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1张PPT)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七单元 稳态与调节第36讲 体液调节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一、腺体的种类考点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毛细血管导管消化腔二、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实验(1)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泌不分泌分泌(2)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____的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神经化学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5思考·讨论)(1)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利用了____________(填“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取小肠黏膜和盐酸研磨,获取提取液注入血液中体现了____________(填“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提示:减法原理 加法原理(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的对照实验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观察胰腺是否分泌胰液三、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1)方法:结扎法、摘除法。(2)过程胰蛋白胰腺胰岛胰岛提取液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6思考·讨论)班廷在实验中结扎了狗的胰腺导管,待胰腺萎缩后实验终于成功了。解释其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结扎胰腺导管仅使外分泌部萎缩,不再产生胰蛋白酶,胰岛仍可产生胰岛素,且研磨时不被分解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1)方法:摘除法、移植法。(2)过程(3)结论:睾酮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3.激素的调节(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2)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垂体抗利尿生长发育神经醛固酮水盐 应激能力升降生殖器官生殖细胞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8相关信息)(1)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等,受体位置在__________,补充方式为______________。(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等,受体位置在细胞内,补充方式为____________。(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受体位置在细胞表面,补充方式为________。提示:(1)细胞内 口服或注射 (2)口服或注射 (3)注射4.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维持__________。(2)调节__________代谢。(3)调控________和____等。内环境稳定物质和能量生长发育生殖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1)基本思路[深化拓展](2)实验方法①摘除法:摘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3)实验设计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饲喂法b.摘除法和注射法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最简单的方法)(4)实验设计注意事项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基本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组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③若研究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必须是注射法,而不能用饲喂法,因为该物质会被消化分解;如研究胰岛素有降血糖的生理作用,必须选用注射法,对成年个体注射胰岛素后观察、记录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是类固醇或氨基酸衍生物类等小分子物质,可以注射,也可饲喂。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⑤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比沃泰默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 )2.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 )提示: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会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升血糖。√×3.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器官才合成激素。 ( )提示:非内分泌器官也可产生激素,如植物就没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4.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 )提示:某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研究者在人和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种由胃肠道细胞分泌的内源性脑肠肽(Ghrelin),不仅具有抗抑郁症的功能,还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刺激食欲并调控动物摄食和能量代谢等作用。其在体内主要有AG和DAG两种存在形式;前者具有生物活性,但是不稳定;后者不活跃,与特定细胞结合后会形成AG。(1)脑肠肽发挥作用时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其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AG 只有靶细胞、靶器官上具有特异性的受体(2)脑肠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作用。请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将若干只大小、生理状态等一致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测甲、乙两组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甲组注射适量的脑肠肽,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说明:两组可以互换);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适当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5思考·讨论)胰腺分泌功能受多种因素调控。研究发现,小肠Ⅰ细胞分泌的缩胆囊素(CCK)是参与调控的重要激素之一,肠腔内过高的胰蛋白酶浓度能抑制胰腺的分泌功能。具体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A.胰蛋白酶是胰液中的一种重要物质,由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B.该调节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C.CCK作为一种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定向运输至靶器官,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肠腔胰蛋白酶浓度过高,抑制CCK-RP和监控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血液中CCK含量增加√B [胰蛋白酶是胰液中的一种重要物质,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A错误;肠腔内过高的胰蛋白酶浓度能抑制胰腺分泌胰蛋白酶,使得胰蛋白酶减少,因此该调节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正确;激素不能定向运输至靶器官,C错误;肠腔内胰蛋白酶浓度过高会抑制胰腺的分泌功能,结合题图可知,肠腔内胰蛋白酶浓度过高,抑制CCK-RP和监控肽与Ⅰ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CCK合成减少,CCK对胰腺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减弱,D错误。]