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5张PPT)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七单元 稳态与调节第35讲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阐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________,又叫第一运动区。2.第一运动区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考点1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央前回(2)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如图所示)。倒置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4思考·讨论)研究发现,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大多是双侧性的,如咀嚼肌、喉肌及脸上部肌肉的运动。结合图示,说明中央前回代表区对头面部控制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双侧控制,皮层代表区与头面部部分是正置的3.躯体运动分级调节(1)图示(2)意义:机体运动在________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大脑皮层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1)低级中枢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_______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____。(2)高级中枢的调控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缩小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5思考·讨论)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产生尿意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正常人有时候需要憋尿,这种行为说明神经系统存在__________调节。提示:正反馈 大脑皮层 大脑和脊髓 分级2.其他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3.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____________。并不完全自主1.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 )2.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3.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 )4.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 ( )√√√√5.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机体的生命活动。 ( )提示:脑作为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的调节作用。×慢性肾脏病(CKD)和心力衰竭(HF)会危害人类健康。患者受损的肾脏引发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向大脑传导,激活相关脑部结构,再经脊髓、交感神经向肾脏和心脏传导,形成“肾-脑神经环路”(如下图),加剧肾脏和心脏的炎症损伤。同时,心脏受损还会引起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升高,AngⅡ与位于脑内的特定受体结合后,也能引起相关脑部结构兴奋,将有关影响叠加到“肾-脑神经环路”中。(1)脑部结构通过脊髓来调控其他器官的活动,反映神经系统中存在着_________调节的机制。“肾-脑神经环路”引起的CKD和HF 病理过程属于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提示:分级 正反馈(2)研究表明,阻断CKD-HF模型动物的“肾—脑神经环路”某部位的信息传导,能显著改善肾脏和心脏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推测该研究阻断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或“⑤”的其中一个)。提示:①/②/③(3)丹参酮ⅡA(STS)是中药丹参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可降低 AngⅡ的水平,推测STS 保护心肌细胞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减少“肾-脑神经环路”的信息传导,(补充答案:减弱“肾—脑神经环路”的叠加或减弱/降低相关脑部结构兴奋)从而降低神经递质介导的心脏炎症损伤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4正文)下图为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其中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头面部的运动,下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躯干及四肢的运动,控制上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颈髓和腰髓之间,控制下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腰髓之下,四肢高级的有意识精细运动必须有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参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A.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B.若右侧内囊受损,则可能出现躯体右侧偏瘫C.若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上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不受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均受损D.若某病患的右下肢知觉及低级反射运动均正常,但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D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可以产生兴奋或抑制效果,所以低级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不一定产生兴奋信号,A错误;因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在延髓位置会发生交叉换元,导致左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右侧,右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左侧,所以右侧内囊受损,躯体左侧会出现偏瘫,B错误;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则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被切断,下肢的有意识精细运动会受损,但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正常,不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C错误;右下肢低级反射正常,说明低级中枢及反射弧正常,右下肢知觉正常,说明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正常,故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最可能是由于高级中枢受损,且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具有交叉现象,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D正确。]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5图2-11)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膀胱壁感受器,c表示大脑皮层,e属于交感神经B.尿液对尿道的刺激进一步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婴儿常尿床是由于c发育不完全,排尿反射仅受低级中枢脊髓调控D.c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A [人正常排尿是在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下完成的,膀胱充盈的压力产生的信号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尿道。所以图中a表示膀胱壁感受器,c表示大脑皮层,e属于副交感神经,A错误。当尿液进入尿道时,尿液还可刺激尿道壁感受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此过程的调节机制是正反馈调节,B正确。排尿中枢位于脊髓,婴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常尿床,说明排尿反射仅受低级中枢脊髓调控,C正确。