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人民当家作主
的制度保障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统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议题
总议题:城乡基层自治焕发生命力

基层自治,形式好—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是什么?
民主实践,途径多—我国人民群众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议题


议题一 基层自治,形式好—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是什么?
不一样。村党支部委员会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3.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一样吗?
1.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P65探究与分享】
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不一定。村“两委”的组成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但村民委员会及其近亲属不可以担任村务监督成员。
4.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两委”
2.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村务监督委员会享有监督李家村村委会的职权,李家村村委会和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都接受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的领导;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名词点击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注意: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就以上几个,一般不说增加了或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主体
领导
村委会
居委会
内容
2、基层民主的特点
基层群众性自治是非政权型的,即非国家性质的自治,而是一种社会自治。(P66专家点评)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可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应属于居(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3.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农村村民村委会
性质
职能
产生
管理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村民会议
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是村里的权力机构,它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例如,土地承包方案、补偿方案、村委会选举和罢免等。
性质
职能
产生
意义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4.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城市居民居委会
①村委会/居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乡镇政府及人大),不是基层国家机关/基层政府(乡镇一级),不履行国家职能。
②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③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简称,村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
敲黑板
是基层国家机关
是基层政府
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
乡镇政府
村民委员会
村党支部委员会
指导
领导
协助
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支部委员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
知识拓展

议题二 民主实践,途径多—我国人民群众如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坚持
坚持
坚持
坚持
坚持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1)民主选举
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农村
城市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民主选举
≠选举权
(2)民主协商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原因
开展
民主协商
(3)民主决策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原因
要求
民主决策
≠决策权
(4)民主管理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原因
要求
民主管理
(5)民主监督
(一)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原因
要求
民主监督
≠监督权
实践途径 农村 城市 民主选举 (是基层自治的基础) 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民主协商 (侧重利益协商) 基层的公共事务由众人商量着办。 民主决策 (侧重群策群力做决定) 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决定 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民主管理 (是基层自治的有效途径)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依法依章依规,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依法依章依规,日常事务居民管
民主监督 (村/区务公开,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居民委员会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区分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二)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补充)
对基层民主自身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对(村民)居民的意义
对社会
有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①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②通过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居民)参与乡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村、居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也有效提高了村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注意】推动基层治理方式/形式/路径和手段创新√≠组织形式(村委会、居委会)创新×
归纳总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原因和意义(为什么发展基础民主)
关于基层治理答题要点总结
如何完善基层治理★ 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自治组织 村委会和居委会
多主体参与,形成治理合力 (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 ★【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政治保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政府】发挥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导作用(≠领导作用)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加强指导
★【基层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依法有序参与,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和能力(+参与自治内容: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理清职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的水平
治理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形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治理体系★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科技赋能 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自治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
2
含义
基层民主的特点
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行使权利的途径
基层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