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1.道德与法治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必须独立答卷,不得互相说话。
2.道德与法治试题包含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目,满分为40分;第Ⅱ卷问答题共4道题目,满分为40分。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 共40分)
1.请你为下列“凡人歌”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一个微小的音符,也能奏响宏大的交响:从因故辍学到出版两部文学作品的“农民作家”演绎了属于自已的绽放;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的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
A.赓续革命红色血脉,传承时代奋进力量
B.拼搏铸就人生理想,奋进书写青春华章
C.镌刻民族发展轨迹,描绘强国富民画卷
D.和而不同,休戚与共,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分享了四则新闻,其中属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是
①2025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②2025年5月18 日,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终于回到祖国
③2025年4月17 日,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等文献遗产新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④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学校组织体质健康检测后,莉莉将自己六年级和七年级的检测数据整理成如下表格.
项目 六年级 七年级
身高 (厘米) 146 150
体重 (千克) 36 40
肺活量 (毫升) 2243 2355
50米跑 (秒) 9.1 8.6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直接感知莉莉发生的变化是
A.性别特征成熟,情绪表达稳定 B.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变大
C.身高体重增长,运动能力提升 D.认知能力飞跃,逻辑思维增强
4.小宇以前总觉得自己和女生不太合得来,很少主动和女生交流。从这学期开始,他不仅愿意和女生说话了,还主动邀请她们一起参加班级活动,甚至在有女生的场合表现得特别积极.小宇的变化
①属于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现象 ②表明他渴望得到异性肯定和赞赏
③不利于异性交往,应主动拉开距离④有利于专心学习,不再产生朦胧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以下情境与调节情绪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情境 调节情绪的方法
小华在一次团队活动中被误解,感到很委屈,她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大声喊叫了几分钟,心情明显好转。 ①
小美在班级竞选班长时落选,她想:“这次没选上,说明我还有不足,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提升自己。” ②
小海在数学考试中失利,他决定去公园散步,欣赏美丽的风景来缓解低落的情绪。 ③
A.①合理宣泄法 ②认知调节法 ③放松训练法
B.①注意转移法 ②放松训练法 ③合理宣泄法
C.①合理宣泄法 ②注意转移法 ③放松训练法
D.①合理宣泄法 ②认知调节法 ③注意转移法
6.当诗人李白的人生轨迹与命运波澜交织,情感的激流便在其诗行间奔涌。流放途中遇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壮志难酬时: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闻友遭贬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由此可见,情绪
A.稳定性强且长期不改变 B.完全由个人主观意志决定
C.随外部环境变化而波动 D.产生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7.“惟一真正的那种尊严,就是不会因他人的漠视而有所减损的尊严。”这句话说明
A.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B.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C.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D.自尊的人充满正义感
8.赛场上,盲人田径运动员在引导员的协助下全力奔跑、纵身一跃;轮椅篮球运动员一次次摔倒后又爬起;无臂游泳运动员在冲刺时用头撞向池壁……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残奥运动员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向残奥运动员学习,我们要
①挺膺担当,不懈奋斗 ②人云亦云,紧随其后
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④勇往直前,永不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自信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行动培养自信。对下列同学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行为 分析
① 主动报名校园演讲比赛,反复打磨稿件并登台展示 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面对数学难题,先给自己积极暗示,再尝试多种思路解题 借助积极心理暗示,克服畏难情绪,逐步提升解题信心
③ 体育测试长跑项目总不及格,觉得自己不是运动的料,放弃练习 突破自我舒适区,在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
④ 发现自己表达能力出众,加入辩论社团,与成员交流打磨技巧 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喜欢表现自己,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小政因细微分差错失冠军,许多人为他感到遗憾。但他并不沮丧,表示自己享受比赛过程,还将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夺冠。从中可以感受到小政
①信守承诺的个人美德 ②出人头地的人生目标
③积极乐观的情绪表达 ④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聚焦“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明确要求“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等,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为民生发展描绘了新图景。这说明党和政府
①传承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关注民生问题,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③传承重民本的思想理念,站稳人民立场
④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 《礼记·中庸》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记载。传承这一思想,我们应
①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②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③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说实话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以下名言与核心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名言 核心思想理念
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崇正义