大脑皮层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正确。]一、语言功能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考点2 人脑的高级功能写字看懂文字听懂话讲话2.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及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生理或病理现象 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英语听力考试专心答题时 大脑皮层V区、W区和H区(言语区)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生理或病理现象 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某同学跑步时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参与植物人 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等功能正常高位截瘫 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二、学习与记忆1.概念: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过程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3.机理(1)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短时记忆中的感觉性记忆又称瞬时记忆。(2)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有些信息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成为永久记忆。三、情绪1.概念:人对____所作出的反应,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2.表现有时候开心、兴奋、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时候失落、沮丧、对事物失去兴趣。这是情绪的两种相反的表现。环境3.消极情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9相关信息)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________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被称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________,使得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提示:突触 回收1.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 )2.学习与记忆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 ( )提示:学习与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3.第一级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提示:第一级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4.情绪激动、焦虑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快。 (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缺血、缺氧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以学习记忆功能缺损为临床表现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发现神经细胞产生的NO参与了脑缺血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NO在突触中的作用。(1)据图分析,NO作为信号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与其他神经递质的不同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自由扩散 不储存在突触小泡中 在突触小体内发挥作用(2)尼莫地平是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口服西药,医学实践发现,电针灸对许多神经疾病也具有一定疗效。为了研究联合使用电针灸井穴和尼莫地平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疗效。科研人员制备了一定数量的VD大鼠,并以3分钟走迷宫出错次数为学习记忆的观测指标。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联合使用电针灸井穴和尼莫地平对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治疗具有更好疗效。提示:模型鼠均分为4组,编号甲、乙、丙、丁;甲饲喂适量的尼莫地平并施加电针灸井穴,乙不进行处理,丙只进行电针灸井穴,丁只饲喂等量的尼莫地平,记录3分钟走迷宫出错次数 甲组<丙组≤丁组<乙组(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38-39正文)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AD病人脑细胞中沉积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Aβ蛋白),影响了脑部海马部位突触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导致AD病人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退。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脑的高级功能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2)科研人员用大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为期5周的实验,探究有氧运动改善AD病人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实验结果如下:组别 双侧海马注射溶液 是否进行有氧运动训练 单位时间穿越迷宫次数 突触数量* 突触素**相对表达量1 生理盐水 否 7次 11.2 0.92 生理盐水 是 8次 13.6 1.03 Aβ溶液 否 3次 6.3 0.54 Ⅰ Ⅱ 5次 9.5 0.7注:突触数量*:200倍显微镜下,3个海马体不重叠的5个视野内的平均突触数量。突触素**:突触素为突触标志性蛋白。①第4组中,Ⅰ为__________,Ⅱ为______。②第2组与第3组能形成对照实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据表分析,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β溶液是不能,第2组与第3组不满足单一变量原则有氧运动可以适当增加突触数量,从而改善AD病人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④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如何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你的建议和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训练,突触数量增加,而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故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解析] (1)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这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①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有氧运动改善AD病人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题表,第1组和第2组均注射生理盐水,第1组不进行有氧运动训练,第2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则第3组和第4组均注射Aβ溶液,第3组不进行有氧运动训练,第4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故第4组中,Ⅰ为注射Aβ溶液,Ⅱ为是进行有氧呼吸运动训练。②由于第2组与第3组注射溶液不同,且进行有氧运动训练不同,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不能形成对照实验。③由题表数据可知,第1组和第2组相比、第3组和第4组相比可知,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情况下,单位时间穿越迷宫次数增多、突触数量增加、突触素相对表达量增多,可见有氧运动可以适当增加突触数量,适当改善AD病人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④由于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训练,突触数量增加,而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故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要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体验真题 感悟高考·有章可循1.