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算法的概念及描述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程序运行结束后,s的值是945B.循环共进行了5次C.程序结束后,i的值是12D.i<=10执行的次数是6次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m的值为20,则程序运行结束时n的值是( )A.5 B.6 C.7 D.83.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则执行后a的值为( )A.2 B.0.5 C.﹣1 D.2022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执行后,变量s的值是10B.该流程执行后,变量m的值是5C.该流程用于计算并输出1+2+3+4+5+6的值D.该流程执行完成后,判断条件“s<10 or m<=5?“共比较了6次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输入6后执行这部分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N执行了3次B.最终输出res的值为12C.程序运行结束后f的值为8D.该流程图为分支结构6.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当输入t的值为5时,则最后输出n的值是( )A.2 B.3 C.4 D.5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程序,依次输入1,0,2,4,﹣1,则输出的s值为( )A.516 B.528 C.596 D.5328.部分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当12+22+……+i2>=1500时,求i的最小值,以下选项中,图中①、②和③处填入不正确的是( )A.①i←0;②i←i+1,t←t+i**2;③iB.①i←1;②t←t+i**2,i←i+1;③iC.①i←1;②t←t+i**2,i←i+1;③i﹣1D.①i←0;②t←t+i**2,i←i+1;③i﹣19.高级语言程序需要经过( )A.诊断程序 B.检测程序 C.汇编程序 D.翻译程序10.某手机APP程序为了增加程序热度,采用“签到换积分”的形式来吸引用户,用户的签到记录由“0”和“1”的字符串组成,其中字符“0”表示未签到,字符“1”表示签到,积分计算规则如下:签到1天得1分,若连续签到k天,则k天所得分数为1+2+…+k﹣1+k分:未签到得0分。例如: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签到 签到 未签到 签到 签到 签到 ……+1 +2 +0 +1 +2 +3 ……实现上述功能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标记处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 )A.t←1;sum←t B.t←0;sum←tC.t←1;sum←sum+t D.t←0;sum←sum+t11.某手机APP程序为了增加程序热度,采用“签到换积分”的形式来吸引用户,用户的签到记录由“0”和“1”的字符串组成,其中字符“0”表示未签到,字符“1”表示签到,积分计算规则如下:签到1天得1分,若连续签到k天,则k天所得分数为1+2+…+k﹣1+k分:未签到得0分。例如: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签到 签到 未签到 签到 签到 签到 ……+1 +2 +0 +1 +2 +3 ……实现上述功能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某用户的签到记录为“1011000111100111111”,执行上述流程后,输出结果为( )A.10 B.13 C.35 D.471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句“s<100?”共执行了 5 次B.交换“s←s+a*a”和“a←a+2”,执行结果相同C.循环体共执行了4 次D.变量 a 的值为 1013.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流程图14.下列哪一种图形不是算法流程图中的基本图形( )A. B.C. D.15.程序设计中的“算法”其实就是( )A.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B.能在计算机上解决的方法C.便于计算的方法D.能通过电脑进行计算的方法16.以下对算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算法结果不唯一B.实现算法的语言可以是多样的C.算法具有确定性D.解决同一问题的算法可以有多种17.已知a=5,b=6,则执行下列语句后,a和b的值分别是( )a=a+bb﹣atbA.11;17 B.11;11 C.17:11 D.5;618.有关顺序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顺序结构是算法的基本结构之一B.任何的程序设计中都有顺序结构C.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可有可无D.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19.近年来,很多APP通过“AI算法”分析推测用户偏好,并据此推荐用户喜爱的信息内容。关于“AI算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I算法使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B.AI算法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没有缺点C.AI算法容易使用广沉迷于自己的喜好,陷入“信息茧房”D.AI算法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20.计算机完成了一个加法操作,执行的是一个( )A.程序 B.判断 C.软件 D.指令21.使用欧式距离度量法对未知鸢尾花进行分类预测,其实施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计算待测鸢尾花各属性值与三类鸢尾花属性平均值之间的欧式距离②读入鸢尾花训练集相关数据③计算三类鸢尾花各自特征属性的平均值④读入待测鸢尾花的数据⑤找出欧氏距离的最小值,并确定其对应的鸢尾花类别A.④③②①⑤ B.②③④①⑤ C.②④③①⑤ D.③①④②⑤22.K﹣近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用于解决分类任务的基础算法。小源想用K﹣近邻算法对直梅、杏梅和樱李梅三种类别的梅花自动分类,为了便于计算,她只取其中的某一个特征属性进行测量,收集的若干样本数据如表所示,已知待测梅花的该特征值为12,根据K﹣近邻算法思想,当K=3时,戴测梅花的品种预测为( )特征值 15 6.5 16 8.5 13 7 9.5 8 7类别 杏梅 直梅 杏梅 樱李梅 直梅 樱李梅 杏梅 樱李梅 直梅A.直梅 B.杏梅 C.樱李梅 D.无法判断23.阅读流程图所示算法,当从键盘输入:10、4后,该算法的执行结果是( )A.14B.104C.10101010D.因数据类型不匹配,程序运行报错24.如图所示的算法运行后结果是3,则变量n的值可能是( )A.12 B.24 C.36 D.4825.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某加密规则为:明文 a,b,c,d 对应密文 2a+b,2b+c,c+5d,2d,例如,明文 1,2,3,4 对应密文 4,7,23,8。当接收方收到密文 7,13,38,14 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是( )A.27,64,108,24 B.64,27,108,24C.1,3,5,7 D.1,5,3,726.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输入进制 k(k>=2 且k<=16)以及十进制数 n 后,可输出为n 对应的 k、进制的数,该程序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输入 k=16,n=93,则输出的结果为 513B.若输入 k=8,n=35,共循环了 3 次C.流程图中 s←chr(r+55)+s 也可以改成 s←s+chr(r+55),不影响转换结果D.流程图中 s←chr(r+55)+s 只有当 k>10 才会被执行2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该部分流程后,则输出的结果为( )A.63 B.15 C.24 D.4828.某十进制数 n 是 0﹣127 范围内的奇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 n 转换为二进制数,其末位必为 1B.n+1 对应的二进制数位数可能是 8 位C.去掉 n 对应二进制数末位数字后,新数为原数的 1\2D.表达式 n\16 的结果与 n 对应二进制数的右四位相等29.下列程序框图中,用于表示判断条件的是( )A. B.C. D.30.流程图是用图形化的方式来描述算法,若用流程图表示 a=a+5,应该用到的流程图符号是( )A. B.C. 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1.C; 2.C; 3.A; 4.D; 5.B; 6.D; 7.D; 8.B; 9.D; 10.D;11.C; 12.B; 13.C; 14.D; 15.A; 16.A; 17.A; 18.C; 19.B; 20.D; 21.B; 22.B; 23.A; 24.D; 25.D; 26.D; 27.B; 28.D; 29.B; 3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