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重民本
③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尚和合
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求大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列为文化改革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中华传统美德
①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世界所有文化的共同遗产
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④对规范个人行为具有强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大漆坊”面对销量大幅下滑的现况,大师兄把漂漆技艺玩出花,将漆液滴入水中作画,制成会“变色”的漆扇;二师姐开发了漆扇盲盒,还出了联名款手机壳和表情包,店里的销量峰回路转。这波逆袭,印证了
A.“道法自然”——销量高低完全听天由命
B.“革故鼎新”———老树开新花,不断创新
C.“脚踏实地”————完全遵循古法才是正道
D.“惠民利民”———降价大甩卖才是硬道理
16.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基因。中华儿女历来尊崇“精忠报国”“以身许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爱国精神。下列诗句与上述主题一致的是
①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②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某中学团委联合学校创意社团,开发“万物共情力”成长APP,同学可以将自己关爱家人、关爱同学、参加献爱心活动等爱心行为和感受记录在APP中,形成关爱行为积分和善意影响力值,用作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定的参考。校团委此举
①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思想
②旨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减轻其学习压力
③能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滋养学生精神世界
④能引导学生自立自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呈现了如下案例图示.下列选项可作为案例“起因”的是
A.刘某从事拐骗、贩卖儿童的活动,多地流窜作案
B.刘某与张某签订了供货合同,却又无故延迟交货
C.刘某捡到苏某手表,推脱说手表弄丢了不愿归还
D.刘某在公交车上与他人打闹,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19.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对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法律
A.保护公共利益 B.调整社会关系 C.保障公平正义 D.促进社会发展
2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分中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在相关领域改革部署中明确提出制定金融法等重要立法修法任务。这体现了
①完善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实现
②社会生活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③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
④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维护公平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 Ⅱ 卷 (共40分)
21.珍惜青春时光 (本题满分10分)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为了深入了解青春,珍惜青春时光,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分组开展青春访谈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方案】
校团委拟制定青春访谈活动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青春访谈活动方案主要内容
一、访谈对象:家人、同学或者其他比较熟悉的人
二、访谈要点:
1.请访谈对象讲述他们在青春期的经历,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困惑、正确面对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方法。
2. ①
三、访谈提纲:
1.聚焦个人成长与梦想
2.关注校园生活与社交
3.探讨兴趣爱好与自我发展
四、访谈方式: ②
(1)将上述访谈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补充完整. (4分)
【访谈感悟】
访谈结束后,以下是同学们分享的访谈故事。
访谈对象 访谈故事 人生启迪
小乐姐姐 记得青春期那段日子,我总被“容貌焦虑”困扰。走在校园里,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挺拔的身姿,再瞧瞧自己不够理想的身高,自卑感如潮水般涌来。如今回头再看,这段经历更像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迷雾。当时觉得天大的事,随着岁月流逝,不过是青春故事里的一个小插曲。它教会我,真正的魅力从不在外表的尺寸里,而是由内而外的自信与从容。 ①
小建妈妈 中学时代,最让我骄傲的是成为学雷锋小组的一员。每天放学后,我们小组的身影就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帮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给拉板车的老爷爷推车;帮卖菜的奶奶收拾菜摊。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学会关爱他人,更让我懂得,善良和助人就像播撒种子,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能在他人心中生根发芽,传递无尽的力量,也让我的中学时光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②
小康哥哥 想起我们物理小组斩获市级实验竞赛一等奖的情景,至今仍激动不已。备赛那段时间,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男生凭借出色的动手能力,迅速搭建起精密的实验装置;女生则以细腻和严谨,精心撰写实验报告。这份荣誉,是团队协作的结晶。它让我深刻领悟到,男女同学各有所长,差异不是隔阂,而是互补的契机。正是彼此的信任与配合,让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③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从这些故事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6分)2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题满分13分 )
文化渗透在生活中,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团委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寻觅中华文韵】
(1)请推荐一处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打卡地,并写出推荐理由. (3分)
【解码人文精神】
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诗一首,寥寥数语,寓意绵长。张家人看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六尺巷”因此得名,也成就了一段礼让和谐的传世佳话。后来,其子张廷玉在家训中总结: “天下之道, 宽则能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以·六尺巷故事里的处世智慧·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10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 200字左右.
