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七单元第39讲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学(不定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1第七单元第39讲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学(不定项)

资源简介

(共95张PPT)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七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39讲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一、过敏反应
1.概念:已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触____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原因:免疫功能过强。
考点1 免疫失调
免疫
相同
3.过程
消化道黏膜
组胺
扩张
增多
增强
4.特点:过敏反应有____之分;有明显的________和个体差异。
5.预防: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抗原≠过敏原
①两者都具有异物性、特异性,但抗原一般是大分子,而过敏原不一定。
②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每个人都一样,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和遗传有关,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快慢
遗传倾向
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深化拓展]
二、自身免疫病
  
组织和器官
自身成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类型
基因突变
3.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辅助性T细胞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79思考·讨论)(1)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等疾病引起的。
提示: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 恶性肿瘤
(2)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HIV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________,使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
提示:融合
1.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明显的遗传倾向及个体差异的特点。 (  )
提示: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2.HIV主要侵染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 (  )
3.有些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低下。 (  )
×


4.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 (  )
提示:破裂后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成为自身抗原,细胞产生的抗体随体液运输,攻击另一只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
×
据图分析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一年后,辅助性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随着HIV浓度的升高,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2)当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此时患者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
提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免疫监视
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78图4-9)荨麻疹是一种血管皮肤过敏反应,典型表现为发痒的水疱暴发,水疱为边界清晰、中心苍白、光滑、轻度高出皮面的红斑,此反应是由局部组胺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的。下图是荨麻疹发病过程中产生瘙痒的机制,HRI为某感受器,其余字母代表物质、细胞或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免疫失调病因分析
A.a是辅助性T细胞,Ⅰ为细胞因子,c为记忆B细胞
B.首次接触过敏原机体产生的IgE数量较少,不会引起荨麻疹
C.再次接触过敏原后,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瘙痒属于非条件反射
D.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D [图中物质Ⅰ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物质Ⅰ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a是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c),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b),A错误;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浆细胞产生抗体并不少,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肥大细胞不会分泌组胺等物质,不会引起荨麻疹,B错误;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瘙痒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其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D正确。]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1科学·技术·社会)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会将RNA和蛋白质注入辅助性T细胞中
B.人体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会立即迅速下降
C.AIDS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会降低
D.可通过检测核酸或者抗体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IV

B [HIV侵入人体后能够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蛋白,然后将病毒的RNA、核心蛋白质和逆转录酶等注入辅助性T细胞中,A正确;人体感染HIV的初期,辅助性T细胞数量会上升,B错误;HIV会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从而导致AIDS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降低,C正确;利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HIV是目前检测HIV的主要途径,另外,由于每种生物的核酸都有特异性,所以也可通过核酸检测确定人体是否感染HIV,D正确。]
一、疫苗
考点2 免疫学的应用
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特定传染病
传染病
疫苗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3旁栏思考)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的__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产物制备疫苗。
提示:抗原 蛋白质 多糖荚膜
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3正文)不建议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免疫缺陷儿童的免疫力低下,无法有效清除病原体,导致病原体在体内增殖,引发健康问题
二、器官移植
生理功能
组织相容性抗原
供者与
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细胞免疫
免疫抑制剂
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4正文)白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移植的外来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白细胞识别到移植器官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与自身的不同
1.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性。 (  )
2.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 (  )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使用免疫增强疗法。 (  )
提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4.利用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可进行移植。 (  )
×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患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9~14岁是接种HPV疫苗的黄金年龄,目前投入使用的疫苗有国产二价HPV疫苗,14周岁及以下对象需接种2剂次,可预防高危型HPV16和HPV18两个亚型的感染。HPV所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子宫颈癌。
(1)HPV感染机体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中,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识别并裂解被HPV感染的靶细胞
(2)HPV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不包含病毒核酸,既安全又有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HPV二价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HPV二价疫苗既安全又有效
(3)被HPV侵染的细胞能逃避免疫监视,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被 HPV侵染的细胞表面的HLA分子(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水平下降,无法有效呈递抗原信息,从而逃避免疫监视
1.(不定项)(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3思考·讨论)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应,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免疫学的应用分析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ACD [干扰素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A正确;据图可知,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形成了凋亡小体,因此其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C正确;由于ThTC细胞本身是肿瘤细胞,有可能在体内无限增殖,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D正确。]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4思考·讨论)猪的解剖学结构和灵长类相似而亲缘关系较远,是器官移植的良好供体,但异种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免疫排斥。Mohiuddin团队将敲除Gal抗原基因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并使用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维持治疗,结果该狒狒比移植未敲除Gal抗原基因猪心脏的狒狒生命大幅延长,最长达到945 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亲缘关系太近,可能导致传染病交叉感染
B.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C.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猪和狒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
D.由题意可推知,狒狒的白细胞依然会攻击Gal外的其他抗原