(2023·山东卷)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B.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A [分析题意可知,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而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故若仅有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A错误;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故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正确;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既能受到意识的控制,也可以自主进行,这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脑干对脊髓的分级调节,C正确;CO2属于体液调节因子,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如CO2浓度升高时,可刺激脑干加快呼吸频率,从而有助于CO2排出,D正确。]2.(2024·广东卷)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A [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而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时,会导致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A符合题意。]3.(2024·安徽卷)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该行为涉及机体的反射调节,其部分通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属于________反射。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 s内起跑视为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并用箭头相连)。(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____________。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收缩,可以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b结构收缩强度会________。条件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分级调节效应器和感受器减弱(3)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______(填图中数字)发出的信号,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⑥[解析] (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且是后天学习所得,属于条件反射。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反应,信号的传导需要经过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等结构,但信号传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时间,如果不超过0.1 s,说明运动员在开枪之前已经起跑,属于“抢跑”,此时没有听到声音已经开始跑了,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效应器)收缩,推断可能是⑤的兴奋通过③传到b,且④的兴奋通过②传到a(此时a是效应器),然后a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此时a是感受器,由此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和感受器。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a的兴奋不能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因此b结构收缩强度会减弱。(3)根据给出的知识背景,我们知道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其原理是首先通过脑机接口获取⑥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信号。在这里,这些信号可以被视为大脑对运动的意图或命令,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1.(2024·衡水中学检测)在医学上,高位截瘫一般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病变或损伤引起的截瘫,患者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比如会出现尿失禁现象。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五)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题号135246879A.进行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膀胱缩小B.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C.患者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依旧完整,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D.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题号135246879√A [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A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也可以憋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由于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仍然完整,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题号1352468792.(2024·甘肃适应性测试)人的躯体运动包括简单的反射活动和复杂的随意运动。下列关于大脑皮层运动区与躯体运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右侧大脑皮层的下肢代表区可引起右侧下肢活动B.大脑皮层运动区中,躯干运动代表区比手部运动代表区大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D 大脑皮层运动区损伤后,膝跳反射不能完成题号135246879√C [刺激左侧大脑皮层的下肢代表区可引起右侧下肢活动,A错误;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与躯体各部分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如躯干运动代表区比手部运动代表区小,B错误;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即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下部,上肢的代表区则在两者之间,C正确;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运动区损伤后,膝跳反射能完成,D错误。]题号1352468793.(2024·江苏南通二模)研究表明渐冻症的发病机理之一是谷氨酸在神经细胞之间堆积,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患者的大脑、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功能减退,但患者感觉和思维活动正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间谷氨酸堆积,过度刺激受体,导致神经元过度激活而损伤B.患者的传入神经元受损,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导致肢体肌肉功能逐渐丧失题号135246879C.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能力降低可能与交感神经等外周神经受损有关D.患者逐渐吐字不清,主要原因是大脑皮层中语言中枢“S区”受损题号135246879A [据题干信息可知,渐冻症的发病机理之一是谷氨酸在神经细胞之间堆积,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堆积,过度刺激受体,导致神经元过度激活而损伤,A正确;患者感觉和思维活动正常,可知体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是正常的,B错误;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能力降低可能与副交感神经等外周神经受损有关,C错误;若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题干中渐冻症是大脑、脑干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受到损害,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患者逐渐吐字不清,主要原因不是神经中枢(比如语言中枢“S区”)受损,D错误。]