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六章 力和机械6.5 杠杆练基础1.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 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C. 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D. 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知识点1 杠杆及其五要素B2. 下图是小凯自制的跷跷板,调节水平平衡后,小凯在板的右端放上一个小橘子,在左端放上一个苹果。松开手后,发现跷跷板逆时针转动,使板转动的动力是 ( )A. 苹果的重力B. 小橘子的重力C. 苹果对板的压力D. 板对苹果的支持力C3. (新情境 生活实践)如右图所示,当人们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的是 ( )B4. (新情境 生活实践)用起子起瓶盖的场景如图所示,起子可以抽象为一个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点,动力作用点是______点,阻力作用点是_______点。ACB5. (四川成都中考)下图是小兰在练习“斜身引体”项目时的情形。把人体视为杠杆,O为支点,动力等效为F1。请画出F1的力臂L1。6. (教材P26实验改编)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小明将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2)在已经调节好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小明应调节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知识点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右钩码力臂(3)实验中小明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分析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用式子表示)。(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该实验。如图丙所示,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上的A点悬挂2个钩码,应在_____(选填“B”或“C”)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寻找普遍规律F1L1=F2L2B7. 下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知识点3 杠杆的应用C8. (教材P30习题改编)工人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斗和砖块的总重力为1 400 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 F 应为______N。为了抬起独轮车时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知识点4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省力420手向后移动(或将砖块向前堆积)9. (广东东莞期中)如图所示,将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 A、B两端挂上重为G1、G2的物体时,杠杆平衡,此时 AO 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OB,不计杠杆的重力,则G1、G2的大小关系为 ( )A. G1C. G1>G2 D. 无法判断易错点 误认为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A10. (跨学科 生物)某天,生物老师和物理老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生物老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老师说:“托起重物时,可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物理老师说:“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在托起重物的过程中,以下对于这根杠杆分析合理的是 ( )A. 前臂杠杆的支点在肘关节处B. 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 F1 是阻力C. 重物给手的力 F2 是动力D. 前臂是省力杠杆练提升A11. (新思维 模型建构)小明在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所示的四个点中选择一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从而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 )A. A点 B. B点C. C点 D. D点D12. (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 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阻力臂一直变大B. F 先变小后变大C. 一直是省力杠杆D. 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A13. (新情境 生活实践)如图所示,装满物品的拉杆式旅行箱的总重力为90 N,其重心在箱体的几何中心O点,图中AB与BC 等长。现将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该旅行箱的C 端抬离地面,至少用力_______N。拉杆越长,所需的力越________。22.5小14. (新思维 模型建构)列车上出售的物品常常放在如图所示的手推车中,若物品均匀摆放在车内,当手推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压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填字母)点。当手推车的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填字母)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_______(选填“省”或“费”)力。CD省15. (新情境 生活实践)小明在家包饺子时,使用如图甲所示的工具压饺子皮,使用时压杆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图乙是该工具的简化示意图,O为支点,F2 是压杆上的B点在下压时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臂L2 和作用在杠杆A点的最小动力F1。省力16. (广东广州中考)如图甲,质量不计的晾晒架钩在支撑物上,挂上衣服后,晾晒架可看成以O为支点的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晾晒架上A、B、C、D四点在同一水平线上。(1)B、C、D是挂衣处,同一件衣服挂在B点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衣服的重力为3.6 N,则此支持力的最小值为______N。(2)请在图乙中:①画出B点受到衣服的拉力F;②画出拉力F 的力臂L。练素养动力臂OA不变,阻力(大小等于衣服的重力) 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同一件衣服 挂在B点时,阻力臂最小,动力最小4乙(共19张PPT)第六章 力和机械6.5 杠杆新课引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机械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机械,你能说出它们各有什么优势吗 人类很早以前就使用过杠杆:壮丽辉煌的咸阳宫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荆柯列传》中关于这座宫殿的描述,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咸阳宫时就利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的石块、木头等重物。你能讲出其中的道理吗?新课讲授1. 杠杆的定义: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知识点一认识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典例杠杆的平衡(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实验过程中,杠杆需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知识窗3. 力臂的画法1.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右图是一种用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它由一根中部悬挂在支架上、两边分别有一平衡螺母、上面有刻度的硬杆以及若干钩码组成。(2)实验时,分别改变支点两边悬挂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调节螺母钩码知识点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没挂钩码的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3)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改变动力F1、阻力F2),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数据填入表中。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2343.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典例分类 特点 实例典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用较小的动力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这种杠杆使用起来省力,但费距离如撬棒、羊角锤、铡刀、钢丝钳等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要使用比阻力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使用起来费力,但省距离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就能使杠杆平衡,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等臂杠杆如天平等如镊子、筷子、人的手臂、钓鱼竿等知识点三杠杆的应用知识点四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小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时,杠杆向阻力方向偏转;(3)当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时,杠杆向动力方向偏转。杠杆向力与力臂乘积大的力方向偏转。典例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求最小动力的问题可转化为求最长动力臂的问题。(1)若动力作用点已给出,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是最长动力臂。(2)若动力作用点未给出,则选择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为动力作用点,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是最长动力臂。课堂小结杠杆认识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求最小动力的问题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费力杠杆(L1等臂杠杆(L1=L2)随堂练习1ACB随堂练习2A随堂练习3C随堂练习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5杠杆习题课件.ppt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5杠杆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