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8图3-1)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中TSH含量减少√D [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人体所有细胞,因此其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其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C正确;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增加,D错误。] 辨析人体的三类信息分子名称 来源 化学本质 作用 去向激素 内分泌腺细胞 多肽、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或类固醇 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失活神经递质 神经元 大多数为小分子物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 被酶降解或重新回收细胞因子 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蛋白质 促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失活3.(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9概念检测T2)科学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多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破坏成年狗的下丘脑,对性激素分泌量无影响B.切除幼年狗的甲状腺,会导致生长发育迟滞C.给正常狗注射垂体研磨液,会导致尿量减少D.给正常狗注射胰岛素溶液,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探究√A [破坏成年狗的下丘脑,导致其不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对性腺分泌性激素产生影响,A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的作用,切除幼年狗的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导致生长发育迟滞,B正确;给正常狗注射垂体研磨液,由于其中含有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进行重吸收的作用,会导致尿量减少,C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正常狗注射胰岛素溶液,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4.(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46-47思考·讨论)大鼠在受到伤害刺激(如寒冷)的状态下,会出现应对并适应环境突变而确保生存的保护性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大鼠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等激素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等保护性反应。在该过程中,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肾上腺素传出神经(2)受到寒冷刺激后的大鼠血浆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进行的。(3)皮质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为验证肾上腺皮质通过产生糖皮质激素来增强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某兴趣小组用肾上腺皮质摘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选择大鼠为实验材料,以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作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的监测指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第一步 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B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 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星期,待手术恢复。第三步 将两组大鼠同时投入盛有冰水的面盆中,记录各组大鼠在水中的游泳时间,各鼠开始下沉时立即捞出,并计算平均时间。摘除肾上腺皮质进行手术,不摘除肾上腺皮质预期实验结果:①第一次实验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__________B组,第二次实验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__________B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 捞出大鼠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实验:对A组大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重复第三步。第五步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适量的)糖皮质激素短于等于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第二次实验长于第一次实验,B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两次相比,无明显变化[解析] (1)寒冷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增多,而肾上腺素能促进物质代谢,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应激能力,因而大鼠表现出警觉性提高等保护性反应。在该过程中,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该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属于该反射弧的效应器。(2)受到寒冷刺激后的大鼠血浆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过程,即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层调控。(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肾上腺皮质通过产生糖皮质激素来增强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肾上腺皮质的有无,因变量是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自变量的控制是通过肾上腺皮质摘除法实现的。首先应分组、编号: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实验组)的处理是摘除肾上腺皮质,B组(对照组)的处理是进行手术,不摘除肾上腺皮质,其目的是排除手术本身的影响。进行第四步操作时,捞出大鼠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实验:对A组大鼠注射(适量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重复第三步。由于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则支持上述验证结论的实验结果为①第一次实验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短于B组(说明糖皮质激素缺乏会使大鼠对寒冷刺激的耐受力下降,因此A组大鼠表现出游泳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 ),第二次实验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等于B组;②A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第二次实验长于第一次实验(A组补充糖皮质激素后,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有所延长),B组大鼠在水中游泳的平均时间两次相比,无明显变化。