题号1352468794.(2024·湖南长沙模拟)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题号135246879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能称为反射D.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题号135246879√C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但会引起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吸收速率提高,A错误;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错误;反射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符合反射的条件,C正确;自主神经通常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错误。]题号1352468795.(2024·河北保定期末)切断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后,与脑离断的脊髓会出现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脊休克现象,经过一段时间,一些因脊休克消失或减弱的简单反射活动能逐渐恢复,反射活动恢复后,在断面以下再次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随意运动是受意识调节、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的运动,区别于先天的不受意识支配的心跳、眨眼等不随意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A.随意运动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B.导致脊休克的根本原因是脊髓被切断时的机械损伤C.简单反射活动恢复是因为脊髓与脑之间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联通D.脊休克后能逐渐恢复的反射活动均为不随意运动题号135246879√D [随意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条件反射,A错误;脊髓在切断与脑的联系后,其反射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现象,这就是脊休克,而当再次切断脊髓时,脊休克不会再次出现,说明脊休克不是由机械损伤造成的,B错误;简单反射活动恢复的原因并非是脊髓与脑之间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联通,实际上,当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神经纤维的联通并没有立即恢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脊髓中的神经元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重新建立了低等的反射活动,C错误; 随意运动受大脑意识的支配,脊休克后脊髓与大脑已经切断联系,所以脊休克后能逐渐恢复的反射活动均为不随意运动,D正确。]题号1352468796.(2024·广东高三模拟)老年痴呆是一类病程不可逆的神经衰退性疾病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痴呆(PDD)等,是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常表现为语言、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减退及人格和行为障碍。电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A.若某AD患者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的H区受损B.电突触允许钠离子从已兴奋神经元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生兴奋C.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痴呆(PDD)等疾病一定涉及特定基因的变化D.电突触处的信号传递与化学突触相似,也是单向的√B [若某AD患者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的S区受损,A错误;由题干电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可知,电突触允许钠离子从已兴奋神经元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生兴奋,B正确;由题干“是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可知,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痴呆(PDD)等疾病不一定涉及特定基因的变化,C错误;电突触处的信号传递一般是双向的,化学突触处的信号传递一般是单向的,D错误。]题号1352468797.(2024·山东泰安期末)研究发现,果蝇接触某种气味时予以电击并重复多次,可以使其记住并避开这种气味。果蝇的这种记忆与蕈形体神经元有关,电击能将多巴胺传递给蕈形体神经元,引发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了将电击与气味联系起来的记忆。但该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运动和睡眠等会促进遗忘过程,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A.多巴胺一旦与蕈形体神经元的DAMB受体结合,就可以使果蝇形成记忆B.条件反射的建立就是记忆的过程,果蝇的这种记忆通过多次电击就能实现C.果蝇的记忆和遗忘与蕈形体神经元上和多巴胺结合的受体种类有关D.运动和睡眠等能够促进果蝇的遗忘,不利于果蝇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C [图2中多巴胺与蕈形体神经元的DAMB受体结合,使果蝇记忆遗忘,A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电击的情况下,神经元释放了神经递质和相应的受体结合,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产生学习和记忆,而在运动和睡眠条件下,释放的多巴胺减少,且多巴胺只和DAMB受体结合,说明记忆和遗忘的启动,可能与多巴胺分子数量和识别多巴胺的受体种类有关,C正确;运动和睡眠等能够促进果蝇的遗忘,这种短时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是果蝇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表现,D错误。]题号1352468798.(不定项)(2024·江西九江二模)近日,有研究发现将跑步小鼠的血液输到久坐小鼠的体内,可以减少小鼠的神经炎症,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接受运动小鼠血浆的受体小鼠的总增殖细胞、DCX+神经母细胞和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然而,存活的成熟神经元的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而是导致新产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增加了两倍。此外,输入运动小鼠的血液后,受体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也得到增强。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135246879题号135246879A.该实验的对照组是接受未运动小鼠血浆的受体小鼠B.该研究表明小鼠运动后血浆中产生了能延缓成熟神经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物质C.实验组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升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升高有关D.该团队后续很可能会分析运动后的小鼠血浆成分,以找到促进小鼠学习能力增强的物质√√CD [该实验的对照组应是接受生理盐水的受体小鼠,A错误;该研究没有信息表明小鼠运动后血浆中产生了能延缓成熟神经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物质,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受体小鼠新产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增加了两倍,且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也得到增强,进而推测出实验组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升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升高有关,C正确;该实验中受体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也得到增强,为了找到促进小鼠学习能力增强的物质,该团队后续很可能会分析运动后的小鼠血浆成分,D正确。]