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评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80分,时问8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总分得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5年2月7日,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的第九届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欢迎致辞。()A.全国冬季运动会B.亚洲大学生冬季运动会C.亚洲冬季运动会D.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各地各部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A.3月12日B.5月4日C.4月15日D.6月5日3.看完“新闻播报”,下列三位同学谈论的法律是()首次将坚持“两个主不动摇”、促进“两个使康”写入法律。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第一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经济建设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发展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经济发展法》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因为()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④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评估A-统编版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日描APP5.202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举办第十届金国学生“学光法讲宪法"活动。根据通知,活动将持绥至12月,活动内容包括“法治青年说”活动、“宪法卫士”行动计划、法治宜传教育周活动等。教育部举办“学宪法讲光法”活动有利于()①确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律地位②青少年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③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④青少年将先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践行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小燕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市民张先生主动到税务局缴纳个人所得税屐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小林将自己的压岁钱捐贈给受灾地区行使财产权④小文在日记中写道:“将来要参军,更好报效国家。”履行依法服兵役的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网购桌子,收到的只是模型;网上看着高大威武的石狮子,实物却没有巴掌大…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网购消费陷阱让消费者苦笑不得,戏称买到了“小人国”产品。遭遇类似的网购消费陷阱,消费者应该()①自认倒霉,再不网上购物②联系商家,协商解决问题③拨打电话,寻求消协帮助④依法维权,诉至人民法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下面是小秦爸爸这几天的工作安排,其中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相关的是①周一:参加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②周二:参加家长会商讨研学活动事宜③周三:参加居民议事会商讨小区垃圾分类问题④周四: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西安市政协会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某校项目式学习小组去社区进行调研,以下是小组成员对部分居民收人情况的记录。其中能体现按劳分配的是()A.李叔叔在小区门口开便利店,月收人5000元B.赵大哥因生病享受社区医疗散助金每月800元C.王爷爷把房子租给租户,每月收租金2000元D.张阿姨在社区办的集体企业上班,月工资4000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评估A-统编版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日描APP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 C(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2. C(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 4 月 15 日)3. A(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4. A(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领导一切,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④)5. B(宪法最高法律地位早已确立,“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旨在增强宪法意识,排除①)6. A(依法服兵役是义务而非权利,排除④)7. B(自认倒霉不可取,应依法维权,排除①)8. D(居民议事会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协会议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均属于基本政治制度)9. D(集体企业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A、C 属按生产要素分配,B属社会救助)10. C(国家主席出席国际峰会体现外事权)11. C(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12. B(“老弱病残孕”专座、盲文试卷、军人优先购票窗口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13. D(公平需人为坚守,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排除①③)14. A(正义是法治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而非“唯一”,排除④)15. D(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是维护正义的保障但“有了法律就能实现正义”表述绝对,排除①②)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16.(14 分)(1)错误:②中“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和”。改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与普通法律不是总和与部分的关系。(4 分)(2)①拍照者的行为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尊重他人权利、是否遵守法律规定。②案例一中拍照并传播他人隐私,侵犯公民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案例二中拍照记录执法过程,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③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需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4 分)(3)①图中人物只享受权利(吃蛋糕),不愿履行义务(分担制作),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③我们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自觉承担责任,不做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人。(6 分)17.(16 分)(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行使监督权;②通过修改代表法的决定,行使立法权。(6 分)(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②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③能够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6 分,答出 3 点即可)(3)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②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深化整治不正之风;③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监督,做到权为民所用。(4 分)18.(20 分)(1)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②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追求平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4 分)(2)①反对特权,不搞特殊待遇;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人人格和权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平等权。(6 分)(3)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法律限制,擅自进入保护区违反《自然保护区条例》;②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③违反法律需承担相应责任,罚款等处罚会损害个人权益;④应遵守规则,敬畏自然,维护自身和社会安全。(6 分,答出 3 点即可)(4)①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劝阻或制止(如看到校园欺凌及时报告老师);②依法维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正义(如遭遇侵权向法院起诉)。(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