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考点2 血糖平衡的调节肝糖原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2.血糖调节的过程组织细胞进行进入肝 肌肉甘油三酯肝糖原肝糖原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1正文)研究发现,人体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调节血糖平衡。请思考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哪些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靠激素调节;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提示: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3.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胰岛素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2与社会的联系)2型糖尿病常伴有高胰岛素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或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受损),血糖浓度高,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增多,导致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高二、反馈调节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类型(1)正反馈调节,如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信息(2)负反馈调节,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3)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维持稳态1.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提示: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2.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 )3.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 )×√√4.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 )5.健康人体中的胰岛素直接参与肝糖原的合成。 ( )提示:胰岛素只能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自身不参与代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叶中含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在体外利用高浓度胰岛素建立了HepG2细胞(源于人体的肝胚胎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其中均加入了等量的葡萄糖培养液和成功建立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桑叶多糖和桑叶黄酮对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改善效果,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提供的试剂有桑叶多糖溶液、桑叶黄酮溶液和胰岛素,提供的仪器有葡萄糖检测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向乙和丙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桑叶多糖溶液和桑叶黄酮溶液,甲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胰岛素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振荡离心,并用葡萄糖检测仪检测上清液的葡萄糖含量。(教师用书独具)辨析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1)进食后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依据: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为正常人,即曲线a。(2)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判断依据: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判断,波动范围在3.9~6.1 mmol·L-1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是正常人,低于该范围的是低血糖患者,高于该范围的是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则低血糖患者和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分别为图中曲线c、a。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1正文)在北京马拉松比赛42.195 km的赛程中,运动员的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此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血糖浓度下降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B.下丘脑—垂体分级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血糖平衡及调节过程√B [血糖浓度下降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完成体液调节,同时血糖浓度的下降,还能刺激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调节胰岛A 细胞,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完成神经—体液调节,A、C、D不符合题意;血糖调节过程中,没有涉及垂体,B符合题意。]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2图文信息)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被氧化,增加ATP的生成,引起细胞膜上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使膜两侧电位差变化,促使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刺激胰岛素分泌。进食后,由小肠分泌的肠促胰岛素(GLP-1和GIP)依赖于葡萄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人体内的GLP-1和GIP易被酶D降解,人工研发的类似物功能与GLP-1和GIP一样,但不易被酶D降解。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需要通过________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药物甲只能与胰岛B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ATP敏感性K+通道,促进胰岛素分泌。使用药物甲后,胰岛B细胞内__________(填“K+”“Ca2+”或“K+和Ca2+”)浓度增大;过量使用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和B的肠促胰岛素效应均减弱,血糖异常升高。使用药物甲后,患者A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患者B血糖无改善,患者B可能有__________分泌障碍。体液K+和Ca2+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胰岛素(3)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比较,患者A的GLP-1表达量较低但其受体数量无变化,而GIP表达量无变化但其受体数量明显下降。若从①GIP类似物、②GLP-1类似物、③酶D激活剂中筛选治疗患者A的候选新药,首选______(填序号)。