题号1352468799.(12分)(2024·广东一模)随着工作、生活和社会压力的攀升,抑郁症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某科研团队探究百合多糖(LLP)与黄芪多糖(APS)抗抑郁的作用及机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将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受56 d随机性温和刺激诱导成抑郁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指标;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按下表相应剂量灌服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治疗28 d。题号135246879【检测指标】结果如下表:题号135246879组别 剂量/ (mg· kg-1) 行为学指标观察结果 内分泌指标检测结果运动范围占比/% 悬尾实验后不动时间/s 糖水偏爱率/% ACTH/ (ng·L-1) CORT/ (μg·L-1) 5-HT/(ng·L-1)空白组 — 27.65 56.96 79.44 10.99 12.00 49.65模型组 — 7.75 87.14 43.44 32.28 29.15 25.70题号135246879组别 剂量/ (mg· kg-1) 行为学指标观察结果 内分泌指标检测结果运动范围占比/% 悬尾实验后不动时间/s 糖水偏爱率/% ACTH/ (ng·L-1) CORT/ (μg·L-1) 5-HT/(ng·L-1)治疗组 盐酸氟西汀组 8 28.61 64.12 67.89 14.76 12.15 40.52LLP组 200 12.96 77.08 50.89 24.56 18.30 36.10题号135246879组别 剂量/ (mg· kg-1) 行为学指标观察结果 内分泌指标检测结果运动范围占比/% 悬尾实验后不动时间/s 糖水偏爱率/% ACTH/ (ng·L-1) CORT/ (μg·L-1) 5-HT/(ng·L-1)治疗组 APS组 200 17.63 77.78 56.44 20.88 19.74 32.07LLP+ APS组 100+ 100 26.21 63.51 63.11 17.25 16.87 41.95注:盐酸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为皮质酮,5-HT为5-羟色胺(神经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据上表可知,从行为学角度看,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症状。(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及上表所测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有:①LLP具有抗抑郁作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135246879活动范围小、不爱运动、不喜甜(1分)APS具有抗抑郁作用LLP和APS联用后抗抑郁效果显著增强(3)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如图)。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题号135246879①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5-HT可使人体产生_________(填“愉悦”或“抑郁”)的情绪。请结合上表和图分析,抑郁小鼠的HPA轴反馈调节失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LLP与APS能抗抑郁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题号135246879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愉悦(1分)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导致5-HT分泌减少,负反馈抑制减弱,导致ACTH和CORT分泌增加LLP与APS能降解炎症因子;LLP与APS能修复海马区神经元受损细胞[解析] (1)表格数据显示模型组的活动范围占比少,不运动时间长,糖水偏爱率低等,从行为学角度看,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活动范围小、不爱运动、不喜甜的特点。(2)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百合多糖(LLP)与黄芪多糖(APS)抗抑郁的作用及机理,结合表格数据可知,与模型组和盐酸氟西汀组相比,LLP组、APS组和LLP+APS组的活动范围升高,活动时间变长,则可得出的结论有:①LLP具有抗抑郁作用;②APS 具有抗抑郁作用;③LLP 和 APS 联用后抗抑郁效果显著增强。(3)①激素甲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作用于垂体促进促题号135246879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故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据前面表格数据分析CORT抑制5-HT分泌,5-HT抑制ACTH和CORT分泌,炎症因子促进ACTH和CORT分泌,5-HT分泌减少,负反馈抑制减弱,导致ACTH和CORT分泌增加。③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则据此推测LLP与APS能抗抑郁的机理可能是LLP与APS能修复海马区神经元受损细胞或LLP与APS能降解炎症因子。题号135246879(教师用书独具)1.(不定项)(2024·山东威海二模)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或重复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LTP能增加参与新突触连接生长的蛋白质以及AMPA受体的数量。如图表示海马区某侧支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TP的发生属于负反馈调节B.LTP可能与长时记忆的形成有关C.若注射NMDA受体抑制剂,则高频刺激下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但不产生LTPD.图示NO可引发突触前纤维膜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AD [由题图可知,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变化,会促进NO合成酶生成NO,进一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更多谷氨酸,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A错误;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LTP能增加参与新突触连接生长的蛋白质以及AMPA受体的数量,所以LTP可能与长时记忆的形成有关,B正确;阻断NMDA受体的作用,不能促进Ca2+内流,从而不能形成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不能促进NO合成酶合成NO,从而不能产生LTP,C正确;图示NO可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但是不能引发突触前纤维膜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D错误。]2.(2024·黑、吉、辽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歌和唱歌都涉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______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神经冲动(兴奋)传出神经条件(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____________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2(5%CO2和95%O2),检测肺通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脑皮层肺通气量主要受中枢化学感受器控制(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和后测音乐感知准确率均较低;训练后对音乐感知准确率的提升前测更大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音乐感知准确率[解析] (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兴奋),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传出神经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条件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2(5%CO2和95%O2),据图分析,神经切断前后,肺通气量与神经完整曲线相差不大,说明肺通气量主要受中枢化学感受器控制。(3)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前测和后测音乐感知准确率均较低;失歌症组训练后对音乐感知准确率的提升更大。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音乐感知准确率,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