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秋新教材八上《地理》必背知识(背诵版)班级 姓名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位置⑴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⑵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⑶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2.优越性⑴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温带和热带的光照、热量条件,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⑵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与许多国家接壤,通过陆路可以到达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②东部: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岛屿众多,通过水路可以到达世界主要港口。二、海阔陆广的大国1.陆广⑴跨度:跨度 疆域四至 表现南北跨纬度近50° 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当黑龙江沿岸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沙群岛却是天气炎热、树木葱郁)东西跨经度超过60°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东西时间差异大(当乌苏里江早晨洒满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⑵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相当。⑶国界线: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2.海阔⑴海域面积:我国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⑵临海: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⑶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⑷岛屿:我国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1.1万余个岛屿,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⑸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①陆上相邻: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②隔海相望:顺时针: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③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朝鲜、越南。三、行政区划1.目的: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2.划分:⑴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⑵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方。⑶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3.组成:⑴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注:省与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我国省有23个,省级行政区域有34个)。⑵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⑶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上海市 沪/申 上海 海南省 琼 海口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蜀 成都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贵州省 贵/黔 贵阳山西省 晋 太原 云南省 云/滇 昆明辽宁省 辽 沈阳 陕西省 陕/秦 西安吉林省 吉 长春 甘肃省 甘/陇 兰州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青海省 青 西宁江苏省 苏 南京 台湾省 台 台北浙江省 浙 杭州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安徽省 皖 合肥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福建省 闽 福州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江西省 赣 南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山东省 鲁 济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第二节 人口一、世界人口大国1.数量: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2.增长情况:时间 原因 增长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人口增长较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人口增长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我国人口已不足世界总人口的1/5。3.调整政策:⑴原因: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⑵调整: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二、人口分布不均1.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 ,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人/千米 )的2.5倍。2.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3.分界线: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⑴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许多地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千米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⑵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大片地区人口密度低于10人/千米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4.城乡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第三节 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2.汉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3.少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⑴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⑵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⑶有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4.地位: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5.民族文化: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多数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有些民族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节庆、艺术、体育等方面创造的文化精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二、民族分布特点1.民族分布:⑴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⑵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2.分布特点: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3.民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4.民族贡献:各民族对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2025年秋新教材八上《地理》必背知识(默写版)班级 姓名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位置⑴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⑵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没有地区位于 。⑶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世界最大的大洋—— ,。2.优越性⑴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温带和热带的光照、热量条件,适宜人们的 和 活动。⑵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西部:深入 ,陆上与许多国家接壤,通过陆路可以到达亚欧大陆的很多地方。②东部:我国 , ,通过水路可以到达世界主要港口。二、海阔陆广的大国1.陆广⑴跨度:跨度 疆域四至 表现南北跨纬度近50° 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 上 南北 差异显著(当黑龙江沿岸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沙群岛却是天气炎热、树木葱郁)东西跨经度超过60°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上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东西 大(当乌苏里江早晨洒满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⑵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与 面积相当。⑶国界线: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 千米,与 个国家接壤。2.海阔⑴海域面积:我国领海面积 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 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 千米。⑵临海: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 、 、 , 东岸直接濒临 。⑶内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 ,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 ,是我国的 。⑷岛屿:我国近海分布着 、 、 、 等1.1万余个岛屿,南海诸岛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 。⑸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我国与 、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①陆上相邻:逆时针:朝鲜、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巴基斯坦、 、 、不丹、缅甸、老挝、越南。②隔海相望:顺时针:韩国、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 。③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 。三、行政区划1.目的: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2.划分:⑴我国基本实行 (自治区、直辖市)、 (市、自治县)、 (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⑵ 、 、 是民族自治地方。⑶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设立 。3.组成:⑴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注:省与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我国省有23个,省级行政区域有34个)。⑵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⑶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湖南省天津市 广东省上海市 海南省重庆市 四川省河北省 贵州省山西省 云南省辽宁省 陕西省吉林省 甘肃省黑龙江省 青海省江苏省 台湾省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 西藏自治区江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湖北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节 人口一、世界人口大国1.数量: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 亿2.增长情况:时间 原因 增长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人口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 人口增长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实施 政策。 人口增长持续 ,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我国人口已不足世界总人口的 。3.调整政策:⑴原因:人既是 者,也是 者。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⑵调整: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 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二、人口分布不均1.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人/千米 ,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人/千米 )的2.5倍。2.特点:我国人口分布 。3.分界线:分界线: — 一线。⑴东南部:人口密度 ,许多地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千米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⑵西北部:人口密度 ,大片地区人口密度低于10人/千米 ,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 。4.城乡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 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第三节 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2.汉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3.少数民族:其他 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 。⑴ 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⑵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⑶有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4.地位: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 。5.民族文化:56个民族构成了 。大多数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有些民族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节庆、艺术、体育等方面创造的文化精粹,都是 的组成部分。二、民族分布特点1.民族分布:⑴汉族:人口遍布 各地。⑵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在 、 和 等地区。2.分布特点: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3.民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4.民族贡献:各民族对 ,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