若使用该候选药,发生(1)所述不良反应的风险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使用药物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于GLP-1发挥作用依赖于葡萄糖,当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时,GLP-1不会持续发挥作用[解析] (1)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在体内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由题可知,胰岛素分泌时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Ca2+通道开放。药物甲只能与胰岛B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因此会减少K+外流,同时会促进Ca2+内流,从而导致细胞内的K+和Ca2+浓度都增大。过量使用药物甲会促使胰岛素大量释放,从而使得血糖浓度持续下降。导致机体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2)药物甲的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用药物甲后血糖浓度无改善,说明对于该患者药物甲丧失促使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患者B可能有胰岛素分泌障碍。(3)根据题意分析,该患者体内的GLP-1表达量较低,即含量少,因此可以选择GLP-1类似物;患者GIP表达量无变化,因此使用GIP类似物不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使用酶D激活剂会促使GLP-1和GIP的降解,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首选的药物是GLP-1类似物。使用GLP-1类似物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症,其原因是GLP-1发挥作用依赖于葡萄糖,当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浓度下降时,GLP-1不会持续发挥作用,因此不会引起胰岛素持续分泌。避免了低血糖症状的发生。3.(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2与社会的联系)糖尿病除表现为高血糖外,还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古代称为“消渴症”。《本草纲目》曾记载桑叶能“止消渴”。为开发药食同源的天然药物,降低西药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空白组为健康小鼠),以桑叶水提取物等分别进行灌胃处理,实验处理及部分结果如表。糖尿病产生的机理及防治组别 剂量 检测指标空腹血糖值(mmol/L) 胰岛素值(mIU/L)0周 4周空白组 等量蒸馏水 4.69 4.93 7.64模型组 22.08 21.31 20.96桑叶水提取物组 800 mg/kg 21.58 15.13 14.06组别 剂量 检测指标空腹血糖值(mmol/L) 胰岛素值(mIU/L)0周 4周桑叶醇提取物组 500 mg/kg 22.35 15.28 14.96桑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2∶1) 300 mg/kg 21.83 13.00 13.44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变为甘油三酯,从而降低血糖。建立模型小鼠时,要对健康小鼠腹腔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____,处理后小鼠的胰岛素分泌量________,因此推测模型组小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链脲佐菌素增多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 (2)研究发现,多糖与黄酮分别是桑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中主要发挥降血糖效应的物质,分析数据可知两者有较强的__________作用,两者联用降血糖效应比单独作用更强。有人认为,本实验结果提示桑叶不能单一用于治疗糖尿病,可能更适合用于辅助治疗,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血糖桑叶提取物治疗后血糖浓度虽有所降低,但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3)为进一步研发与桑叶有关的治疗药物,可在本实验基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改变桑叶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的比例,或改变灌胃处理的桑叶提取物剂量[解析] (1)胰岛素是机体中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和转变为甘油三酯,从而降低血糖;由题意可知,建立模型小鼠时,可制成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结合表格可知,处理后模型组小鼠的胰岛素值高于空白组,即分泌量增加,而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降血糖作用,据此推测模型组小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2)据表可知,桑叶水提取物组和桑叶醇提取物组的血糖浓度均较模型组降低,说明两者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结合表格可知,用桑叶提取物治疗后血糖浓度虽有所降低,但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故本实验结果提示桑叶不能单一用于治疗糖尿病,可能更适合用于辅助治疗。(3)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于实验均有影响,为进一步研发与桑叶有关的治疗药物,可在本实验基础上改变桑叶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的比例,或改变灌胃处理的桑叶提取物剂量。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考点3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三级腺体:a.______、b.____、c.______。(2)三种激素: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3)两种效果:“+”“-”分别表示____、____。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抑制2.分级调节垂体放大精细调控(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3思考·讨论)通过手术摘除某健康大鼠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表现为衰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摘除大鼠的垂体后,机体内缺乏促甲状腺激素,无法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即导致甲状腺功能衰退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____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2.作用于______________。3.作为____传递信息。4.__________:微量的激素可显著地影响机体的生理活动。体液 靶器官、靶细胞信使微量和高效1.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 )2.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 )3.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 )4.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垂体功能的指标之一。 ( )5.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提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_____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__________调节。提示:分级 反馈(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细胞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减少 BPA能抑制TPO活性,导致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减少,进而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作用效果下降,TH分泌少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53正文、图3-5)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冷库后,机体可通过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代谢(如下图)以适应冷环境。