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8.2液体的压强课件(25+1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8.2液体的压强课件(25+18页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八章 压强
8.2 液体的压强
新课引入
厨房洗菜池中没有水时,很容易就能提起池底出水口的橡皮塞;装满水后,要提起橡皮塞就比较费力,这说明了什么?
水对池底的橡皮塞有向下的压力,对橡皮塞有压强。
水的压强跟什么有关,它有什么特点呢?
水的压强实例
为什么水坝要建造成上窄下宽?
这些实例都说明液体是有压强的。
为什么潜水员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业时,需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
信息窗
帕斯卡裂桶实验
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上插入了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从楼上向管子灌水。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
帕斯卡裂桶实验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知识点

液体的压强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新课讲授
1. 简易U 形压强计(又称液体压强计)
(1)作用: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2)构造:简易U 形压强计主要由U形管、金属盒、橡皮管等构成。
(3)工作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 形管两侧水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U形管
橡皮管
金属盒
知识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信息窗
简易U形压强计的调节
(1)装置气密性问题:当橡皮膜受到压力作用时,若U形管内水面无高度差,则说明装置气密性存在问题。
(2)当橡皮膜未受压力时,若U形管内水面存在高度差,则与金属盒相连的一侧管中气体压强存在问题。
此时应将橡皮管拔下来重新安装。
此时应将橡皮管拔下来重新安装。
2. 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分析
①控制液体的密度、金属盒的方向不变,增大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
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变大。
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内部压强变大。
②控制金属盒的深度、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压强计金属盒的方向。
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不变。
(1)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分析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变大。
③控制金属盒的方向、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改
变液体的种类。
(1)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分析
液体密度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①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2)实验结论
③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典例
液体压强p
各方向都有且同一深度大小相等
影响因素
深度h
液体的密度ρ
特点
知识点

怎样计算液体内部压强
1.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
2. 液体压强的公式:
p=ρgh
其中,p 为液体的压强,ρ 为液体的密度,h 为液体的深度,g=9.8 N/kg。
ρ—kg/m3
h—m
p—Pa
深度指的是从待求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易错辨析
液体深度的判断
①hA=______cm
②hB=______cm
③hC=______cm
④hD=______cm
30
40
20
50
·确定自由液面:一般是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液面。
·明确竖直距离,从而确定深度。
典例
3. 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若装有同种液体,只要液柱的竖直高度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就相等。
4. 两个压强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1)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
(2)p=ρgh 是通过公式 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和特殊固体的压强。
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F=pS=ρghS=ρgV 柱=G 柱
其中,G柱是以容器底为底面积、液体深度为高的柱状体内液体的重力。
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
上粗下窄型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
上窄下粗型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
点拨
在盛有液体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和压力存在区别:
(1)对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要先求压强再算压力。
(2)对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和压力,先分析压力大小(液体与容器的重力之和),再根据 计算压强大小。
分析对象为液体
分析对象为液体与容器组成的整体
典例
知识点

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典例
连通器中的液面类似于木桶效应,与大气接触的最低液面为连通器的最终液面。
3.应用:水壶、水塔、下水道反水弯、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阀门A
阀门B
闸门D
闸门C
闸室
下游
上游
4.船闸的工作原理
①阀门A 打开时,水从上游流进闸室。
②闸室中水面与上游相平时,闸门C打开,船驶入闸室。
③关闭阀门A 和闸门C,打开阀门B,水从闸室流向下游。
④闸室中水面与下游相平时,闸门D打开,船驶入下游。
课堂小结
研究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压强
p=ρgh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跟深度有关,深度 增加,压强增大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连通器
随堂练习1
D
随堂练习2
800
3 500
1 700
随堂练习3
D
随堂练习4
B(共18张PPT)
第八章 压强
8.2 液体的压强
练基础
1. (教材P78图片改编)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玻璃筒底部及侧壁上、中、下三个孔都用橡皮膜扎紧,然后往玻璃筒内倒入水,并竖直放置。
(1)A、B、C三个孔的橡皮膜都凸出,表明液体对侧壁有________。
(2)A、B、C三个孔的橡皮膜凸出的程度逐渐增大,表明液体内部的压
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3)D孔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________。
(4)如果换用盐水做上述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处橡皮膜的凸出
程度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知识点1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压强
增大
压强
增大
2. (江苏无锡中考)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下列操作会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
A. 仅将金属盒向上移动
B. 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
C. 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
D. 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
D
3. 小明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U形压强计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
(2)实验前,需要观察压强计U形
管两侧的液面是否相平,若不相平,
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填字母)。
A. 向U形管液面较低的一侧添加适量水
B. 拆下橡皮管重新安装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B
(3)实验前还要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变化,若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4)小明调整好器材,进行实验,图甲和图乙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5)比较图乙和图丙,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不漏气
增大
液体的密度
4. 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 (  )
A. a B. b C. c D. d
知识点2 怎样计算液体内部压强
A
5. (教材P81素材改编)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__,因此工程师将堤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这样既能保证堤坝坚固耐用,又节省了材料。当水库中水的深度为10 m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0×105
6. (广东惠州惠城期末)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p甲>p乙
B. p甲C. p甲=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
7. (安徽马鞍山雨山期末)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实例,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知识点3 连通器
C
8. (教材P82素材改编)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在闸室内有一艘轮船要驶往上游,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
①打开闸门C   ②关闭闸门D
③打开阀门A   ④关闭阀门B
A. ②③① B. ④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D
9. (原创题)如图甲所示,将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倾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Pa。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B点的压强为________Pa,
水对容器顶部的A点的压强为________Pa。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
800
易错点 对公式 p=ρgh中的深度h理解有误
3 500
1 700
10. (山西太原杏花岭期末)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U形容器中装有适量水,水静止不流动时,水面位置正确的是 (  )
练提升
C
11. (新思维 科学推理)一只饮料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如图所示,把饮料瓶放入装有酒精的容器中( ρ水>ρ酒精 ),当饮料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
A. 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入
B. 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出
C. 酒精从a小孔流入,水从b小孔流出
D. 水从a小孔流出,酒精从b小孔流入
B
12. 右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 A、B两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反比
B. A、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ρB>ρA
C. A、B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ρA>ρB
D. 若两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满 A、B两种液体,装满 A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小
C
13. (新情境 生活实践)如图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关于涵洞中的水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 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C
14. (四川南充中考)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是 F1、F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 p1、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D
15. (新实验 科学探究)小明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小圆孔,薄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
(1)小明在容器两边各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可以判断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水
在薄橡皮膜处产生的压强较大,这个现象说明液体的
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
练素养

液体深度
(2)实验中,通过薄橡皮膜形状的改变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法。
(3)小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公式后,想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液体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容器左边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薄橡皮膜到水面的深度,记为h1,此时薄橡皮膜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0表示);
②在容器右边逐渐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薄橡皮膜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h2;
③写出待测液体的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转换
ρ0 gh1
变平
薄橡皮膜在
待测液体中的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