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普洱市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全卷二个大题,共 28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时间 75 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青春如诗,有美好的未来;青春如歌,有轻快的音符;青春如画,有灿烂的色彩。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①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②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③循着青春期身心变化的轨迹,不断求知与探索④“初生牛犊不怕虎”,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女童保护”2023 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3 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 岁以下)案例 202 起,受害人数 517 人,年龄最小的不到 1 岁,其中也有男童遭遇侵害。这警示我们①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②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④与异性交往,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在涉及性的问题上尤其要注意边界和规则。下列情形中正确的做法是A.与刚认识的异性网友单独见面 B.随意与异性开不雅的玩笑C.明确拒绝他人不适当的亲密举动 D.大胆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亲密行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1 页 共 8 页4.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当我们表达情绪时,应该①选择合适的场合 ②用合理的方式③当笑则笑,当哭则哭,无需顾忌 ④注意关照他人的感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②③④5.以下生活情境中对应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正确的是序号 生活情境 调节情绪的方法① 一个人在家感到烦闷时,就写写书法练练字 认知调节② 被老师批评,转念一想,批评是对我的关心和劝诫 注意转移③ 考前紧张,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放松训练④ 考试失利后,找个无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 合理宣泄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6.2025 年“五一”期间,普洱市各区县利用思普革命纪念馆、关山大榕树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誓词园、东主书院等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游客们通过寻访红色旅游景区,培养爱党爱国的美好情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爱国情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②红色旅游有利于培养丰富、健康的情感③生活中只有正面的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才有意义④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7.小蓉家境贫寒,但她平时努力学习,从不在意别人轻视的眼光,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说明小蓉知道A.要时刻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B.自尊的人能够无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C.要树立远大梦想,有梦想就能获得成功D.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8.同桌带来一个新奇的文具,小蕾不屑地说:“我马上让我妈妈买最新款,比你这个可好多了。”她的言行A.处处不甘落后,值得表扬 B.过分追求表面荣耀,需要改正C.是自尊的体现,向她看齐 D.赢 得 了 他 人 的 尊 重 , 为 他 点 赞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2 页 共 8 页9.小洁进入初中后,因课程增多,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她经常感到时间紧迫,顾此失彼,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陷入自卑之中。作为朋友,你应当对她说①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②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③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④困难重重,不必尝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电影《哪吒 2》中的这句台词体现出①敢于斗争的勇气 ②行己有耻的意识③自信自强的品质 ④完美自我的追求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11.普洱市某校师生在“繁花市集”参与了哈尼非遗文化探秘与刺绣体验研学活动,师生们跟着非遗传承人体验了哈尼族传统刺绣的针法韵律,在彩线与布帛间勾勒出民族图腾的灵动之美。一针一线,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遥远符号,而是流淌在指尖的温度与智慧。开展走进非遗的研学活动有利于①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②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③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④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右侧漫画主要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13.下列做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不相符的是A.市民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体现了讲仁爱的思想B.政府积极为民办实事体现了重民本的思想C.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求大同的思想D.玲玲要求自己的朋友与她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体现了尚和合的思想14.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强盛贡献力量。这启示我们与他人相处应该A.友好相处,消除差异 B.相互尊重,逐渐趋同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开 放 包 容 , 全 盘 模 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3 页 共 8 页15.今天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我们应该①在学习上积极进取,热心公益 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③考试中作弊,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④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6.隋代书法家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中写到“墨悲丝染”的故事,墨子见到白丝随染料而变色,感慨人的品行也会受环境的熏染。这启示我们要…A.勤学好问、学贵有疑 ●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舍身取义,坚贞不屈17.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传统美德是①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④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2025 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化……截至 3 月 11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为 305 件。由此可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B.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C.我国已经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19.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的治国理念是A.人民当家作主 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0.为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有①平等、自愿 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③公平、诚信 ④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 ③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4 页 共 8 页21.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① 我每天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 珍爱生命权、健康权② 张某利用 AI 将杨某的照片制成表情包在网络上传播 AI 制作无需担责③ 学校使用学生肖像时征求监护人的意见 尊重肖像权④ 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 保护隐私权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22.以下对生活中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小丽将奖学金捐给灾区学生——依法行使财产权B.小王将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依法享有专利权C.爷爷立下遗嘱并进行公证———属于法定继承方式D.陈某盗用他人的文学作品参加比赛——侵犯了著作权23.以下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24.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下面是“小法官”展示的判决书:根据判决书判断“小法官”审理的案件是A.周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双方聚众斗殴,致多人重伤B.林某在家闲来无事拨打“119”谎报发生火灾险情C.乘客将电脑遗忘在出租车上,司机林某拒绝归还D.