综合激素调节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垂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糖皮质激素在引发体内细胞代谢效应后失活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都存在分级调节√B [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从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A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由此可知:糖皮质激素在引发体内细胞代谢效应后失活,B正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不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C错误;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即是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D错误。]2.(2024·广东广州模拟)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其药用价值为强身益智、明目、安神、止惊悸,久服后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鼠实验表明,人参皂苷无性激素样作用,但能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垂体和性腺之间的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B.人参皂苷进入人体后能作用于下丘脑的性激素特异性受体C.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导管运输至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D.可用去除性腺的大鼠来研究人参皂苷能否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激素调节的特点√A [下丘脑、垂体和性腺之间的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A正确;人参皂苷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人参皂苷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垂体细胞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但其无性激素的作用,不能作用于下丘脑的性激素特异性受体,B错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C错误;促性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性腺,去除性腺的大鼠由于无性腺,不能用来研究人参皂苷能否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D错误。]体验真题 感悟高考·有章可循1.(2024·甘肃卷)高原大气中氧含量较低,长期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会显著升高,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此过程主要与一种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关,该激素是一种糖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低氧刺激可以增加人体内EPO的生成,进而增强造血功能B.EPO能提高靶细胞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并促进红细胞成熟C.EPO是构成红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增强膜对氧的通透性D.EPO能与造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启动信号转导C [分析题意,人体缺氧时,EPO生成增加,并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强造血功能,A正确;长期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会显著升高,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据此推测,该过程中EPO能提高靶细胞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使血红蛋白增多,并促进红细胞成熟,使红细胞数目增加,B正确;EPO是一种激素,激素不参与构成细胞膜,C错误;EPO是一种激素,其作为信号分子能与造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启动信号转导,D正确。]√2.(2024·湖北卷)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B.注射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C.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D.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B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mAb属于单克隆抗体,其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而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可见注射mAb可提高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mA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可见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升高血糖水平,D正确。]3.(2024·广东卷)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B.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C [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负反馈调节减弱,则TRH和TSH高于正常水平,而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A正确;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B正确;甲状腺激素治疗只能够提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C错误;采用激素治疗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检测血液中TRH、TSH等相关激素水平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评估治疗效果,D正确。]1.(2024·广东茂名模拟)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部分过程如图甲所示。酸性食糜进入肠腔后,会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液分泌。为研究刺激迷走神经和酸化小肠在胰液分泌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六) 体液调节题号1352468791011题号1352468791011A.在嗅、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射中,食物属于条件刺激B.在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经受意识支配C.给予小肠一定量适宜浓度的盐酸后,盐酸会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D.酸化小肠并刺激迷走神经时的胰液分泌量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时之和题号1352468791011√D [在嗅、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射中,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A错误;在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食物刺激过程不受意识支配,而视觉刺激应该受到意识支配,B错误;给予小肠一定量适宜浓度的盐酸后,盐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同时盐酸也会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由图乙可知,酸化小肠并刺激迷走神经时的胰液分泌量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时之和,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2.