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遵守规则教学 分析 《遵守规则》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如何遵守规则。教学 目标 1.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能够知道如何遵守规则,理解自律和他律,培育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 2.通过“探究与分享”“启思导行”等活动,学会坚定地维护规则以及积极完善规则,增强法治观念。重点 难点 重点:如何遵守规则 难点:坚定维护规则以及积极完善规则。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情境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集体闯红灯》。 思考:你如何看待集体闯红灯的行为 提示: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我们要学会遵守规则。由此导入新课。 方式二:故事导入 展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典故 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得出结论“要自觉遵守规则”,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如何遵守规则 2.如何理解自律与他律 3.如何积极完善规则 4.为什么要积极完善规则 三、探究平台 1.展示教材第29页的生活观察。 思考:结合上述交流,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规则。 点拨: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 2.展示教材第30页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第二个同学的观点正确,体现了能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则;第一个和第三个同学的观点错误,体现了在他人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遵守规则,即遵守规则需要他律。 知识总结:如何理解自律与他律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 3.展示教材第31页的阅读感悟。 点拨:杨震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告诉我们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导 与 学 过 程 展示教材第31页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某博物馆邀请观众参与撰写“参观须知”。请你参与: 点拨:(示例)博物馆内请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推搡拥挤等行为,以免影响他人观展;禁止触摸展厅内展品、文物,以及攀爬装饰墙面、挤压拍打玻璃展柜等行为,以防造成损坏或伤害。 知识总结: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1)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 5.展示教材第32页的方法与技能。 点拨:(1)有“礼”。(2)有“理”。(3)有“节”。 6.展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见课件) 思考: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进。 点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为了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行的调整。 知识总结:为什么要积极完善规则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7.展示教材第33页的启思导行。(见课件) 思考:(1)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2)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点拨:(1)“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有具体规定的。违反规定退货的,有可能侵犯商家的合法权益,应不予退货。 (2)建议:应该对“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 知识总结:如何遵守规则 (1)需要增强规则意识。(2)需要他律与自律。(3)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4)需要积极完善规则。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遵守规则课堂 练习教学 反思 本课时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历出发,体味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必要的评价和合理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维护社会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