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发展(构成、引起)根 本内 容根 本动 力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对立统一)规律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12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些现象,说的就是:“矛盾”人的思维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01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注意1】矛盾是一种关系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注意2】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生活矛盾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生活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哲学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注意3】准确理解:“事物内部”①“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②“事物内部”并非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还强调构成矛盾的双方必须处于“同一体”中,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能构成矛盾。所以矛盾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家庭教育父母子女学校教育老师学生家庭教育父母子女学校教育老师学生教育体系总结: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定义原理)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观点看问题)原理总结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定义原理)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冲突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烧之——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结论: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名句:例: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我,我变成你”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差异和对立)--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 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2)斗争性: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结论: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具体表现生活中的“斗争”概括总结哲学上讲的“斗争”(共 性、抽象、一般)(个 性、具体、特殊)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基本属性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总结:判断:以下观点体现的是矛盾的什么属性?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乐极生悲、否极泰来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4、无产阶级与资产资产之间的对抗——同一性: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同一性: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当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是美好的事,这就显露出丑恶的一面;当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件善事,这就显示出不善的一面快乐到极点会发生使人悲伤的事情公婆双方争执,各自说自己有理不同的菜品汇于一锅不同的调料汇于一碟不同的人群汇于一桌火锅汇---和思考: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什么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矛盾双方的依存与转化都离不开对立面)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没有不同的音符,奏不出美妙的音乐;没有不同的颜色,描绘不出美丽的图画没有不同的味道,制作不出美味佳肴。同一性斗争性没有就没有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亲密的亲人朋友,往往也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材料一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材料二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美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 ——马克思同一性 斗争性区别 含义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倾向和趋势。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特点 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区别与联系)总结:【原理内容】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要求】①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原理总结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含义)(矛盾基本属性的含义)(矛盾基本属性的联系)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二者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同一性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课小结矛盾问题的精髓02事事有矛盾(横向)时时有矛盾纵向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1、矛盾的普遍性注意∶“事事有矛盾”≠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注意∶“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但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3)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消灭矛盾注意:矛盾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为缓和状态。1、矛盾的普遍性成语典故《讳疾忌医》【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要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原理总结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矛盾的特殊性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如: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矛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表现: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学习与卫生教与学学生与食堂学习与休息教学老师的教是传授知识学生的学是获取知识学校中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判一判,下列体现矛盾特殊性的哪种情形?一个家庭中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补充)。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原理总结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知识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42-43)拓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区别 侧重点哲学范畴类属不同 原理 依据联系 侧重于矛盾各有特点,反对“一刀切”侧重于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辩证法 唯物论矛盾的特殊性物质决定意识①二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体现和必然结果。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成语或俗语(1)对症下药(2)量体裁衣(3)因地制宜(4)因材施教(5)量入为出(6)量力而行(7)入乡随俗(8)看菜吃饭(9)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1)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12)解铃还须系铃人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1)抱薪救火(2)生吞活剥(3)生搬硬套(4)张冠李戴(5)邯郸学步(6)一刀切 (7)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8)画蛇添足(9)人云亦云(10)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思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有关系吗?什么关系?“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即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指同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特点 即共性)→矛盾的普遍性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针对同类事物而言(1)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有各自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个性(矛盾特殊性)共性(矛盾普遍性)含果酸,糖类,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概括、总结(2)关系:①:相互联结。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普寓特)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样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特包普)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针对同类事物而言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没有看到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看到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白马非马只吃水果的病人我买水果,不要梨我买水果,不要苹果我买水果,不要香蕉思考与分享:没有正确看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思考:漫画中这个人犯了什么错?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白马非马”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没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中国人黄种人人动物生物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针对同类事物而言(2)关系:②:相互转化。【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2)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原理总结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示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试点再推广;解剖麻雀;举一反三;借鉴…经验;在…理论、政策的指导下……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03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注意:1、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2、在一个时期,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高中生活不简单!学习饮食睡眠娱乐人际关系后勤保障各种困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一个)(多个)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请你指出下列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学生 运动、学习、交友、网络游戏、玩手机、与家长、与老师学校 教学,财务,食堂,接送,医疗国家建设 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企业 行政办公,仓库,生产,会计√√√√实战演练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联系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②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原来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但是由于出现了新条件,导致主次矛盾互变。原先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主要矛盾了。国共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中美矛盾国共矛盾中日矛盾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与联系复杂事物中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区别 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处于从属地位作用 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联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判断主要矛盾关键词:中心、核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首位、首要任务、集中力量、根本(主要)任务原理总结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次要矛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说生活中体现主次矛盾的谚语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区别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主要方面(考试科目)次要方面(非考试科目)同一个矛盾中(学习)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复杂事物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每一个矛盾都有主次两个方面,但力量都是不平衡的优点缺点好人缺点优点坏人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2)联系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即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例如:当缺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这个人就变成了“恶人”;如果一个 “恶人”痛改全非,当优点变成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时,他就变成了“好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别与联系单一 矛盾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区别 含义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被支配地位作用 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不起主导作用联系 相互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相互统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①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抓主流, ②不忽视支流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原理总结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识别词:“主流、主体、性质、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谈认识、谈分析、谈评价、主导地位、整体上、 基本面、总体上、总的来看” 等词语重难点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区 别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 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要方面数量 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个数≥2 对“一个矛盾”而言,矛盾的方面数是2俗语成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九个指头和一个手指;标志 词语 “重点”“关键”“首要任务”“突破口”“中心环节”“第一要务”“要害”“主线”等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本质”“优势”“总体上”等适用范围 适用于“办事情”,如何解决问题,即改造世界(做、行) 强调解决问题 怎么做 适用于“看问题”,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强调看待问题 怎么看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四看”1234数量关系问题角度关键词地位作用是“多个中的一个”,还是“二者之一”“办事情”还是“看问题关键词是促进事物发展,还是正确看待事物。1.我国现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正企稳回升,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3.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4.虽然有时会恶作剧,但总的来说刘小峰同学是个热情善良的人。5。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6.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主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判断并连线①数量:多,一②角度:办事情,看问题③常见关键词④促进事物发展还是看待事物3、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全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1)原理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2)基本内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和“均衡论”(3)反对的错误倾向:矛盾的概念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具有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堂小结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备考建议:运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相关知识/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分析 ※※※※※ 【常用答题原理,具体用哪句看材料】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3.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直面、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8.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聿见思政统编新教材教学网矛盾观原理汇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