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8.1压强课件(22+2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8.1压强课件(22+21页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八章 压强
8.1 压强
新课引入
茫茫雪地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大小是差不多的,但一个陷下去了,而另一个却没有,看来压力作用的效果并不只跟压力大小有关。请你想一想,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为什么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为什么重重的骆驼不会深陷沙中?
蚊子的口器对皮肤的压力虽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锐,因而能轻易刺穿皮肤。
骆驼虽重,但脚掌面积很大,因而不会深陷沙中。
受力面积
新课讲授
知识点

压力
1. 压力
(1)概念: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作用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4)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接触面上。
典例
(5)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重力 压力
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在受压物体的接触面上
施力物体 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
联系 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由其他力引起
拓展延伸
压力的实质
物体与接触面接触并相互挤压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接触面施加了一个压力(压力是一种弹力);同时接触面也发生弹性形变,对施力物体施加了一个支持力(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拨
水平面上物体重力与压力的关系
水平面上的静止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它在竖直方
向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支持力的大小,
而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知识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2)转换法:用桌子陷入沙中的深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实验步骤
(1)如图甲,将小方桌放在沙盘里,观测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
(2)如图乙,在小方桌上放上砝码,观测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与图甲中的深度进行对比。
(3)如图丙,将小方桌翻过来放在沙盘里,放上同样的砝码,观测桌面陷入沙中的深度,与图乙中的深度进行对比。
压力大小不同
受力面积不同
3.实验结论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典例
知识点

压强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叫做压强。
2. 公式:通常用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
3.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1N·m-2。
4.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
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公式 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产生的压强都普遍适用。
5. 对压强公式的理解
(2)公式中的F 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压力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不应把公式直接写成 ,而应先注明:由F=G 得, 。
(3)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 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那部分面积,并不一定是施力物体的底面积。
典例
典例
知识点

增大或减小压强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
(2)保持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3)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
(2)保持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
(3)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和减小压力。
典例
课堂小结
认识压强
压强
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增大或减小压强
随堂练习1
随堂练习2
B
随堂练习3
D
随堂练习4
2 000
1 000
2 000
随堂练习5
B(共22张PPT)
第八章 压强
8.1 压强
练基础
1. (江西南昌东湖期末)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
D.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知识点1 压力
C
2. (原创题)分别画出物体A、B所受重力G和对接触面的压力F压的示意图。
3. (教材P76习题改编)萌小牛同学想感受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用一支铅笔设计了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通过两根手指的凹陷程度来反映
压力的作用效果。你认为________(选填“甲”或
“乙”)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或铅笔的重力会对 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 (教材P71活动改编)“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图甲、乙、丙中的小方桌放在同一个沙盘里。
(1)图甲、乙、丙中是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图中________两次实
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
转换法
乙、丙
验进行对比,可得出结论:当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选
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比较图中_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4)步骤(2)(3)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甲、乙

控制变量法
5. (教材P70图片改编)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 m2,墙壁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8 Pa。要让图钉尖进入墙壁,
手指至少用力 (  )
A. 5×104 N B. 50 N
C. 2.5 N D. 25 N
知识点3 压强
D
6. (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上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
A. 所受的重力较大
B. 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C. 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 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A
7. (湖南中考)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
D
8. (跨学科 生物)下列动物身体部位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 啄木鸟的喙尖尖的 B. 鸭子趾间有蹼
C. 老鹰的爪非常锋利 D. 狼的犬齿尖锐
知识点4 增大或减小压强
B
9. (新情境 生活实践)关心爱护残疾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美德,为了方便盲人行走,现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均设置了盲道,如图所示。相对于普通的人行道,人走在盲道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
脚底的受力面积________,地面对脚底的压强________,
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其行走。(均选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大
10. (四川凉山州中考)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的质量与正方体物块B的质量之比为3 ∶1,底面积之比为2 ∶1,那么物块A对物块B的压强 pA 与物块B对桌面的压强 pB 之比 pA ∶pB=__________。
易错点 对受力面积的理解有误
3∶4
11. (安徽中考)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的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
A. 垂直于地面向下、与v所示的方向相反
B. 垂直于地面向下、与v所示的方向相同
C. 沿拖杆斜向下方、与v所示的方向相同
D. 沿拖杆斜向下方、与v所示的方向相反
练提升
A
12. (山西太原迎泽期末)如图甲所示,将一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推力F 向右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木板露出一半前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
的压力大小________,桌面受到摩擦
力的大小________,木板对桌面的压
强大小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不变
不变
变大
13. (新情境 生活实践)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是因为 (  )
A. 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大
B. 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
C. 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
D. 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大
C
14. (浙江中考)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 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 p乙,则 (  )
A. F甲>F乙 B. p甲>p乙
C. F甲D
15. 甲、乙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棱长之比为1 ∶2,密度之比为3 ∶1,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 2∶3 B. 3∶2 C. 3∶8 D. 8∶3
B
16. (山东济南历下期末)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沿竖直方向被截成A、B两部分,如图所示。已知lA ∶lB=3 ∶1,则A、B两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压强之比分别为 (  )
A. FA ∶FB=3 ∶1,pA ∶pB=1 ∶1
B. FA ∶FB=3 ∶1,pA ∶pB=1 ∶3
C. FA ∶FB=1 ∶3,pA ∶pB=1 ∶1
D. FA ∶FB=1 ∶3,pA ∶pB=3 ∶1
A
17. (教材P76习题改编)小明的质量为50 kg,他的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当小明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时,求:(g取10 N/kg)
(1)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
(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8. (新题型 开放性试题)在交通法规中严禁车辆超载,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车辆超载的危害(要求写出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素养
车辆超载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压强大,容易破坏路面
车辆超载时,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难刹车
19. (新题型 短文阅读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滑雪者从雪坡上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白雪
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有很
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压在雪地上时,雪内的
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的,而是在一
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不过,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者踏着滑雪板时在雪地上不易下陷,是因为滑雪板能够增大_________,从而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________。
(2)滑雪者从雪坡上滑下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向下的,他对雪坡的压力方向是___________向下的。(均选填“垂直于雪坡”或“竖直”)
(3)若滑雪板长为1.5 m、宽为12 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________m/s,他才能不在雪地上下沉。若滑雪者与滑雪板的总重力为720 N,当其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________Pa。
受力面积
压强
竖直
垂直于雪坡
1.5
2 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