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德市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共 48 分。1.B 2.C 3.A 4.C 5.D 6.C 7.C 8.D 9.B 10.A 11.A 12. B 13.C14.A 15.D 16.B 17.A 18. D 19. A 20.B 21.D 22.B 23.D 24.A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25.(8 分)(1)①认识自己的情绪。②调节情绪。③合理表达情绪。(每点 2分,任选两点,共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①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每点 2 分,任选两点,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6.(8 分)(1)①这些同学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或: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每点 2分,共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①羞耻感给小芳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影响生活质量。 ②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促进小芳成长(或:情感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判断和选择,促使小芳做出行动)。(每点 2分,共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7.(10 分)(1)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许振超通过自学打破外国技术垄断;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许振超通过无数次实践操作练就绝活;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许振超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带动影响一大批先进典型。(每点 2 分,共 6 分,未结合材料最多得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示例: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增长智慧。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历练自己,提升能力(每点 2 分,共 4 分)(学生围绕自尊主题,写出具体正确做法即可。)28.(12 分)(1)①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④民法典规定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诚信、绿色等基本原则)(每点 2 分,任选两点,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①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或:法律是调整社1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②法律维护社会秩序。③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④法律促进社会发展。(每点 2 分,任选两点,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①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每点 2 分,共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9.(14 分)(1)①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每点 2分,共 4分)(2)①丁弋珂每次宣讲前反复演练,做敬业乐群的人;②马凯琳主动帮助同班同学,做扶危济困的人。③水泽华照顾父亲,做孝老爱亲的人。(每点 2分,共6分。未结合材料至多得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本题采用等级评分。示例: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专注当下,勇于探索,增强底气,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围绕“做自信的中国人”主题,内容具体、可操作;能准水平 3 3—4分确运用学科术语表述,观点正确,逻辑严谨。简单罗列,观点正确;或围绕主题,泛泛而谈,但有一定水平 2 1—2分道理。水平 1 0分 未作答,或作答与试题无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