B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同种生物之间传染病传播成功率更高,所以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亲缘关系太近,可能导致患病甚至交叉感染,A正确;由题干推测,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预防和治疗器官排异反应,可能会减弱细胞免疫功能,B错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一半以上相似的供体,排斥反应较轻,可以进行器官移植,猪和狒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差异较大,容易发生免疫排斥,C正确;该狒狒的生命比移植未敲除Gal抗原基因猪心脏的狒狒的生命只是大幅延长,减轻了排斥反应,但白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会继续发挥功能去攻击Gal外的其他抗原,D正确。]
体验真题 感悟高考·有章可循
1.(2024·贵州卷)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下列疾病中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是(  )
①肺结核 ②白化病 ③缺铁性贫血 ④流行性感冒 ⑤尿毒症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③④

A [①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①正确;②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不能通过接种疫苗预防,②错误;③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营养性疾病,不是传染病,不能通过接种疫苗预防,③错误;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预防,④正确;⑤尿毒症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不是传染病,不能通过接种疫苗预防,⑤错误。]
2.(2023·北京卷)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
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C [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A错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B错误;过敏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的表面,D错误。]
3.(2024·全国新课标卷)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导致艾滋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的细胞可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被认为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HIV会感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凋亡,使机体抵抗病原体、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特异性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助性T细胞
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辅助性T细胞凋亡会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3)设计实验验证某血液样品中有HIV,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路一:利用抗HIV抗体,与血液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预期结果:若出现杂交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实验思路二:从样品中提取RNA,逆转录得到DNA,用HIV核酸特异性引物进行PCR,电泳检测PCR产物;预期结果:PCR产物经电泳后出现特定条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
(4)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在免疫应答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
在不使机体患病的条件下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产生的
免疫力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力可保持一定时间
[解析] (1)细胞凋亡被认为是一种程序性死亡的理由是它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这种过程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是必需的。(2)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接受抗原呈递细胞的信号,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同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一旦辅助性T细胞受损,会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减弱(辅助性T细胞减少阻碍了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3)验证某血液样品中是否存在HIV,可考虑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两条途径。实验思路一:利用抗HIV抗体,与血液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实验;预期结果:若出现杂交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实验思路二:从样品中提取RNA,逆转录得到DNA,用HIV核酸特异性引物进行PCR,电泳检测PCR产物;预期结果:PCR产物经电泳后出现特定条带,则证明血液样品中含有HIV。(4)疫苗作为抗原,在免疫应答方面,可以在不使机体患病的条件下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产生的免疫力针对特定病原体;疫苗作用下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和记忆细胞可在一定时间内留存,保持对病原体的免疫力。
(教师用书独具)
(2024·江西卷)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C [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A正确;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表明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B正确;使用化合物Y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降低,化合物Y会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增殖率小于使用化合物Y,而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D正确。]
1.(2024·山东聊城期末)过敏性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下图是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九)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A.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过程中,肥大细胞中IgE受体基因选择性表达是IgE特异性地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根本原因
C.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与机体接触病原体产生的抗体的分布场所不同
D.抑制组胺释放或增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可用于过敏反应的治疗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D [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活化,A正确;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过程中,肥大细胞中IgE受体基因选择性表达是IgE特异性地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根本原因,B正确;机体接触病原体产生的抗体在内环境中,和过敏反应的抗体分布场所不同,C正确;过敏反应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增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无法治疗过敏反应,D错误。]
2.(2024·安徽马鞍山模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HIV侵染人体后,依次经历三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某人三个阶段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的相对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不同阶段相对数量 急性期 无症状期 艾滋病期
HIV浓度 105~106 102~103 104~106
辅助性T细胞 300~500 200~300 100~200
细胞毒性T细胞 600~700 800~900 400~500
题号
1
3
5
2
4
6
7
A.通过检测HIV浓度可以确定感染者是否处于艾滋病期
B.急性期,HIV迅速增殖导致T细胞数量减少
C.无症状期,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D.艾滋病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丧失