(2024·河北卷)甲状腺激素在肝脏中激活其β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B.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也可通过激素G间接降低血糖C.血糖浓度变化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但不能负反馈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D.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属于体液调节题号1352468791011√C [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降血糖)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状腺激素也可激活肝脏中的β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间接降低血糖,B正确;血糖浓度降低时,会通过调节作用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血糖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错误;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通过体液运输实现,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3.(2024·重庆高三联考)人体血钙的稳态主要依赖骨细胞的活动来维持。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是调节骨细胞活动的主要激素,其调节机制如图。重症肌无力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A.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同时具有骨质疏松症状B.长时间血钙含量偏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萎缩C.CT和PTH在调节破骨细胞活动时相抗衡D.CT与骨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立即被降解题号1352468791011√C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成骨细胞活动较强,一般不会同时患有骨质疏松,A错误;长时间血钙含量偏低,使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出现增生而非萎缩,B错误;由题图可知,CT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PTH使破骨细胞活动增强,二者在调节破骨细胞活动时相抗衡,C正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骨细胞上的CT受体是否位于细胞膜上,且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才被降解,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4.(2024·湖南娄底期末)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风疹病毒可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B细胞,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提高的重要环境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A.人体内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血糖浓度B.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神经递质可能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C.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增加D.风疹病毒和营养过剩诱发的糖尿病都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题号1352468791011√D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能升高血糖,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A正确;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还受下丘脑相关神经的支配,B正确;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诱发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糖,导致原尿的渗透压升高,不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其尿量增加,C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风疹病毒可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营养过剩诱发的2型糖尿病,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5.(2024·湖北武汉调研)对人胰岛素的结构进行改造可获得多种胰岛素类似物,其给药方式和运输途径如图所示,其中途径③的运输速度快于途径②,且胰岛素类似物分子量越大,经③途径运输的占比越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静脉注射:途径①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皮下注射:题号1352468791011A.胰岛素类似物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B.为达到快速降血糖的效果,宜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C.分子量越大的胰岛素类似物越容易由组织液直接进入血浆D.若阻碍途径③的运输,则可延长皮下注射后降糖的持续时间题号1352468791011√C [1型糖尿病是机体缺少胰岛素导致的,胰岛素类似物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A正确;与皮下注射相比,静脉注射到达组织细胞更快,为达到快速降血糖的效果,宜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B正确;分子量越大的胰岛素类似物越难由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C错误;若阻碍途径③的运输,皮下注射只能通过途径②运输,由于途径③的运输速度快于途径②,若阻碍途径③的运输,则可延长皮下注射后降糖的持续时间,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6.(2024·山东聊城期末)患者产生针对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TSHR)的自身免疫抗体,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该病常见类型有Graves病和桥本病,前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自身免疫抗体仅阻断TSHR接受信息会导致Graves病B.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实现的C.若自身免疫抗体与TSH的功能相似会导致桥本病D.阻断自身免疫抗体与TSHR结合是治疗Graves病和桥本病的思路之一题号1352468791011√D [若自身免疫抗体仅阻断TSHR接受信息,即阻断了信号的传递,会抑制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会引起桥本病,A错误;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B错误;若自身免疫抗体与TSH的功能相似,与TSHR结合后,会刺激甲状腺肿大,增强其功能活性,导致甲状腺细胞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会引起Graves病,C错误;Graves病和桥本病的病因不同,但都与自身的抗体有关,因此阻断自身免疫抗体与TSHR结合是治疗Graves病和桥本病的思路之一,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7.