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本题满分17分 )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颁布五年来已融入14亿人的日常生活。
【德润·典·章】
最高人民法院自 2025年 5月 25 日起陆续发布实施民法典系列典型案例。
(
案例二
柴某在乘坐电动扶梯时因救助向后摔倒的顾某而受伤,请求判令顾某赔偿医药费等损失
.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原告柴某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保护被告顾某民事权益而受伤,构成见义勇为
.
因没有侵权人,
故作为受益人的被告顾某应当给予原告适当补偿。
) (
案例一
高小某系高某甲独子,三十余年未尽赡养义务
.
高某甲夫妇去世后,高小某以继承人身份领取高某甲剩余存款,被照顾高某甲夫妇的高某乙诉至法院要求剥夺其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高小某三十余年未尽瞻养义务,已经构成遗弃,丧失继承权,其已取存款应由尽孝亲属高某乙继承
.
)
(1)围绕“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角度,提炼两则案例中蕴含的价值导向. (4分)
【用·典·护航】
同学们在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案例时发现,近年来因未成年人参加具有竞技性课外活动受伤引发的赔偿案件备受社会关注。
案例回放:吴小某 (9岁)系某体育俱乐部学员,在教练指导下与张小某 (11岁)进行跆拳道对打训练时,未佩戴防护器材,不慎被张小某摔伤导致左肱骨骨折。吴小某监护人吴某曾多次在学员群里要求俱乐部赔偿损失。俱乐部对其提出的赔偿要求不予回应,双方因赔偿问题诉至法院,吴某要求俱乐部因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承担赔偿责任。
俱乐部则认为,吴小某经其监护人同意自愿报名参加有一定风险的跆拳道训练,受伤后应自行承担损失;吴某在学员群里发表的言论造成众多学员要求退费,影响后续招生,严重侵害了俱乐部的名誉权,应赔偿俱乐部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2)结合法条链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是否认同俱乐部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7分)
【与法同行】
(3)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认识. (6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BCCAA 6-10 CCBBD 11-15 AADBB 16-20 AADD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1)①请访谈对象分享青春期印象最深刻的梦想及实现过程中的挑战。②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每点2分,共4分)
(2)①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接纳自己,培养自信品质。②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在帮助他人中实现人生价值。③要正确看待性别差异,学会与异性合作,优势互补。(每点2分,共6分)
22. (1)示例:山东曲阜孔庙。理由:这里是祭祀孔子的场所,能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仁”“礼”等思想。(3分)
(2)六尺巷的故事蕴含着宽容礼让的处世智慧。张英家人主动退让,展现了“宽则能容”的美德。这种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以和为贵的智慧。在生活中,矛盾难免,我们应学习这种礼让精神,相互理解,化解冲突,让社会更和谐。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这种智慧,能让人际关系更融洽,社会更美好。(10分)
23. (1)案例一:倡导孝敬父母,未尽赡养义务会丧失继承权。案例二:鼓励见义勇为,受益人应给予适当补偿。(4分)
(2)不认同。理由:吴小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俱乐部作为教育机构,未让学员佩戴防护器材,未尽到管理职责,应承担侵权责任。虽然跆拳道有风险,但俱乐部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不能让吴小某自行承担损失。吴某在学员群发表言论是为维权,未捏造事实,不构成侵害名誉权。(7分)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强调了执法的重要性。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制定法律后,必须严格执法,让法律真正发挥作用。执法不严,法律就会成为摆设。我们要坚持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让法律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