题号
1
3
5
2
4
6
7
C [根据题表可知,急性期HIV浓度为105~106,艾滋病期HIV浓度为104~106,因此通过检测HIV浓度不能确定感染者是否处于艾滋病期,A错误;与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相比,急性期的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相对数量较多,B错误;在无症状期,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相对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推测在该时期,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维持在较高水平,C正确;在艾滋病期存在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未完全丧失,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7
3.(2024·湖南长沙一模)巴斯德将感染了狂犬病的兔的神经组织制成匀浆,每天取样给健康家兔注射。开始几天被注射的家兔都会发病,但如果将匀浆放置10~14天(过期匀浆)将失去使健康家兔患病的作用。如果再给这些被注射了过期匀浆但没有发病的家兔(简称 M兔)注射新鲜病兔的神经组织匀浆,M兔也不会发病。随后巴斯德利用“过期匀浆”救活了一个被疯狗咬伤的小男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7
A.狂犬病毒表面的包膜其主要成分为保护病毒内部核酸的蛋白质外衣
B.M兔体内不发生针对狂犬病毒这一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C.注射新鲜匀浆的M兔不会发病的原因是记忆 T 细胞将病毒清除
D.巴斯德用“过期匀浆”救活了被疯狗咬伤的小男孩体现了疫苗的预防作用

题号
1
3
5
2
4
6
7
D [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其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膜蛋白,A错误;过期匀浆中的狂犬病毒毒性减弱,不会致病,但仍会引起家兔体内产生对应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生成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错误;注射新鲜匀浆的M兔不会发病的原因是记忆 B细胞遇到病毒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进而导致病毒被清除,C错误;被疯狗咬伤的小男孩并未患狂犬病,注射疫苗体现了其作为免疫预防的功能,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7
4.(2024·山东日照模拟)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但其中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耐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B.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提高免疫力
C.抑制TReg的功能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产生自身免疫病
D.通过调节TReg的数量来调节免疫功能,可提高异体移植物的成活率

题号
1
3
5
2
4
6
7
B [免疫细胞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说明受体的免疫系统把移植物当成“非己”攻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A正确;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排斥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结合题意可知,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能够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耐受,说明细胞因子IL-10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降低细胞免疫,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故通过调节TReg的数量来调节免疫功能,可提高异体移植物的成活率,B错误,D正确;抑制TReg的功能可能会导致细胞因子IL-10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过强而产生自身免疫病,C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7
5.(2024·山东德州期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损伤,功能减退。研究发现西药硒酵母混悬液可通过抑制TLR4蛋白的合成减轻AIT炎症损伤,但对肝脏损害较大,而中药补中益气汤也对AIT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科研人员为探究不同剂量补中益气汤的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A.AIT患者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呈阳性
B.AIT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
C.补中益气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治疗AIT
D.实验说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时中剂量效果更好

题号
1
3
5
2
4
6
7
B [AIT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因此,AIT患者血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呈阳性,A正确;AIT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组织损伤,功能减退,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时,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B错误;据图可知,低、中、高三个补中益气汤剂量组的TLR4相对表达量都比模型组的低,且中剂量TLR4相对表达量最低,说明补中益气汤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治疗AIT,且中剂量效果更好,C、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7
6.(不定项)(2024·湖南长沙一模)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能够预防脊髓灰质炎,如图表示该疫苗引发体液免疫的作用机理,M、N、P、Q代表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A.Q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及IL-4
B.N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
C.IgA攻击肠道黏膜细胞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属于过敏反应
D.IgA进入黏膜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BD [据图可知,Q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可以识别抗原,A错误;N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B正确;IgA攻击肠道黏膜细胞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IgA进入黏膜细胞的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膜蛋白的识别,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7
7.(16分)(2024·湖北荆州一模)过敏性鼻炎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环境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化来引起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初始T细胞指未受抗原刺激的原始T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7
题号
1
3
5
2
4
6
7
注:tDCs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IL-10、IL-21、TGFβ、IL-35、IDO等均为细胞因子。
(1)B淋巴细胞除了过敏原的直接刺激外,往往还需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的刺激才能迅速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只有特定的人群会发生过敏性鼻炎,且常有家族遗传史,体现该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才发生的,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辅助性T细胞
和细胞因子(答出两点)(2分)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2分)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
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题号
1
3
5
2
4
6
7
(2)初始T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的调节性T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 IL-10的作用具有多效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作用于初始T细胞促进其活化为调节性T细胞,作用于APC
抑制其活化
题号
1
3
5
2
4
6
7
(3)强的松和二丙酸倍氯米松都是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应答,降低IgE含量,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除不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外,其余物理特性与药物相同。请以过敏性鼻炎小鼠为对象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设计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过敏性鼻炎小鼠随机均分成A、B、C、D 四组。实验前测量各组小鼠体内的IgE含量;A组用一定量安慰剂进行治疗,B组用适宜剂量的强的松进行治疗,C 组用等剂量的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D组用等剂量的强的松和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联合治疗;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体内IgE的含量
题号
1
3
5
2
4
6
7
[解析] (1)B淋巴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是抗原与B淋巴细胞接触,第二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与B淋巴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才能迅速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特定的人群会发生过敏性鼻炎,且常有家族遗传史,体现该病的特点是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2)由图可以看出,初始T细胞接受的信号刺激具有差异,不同的信号刺激下初始T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出现差异,因此分化为不同的调节性 T 细胞。据图分析 IL-10的作用具有多效性,表现为作
题号
1
3
5
2
4
6
7
用于初始T细胞促进其活化为调节性T细胞,作用于抗原呈递细胞(APC)从而抑制其活化。(3)实验目的是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药物的种类,因变量为人体中IgE含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等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将过敏性鼻炎小鼠随机均分成 A、B、C、D 四组。实验前测量各组小鼠体内的 IgE 含量;A组用一定量安慰剂进行治疗,B组用适宜剂量的强的松进行治疗,C 组用等剂量的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D组用等剂量的强的松和二丙酸倍氯米松进行联合治疗;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体内 IgE 的含量。
题号
1
3
5
2
4
6
7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湖南九师联盟期末)桑黄多糖主要通过提高身体健康细胞活性、增加健康细胞数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对抗身体中的癌细胞和肿瘤。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检测了相关指数,结果如下表[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分别为胸腺(mg)、脾(mg)与体重(g)之比,用以评估免疫能力的强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各组S180肿瘤小鼠免疫脏器指数比较
组别 剂量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空白对照组 — 2.65±0.51 6.46±0.93
多糖低剂量组 1.25 3.31±0.34 7.64±0.87
多糖中剂量组 2.50 3.76±0.69 8.35±0.84
多糖高剂量组 5.00 4.04±0.50 10.37±1.02
A.实验组应使用肿瘤小鼠,对照组应使用健康小鼠
B.较高剂量的桑黄多糖有利于小鼠免疫能力的提高
C.若要探究桑黄多糖对肿瘤的抑制功能,可以瘤体的大小为检测指标
D.由桑黄多糖对胸腺指数的影响推测,桑黄多糖可能提高小鼠的免疫监视功能