(2024·河北邯郸一模)雌性动物分娩幼崽的过程中,下丘脑产生的催产素可通过与特定时期产生的受体结合,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如图所示的过程。但在怀孕早期,即使有一定含量的催产素也不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使雌性动物不会早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A.雌性动物分娩的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其效应是逐步放大分娩信号B.怀孕早期不会出现早产的原因可能是催产素含量少,不足以引起肌肉收缩C.子宫内壁的压力感受器兴奋促进催产素释放增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催产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原有生理活动改变,而后催产素被灭活题号1352468791011√B [根据图示可知,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可促进催产素的增加,催产素的增加进一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这属于正反馈调节,其效应是逐步放大分娩信号,A正确;据题干“催产素可通过与特定时期产生的受体结合”可知,怀孕早期不会出现早产的可能原因是子宫平滑肌细胞上没有催产素的受体,催产素不能发挥效应,B错误;子宫内壁的压力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分泌催产素的过程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催产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靶细胞生理活动改变,而激素一旦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D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8.(2024·江苏徐州模拟)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属于脂溶性激素。研究发现长期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会给人带来一定情绪压力。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A.人体发生应激反应时,机体通过分级调节,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B.图中激素a是肾上腺素,该激素的分泌增多受副交感神经支配C.糖皮质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激活细胞质中的受体,进而发挥作用D.长期的情绪压力使机体释放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其功能低下题号1352468791011√B [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会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糖皮质激素,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长期的情绪压力使机体释放糖皮质激素增多,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A、D正确。通过下丘脑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的激素a为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加快,因此推测该激素的分泌受交感神经支配,B错误。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激活细胞质中的受体,进而发挥作用,C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9.(不定项)(2024·山东日照一模)脑VMH区的部分神经元对葡萄糖敏感,包括葡萄糖兴奋性神经元(GE)和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GI)。低血糖可抑制GE、激活GI,二者的活性变化可进一步调节体内激素分泌,并改变动物行为,以此防止血糖过低。FGF4是动物体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它可引起GE和GI发生图示的放电频率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A.GE和GI可能参与构成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B.GI被激活后,动物胰高血糖素分泌和摄食强度增加C.FGF4抑制GE上的阳离子通道和GI上的阴离子通道开放D.促进实验动物FGF4的合成,可有效避免和缓解低血糖现象题号1352468791011√√CD [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内,脑VMH区包括葡萄糖兴奋性神经元(GE)和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GI),故GE和GI可能参与构成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A正确;由题干可知,低血糖可抑制GE、激活 GI,二者的活性变化可进一步调节体内激素分泌,并改变动物行为,以此防止血糖过低,所以GI激活后,动物胰高血糖素分泌和摄食强度增加,B正确;由题图可知,FGF4可引起GE放电频率增大,应为促进GE上的Na+等阳离子通道开放,可引起GI放电频率减小,应为促进GI上的阴离子通道开放,C错误;低血糖可抑制GE、激活GI,而图示信息表明FGF4可引起GE放电频率增大,GI放电频率减小,故不利于避免和缓解低血糖,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0.(不定项)(2024·江西模拟)小鼠受到社交挫败刺激后,通过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改变睡眠时间及激素分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1011注:(-)表示抑制;(+)表示促进。A.应对社交挫败刺激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中存在效应器B.若LH区神经元异常兴奋,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C.人为抑制VTA区神经元活性,可能导致小鼠焦虑行为无法得到缓解D.VTA区神经元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题号1352468791011√√√ABC [应对社交挫败刺激的调节过程中,VTA区神经元抑制下丘脑PVH区神经元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神经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存在效应器,A正确;据图分析,若LH区神经元异常兴奋,会抑制睡眠,导致睡眠时间缩短,B正确;人为抑制VTA区神经元活性,PVH区神经元和LH区神经元兴奋,会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及睡眠时间缩短,可能导致小鼠焦虑行为无法得到缓解,C正确;由图可知,PVH区神经元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但VTA区神经元会抑制PVH区神经元,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1.(11分)(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糖皮质激素(GC)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F 因子是一种主要由肝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在脂肪等多种组织中表达,也对调节血糖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对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1)GC的分泌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的分级调节,GC可通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升高血糖。题号135246879101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小鼠(WT)和F因子合成基因敲除小鼠(KO)为材料,给予不同饮食,一段时间内检测F因子及皮下脂肪含量,结果如图1和图2。