赵 某 在 马 路 上 骑 电 动 自 行 车 逆 行 并 且 未 佩 戴 头 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5 页 共 8 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 52 分)25.(9 分)【异性交往 促共同成长】青春是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则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色彩。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我”解决在交往中遇到的“小困惑”。困惑一:我是个性格内向的女生,只和同班的男生小杰一起玩耍,集体活动时,我们也会悄悄远离大家,单独待在一起。大家都对我们议论纷纷。(1) 我应该: (1 分)理由: (2 分)困惑二:我和男生小磊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小磊产生了“心动”的别样感觉, 以致无法专心学习。(2) 我应该: (1 分)理由: (2 分)困惑三:妈妈担心我在学校发生早恋行为,要求我一律不能和男生交往……(3) 我应该: (1 分)理由: (2 分)26.(6 分)【校园生活 品美好情感】七年级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在班会上对自已最难忘的情感体验进行了分享。小东:我和班上同学在学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样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更加团结,积极进取。小常:我们班在全校合唱比赛中演唱了《我爱你,中国》,同学们唱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和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小莹:我在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上,分享了与父母之间的故事,更能体会和理解爸爸妈妈的爱。请 结 合 同 学 们 的 分 享 , 谈 谈 情 感 在 我 们 生 活 中 的 作 用 。 (6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6 页 共 8 页27.(12 分)某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传中华文明薪火”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读名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雍也》【赏名画】《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宏。种种人物鲜明逼真,井然有序,画家寄情于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使得这幅作品充满了生命力。(1)结合材料,谈谈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作用。(6 分)【学榜样】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道德模范,他们是家庭的好成员、单位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让我们汲取榜样力量,践行传统美德。人物事迹 我的美德行动普洱市道德模范普春秀是景谷县文折村村民,多年如一①日全心全意、无微不至地抚养侄女,照顾患病的公公婆婆和大伯哥。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好的转变。②普洱好人罗德华是江城县勐康村村民,在农户洪章银家失火时奋勇扑火,及时阻止火势蔓延,帮助群众挽回了损失,但他却在扑火过程中身负重伤。③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许多同志在普洱市卫生健康委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20 余年,为全市防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牵头组建了“普洱市青春健康护航先锋队”,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开展禁毒防艾、青春期性健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科普讲座 600 多场次,受众超过 7 万人。(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自身实际,将上述内容补充完整(6 分)28.(25 分)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学习法律 护你我成长】案例一:中学生秦某在学校多次无故殴打、辱骂同学郭某,还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在网上传播,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秦某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情节恶劣,其行为触犯刑法,应追究其刑 事 责 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7 页 共 8 页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一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1)请你分别为郭某和秦某出出主意,他们应如何依法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6 分)【运用法律 促社会和谐】案例二:李某和汪某是门对门的邻居。李某为了监控自家门外的情况,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汪某找到李某,表示这款可视门铃长期监控着自家住宅,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建议李某拆除。李某认为在自家门上安装可视门铃是自已的权利,坚决不拆除。两家人为此僵持不下。(2)假如你是社区调解员,你会怎样帮助他们处理纠纷 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简要说明理由。(7 分)【遵守法律 远离违法犯罪】案例三:14 岁的中学生王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开始抽烟、旷课,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后因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伙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3)针对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远离违法犯罪 (6 分)【青春征程 启自强行动】自强的青春有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4)请你从自身实际出发,将以下“自强行动卡”补充完整。(6 分)自强行动卡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未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我要践行如下自强行动:树立理想时,我会:①面对学习时,我会:②遇到困难时,我会:③2025 年 7 月 2 日普洱市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D C B D A D B A C B A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D C C B D A B C D C B A二、非选择题 (共 52 分)25.(9 分)(1)注意与小杰的交往方式。因为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3 分)(2)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因为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未来的向往而感到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当作爱情。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3 分)(3)学会恰当地与异性交往。与异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作用,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3 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6. (6 分)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促使我们作出行动。②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的发展体现我们的生命成长,使我们的情怀更宽广、博大。27.(12 分)(1)①论语名篇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做答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内涵及作用同样给 3 分) ②《千里江山图》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3 分)(2)①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2 分)②做见义勇为的人。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他人。(2 分)③做敬业乐群的人。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2 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8.(25 分) (1)①郭某: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及时报警或向老师、亲人救助;请求法律保护,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任意两点给 3 分)②秦某: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自觉遵守法律,认清欺凌行为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明辨是非,严于律已。 (任意两点给 3 分)(2)①要求李某调整可视门铃拍摄的角度和范围。 (1 分)②李某有安装可视门铃的权利。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 分)③汪某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法律保障公民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或作答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都得 3 分)(3)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有了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容易走向违法犯罪。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作答出 3点即可得 6 分)(4)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6 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