A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肿瘤小鼠为实验材料,A错误;本实验中使用的桑黄多糖剂量越高,对免疫调节的效果越好,B正确;由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肿瘤体积会增大,所以若要探究桑黄多糖对肿瘤的抑制功能,可以瘤体的大小为指标,C正确;由胸腺指数升高可推测,桑黄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免疫监视功能,D正确。]
2.(2024·广东东莞期末)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突触,免疫系统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引起重症肌无力(MG)。为研究其发病机理,某学者检测了200名MG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测试人数 突触前膜抗体(PsMab)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170 - ++
14 + ++
11 ++ -
5 - -
注:异常为“+”,正常为“-”。“+”数目代表异常的严重程度。
A.乙酰胆碱与骨骼肌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变化
B.据表可知,MG的病理损害主要在突触后膜
C.AchRab和PsMab均阴性可推测MG可能有其他致病机制
D.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MG,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D [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与骨骼肌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膜电位变化,A正确;表中调查结果显示,测试170人中,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异常,说明MG的病理损害主要在突触后膜,B正确;AchRab和PsMab均阴性也患有MG,据此可推测MG可能有其他致病机制,C正确;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MG,对于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D错误。]
3.(2024·河北模拟)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小鼠,使小鼠失去全部免疫功能,将正常小鼠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群分别输入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然后用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在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参与下,才能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绵羊红细胞(TD抗原)致敏该小鼠,两周后观察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表示不产生抗体,“+”表示产生抗体。
注射的细胞 无 胸腺细胞(提供T细胞) 骨髓细胞(提供B细胞) 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
给X射线照射的小鼠注射TD抗原
抗体产生情况 - - - +++
A.注射的细胞群应与受体小鼠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B.抗体产生水平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C.TD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D.若给免疫缺陷小鼠输入脾中的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

C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器官移植时诱发排斥反应的抗原,注射的细胞群应与受体小鼠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A正确;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抗体产生水平,B正确;TD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需要辅助性T细胞参与,C错误;由题图可知,在B细胞和T细胞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抗体,脾中含有T细胞和B细胞,故若给免疫缺陷小鼠输入脾中的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D正确。]
4.(不定项)(2024·江苏常州期末)如图是某只家兔进行血清交换前后的抗体浓度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兔为维持抗体水平需要多次注射抗原
B.抗体产生水平与接种抗原剂量无关
C.B兔与C兔交换血清是为了降低其体内抗体水平
D.B兔在55天后抗体水平猛增属于负反馈调节


CD [A兔作为对照,不需要为维持抗体水平而进行多次注射抗原,A错误;抗体产生水平与接种抗原剂量有关,因为接种抗原剂量增加,会引起更强烈的免疫反应,B错误;B兔与C兔交换血清是为了降低其体内抗体水平,进而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C正确;由B 兔实验可知,免疫系统可通过感知较低抗体水平,进行反馈调节使抗体水平急剧上升,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
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