知道,飞行5min运动的路程
(2)“歼20”一个作战半径的飞行路程
s'=2×2200km=4400km
由知道,飞行一个作战半径的来回需要的时间
32.【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知,小轿车与车内所乘人员总重力G=mg=1500kg×10N/kg=15000N;
那么它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0.15G=0.15×15000N=2250N;
当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所受牵引力和阻力一对平衡力,
即F牵=f=2250N。
答:小轿车以100km/h的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2250N。
(2)根据题意可知,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15000N;
小轿车四个轮的总面积为;
小轿车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小轿车在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2.5105P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轿车和人员的总重力,根据f=0.15G计算它受到的阻力,接下来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轿车受到的牵引力即可;
(2)首先根据F=G计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而轿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等于车轮接触面积的4倍,最后根据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