题号1352468791011①图1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1和图2结果推测F因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研究高脂饮食条件下F因子通过皮下脂肪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调节血糖的机制,科研人员对给予高脂饮食饲喂一段时间后的不同小鼠进行了皮下脂肪移植手术,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实验设计及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提高血浆中F因子含量(1分)促进高脂饮食诱发的皮下脂肪积累题号1352468791011 供体小鼠 受体小鼠 葡萄糖输注速率(mg·kg-1 ·min-1) 皮下脂肪AKT蛋白含量 注射胰岛素后皮下脂肪pAKT含量组1 WT KO Ⅰ +++ +组2 KO KO Ⅱ +++ 无组3 WT假手术 Ⅲ +++ ++组4 KO假手术 Ⅳ +++ 无题号1352468791011①将上述受体及假手术小鼠禁食6 h后,输注等量葡萄糖,之后同时输注等量胰岛素和不等量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计算一段时间内葡萄糖输注速率,以反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表中结果可知F因子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则表中Ⅰ~Ⅳ处的数据依次是______________(选填“4”“4”“8”“9.5”)。8、4、9.5、4题号1352468791011②AKT蛋白在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如图3所示,据表中结果结合图3推测F因子在高脂饮食下,对血糖调节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因子促进皮下脂肪组织中AKT磷酸化,进而促进囊泡中葡萄糖载体蛋白转运至细胞膜上,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维持血糖稳态题号1352468791011(4)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为证明F因子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需进一步检测并比较WT和KO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含量题号1352468791011[解析] (1)GC代表糖皮质激素,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分级调节。这个调节轴中,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再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2) ①分析图1,高脂饮食相较于标准饮食血浆中的F因子的含量明显升高,因此推测高脂饮食可提高血浆中F因子含量。②分析图2可知,WT组高脂饮食下皮下脂肪含量升高,结合图1和图2推测F因子促进高脂饮食诱发的皮下脂肪积累。(3) ①据题号1352468791011表中结果可知F因子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AKT蛋白是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AKT是磷酸化的AKT蛋白,皮下脂肪中pAKT含量越多,说明对胰岛素越敏感,组2与组4比较,组4进行了假手术,且两者都是F因子合成基因敲除小鼠(KO),不能合成F因子,注射胰岛素后皮下脂肪pAKT含量都为0,两者注射葡萄糖的速率应该是一致的,故Ⅱ和Ⅳ的数据为4;而组1和组3相比,组3进行了假手术,且小鼠为野生型,注射胰岛素后皮下脂肪pAKT含量比组1高,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高,故Ⅲ的数据为9.5,Ⅰ的数据为8。②分析图3可知,题号1352468791011高脂饮食下,F因子通过促进皮下脂肪组织中AKT磷酸化,进而促进囊泡中葡萄糖载体蛋白转运至细胞膜上,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维持血糖稳态。(4) F因子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为证明F因子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需进一步检测并比较WT和KO小鼠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含量。题号1352468791011(教师用书独具)(2024·湖南岳阳一模)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在激素分泌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长环反馈是指调节环路中终末靶腺或组织分泌的激素对上位腺体活动的反馈影响。短反馈是指垂体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活动的反馈影响。而超短反馈则为下丘脑神经元活动受其自身分泌的调节肽的影响,如下丘脑神经元可调节自身受体的数量等。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D过程属于上述3种反馈类型中的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三种反馈类型都可以影响下丘脑细胞,则下丘脑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位置可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当靶腺体为性腺且其分泌的性激素减少时,会使得C和D反馈调节作用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长环反馈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减弱(3)某同学利用正常小白鼠和病鼠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了下表的一系列实验。组别 处理方式 测量的激素类型激素y(注射前) 激素y(注射后)正常鼠1 注射激素x 6 mU/L 16 mU/L病鼠甲 注射激素x 2 mU/L 14 mU/L病鼠乙 注射激素x 1 mU/L 2 mU/L组别 处理方式 测量的激素类型激素y(注射前) 激素y(注射后)正常鼠2 不注射激素 TRH正常鼠3 (摘除垂体) 注射较高浓度的A TRH正常鼠4 (摘除甲状腺) 注射较高浓 度的TSH TRH已知垂体和下丘脑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甲和乙小白鼠都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下,通过注射适量的激素x,然后分别测定注射前后30 min的激素y浓度变化来鉴定病变部位,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的病变部位为______________,激素y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给小白鼠注射TSH以后,会使得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有人认为TSH通过短反馈过程进行负反馈调节,有人认为TSH促进分泌TH(甲状腺激素)后通过长环反馈进行负反馈调节。某同学利用正常鼠2、3、4组设计了探究实验来确认哪种观点正确。表格中的“A”处应该为______________。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长环反馈是指调节环路中终末靶腺或组织分泌的激素对上位腺体活动的反馈影响。图中D过程表示终末靶腺分泌的激素对腺垂体的反馈作用,属于长环反馈。(2)由图可知,三种反馈类型都可以影响下丘脑细胞,则下丘脑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位置可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当靶腺体为性腺且其分泌的性激素减少时,会使得C和D反馈调节作用减弱。(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正常鼠1注射激素x后,激素y的浓度从6 mU/L增加到16 mU/L,说明激素x能刺激激素y的分泌。病鼠甲注射激素x后,激素y的浓度从2 mU/L增加到14 mU/L,说明病鼠甲的病变部位在下丘脑,由此可知,激素x由下丘脑释放,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y由垂体释放,应该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题意:有两种观点①认为TSH通过短反馈过程进行负反馈调节;②认为TSH促进分泌TH(甲状腺激素)后通过长环反馈进行负反馈调节。在表格中,正常鼠2不注射激素,正常鼠3摘除垂体后注射较高浓度的A,正常鼠4摘除甲状腺后注射较高浓度的TSH,最后检测TRH的水平检验其反馈调节,因此正常鼠3摘除垂体后注射的较高浓度的A应该是甲状腺激素。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