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大概念升华课6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一、生物学概念在高考中的考查1.(2024·广东卷)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B.3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C.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D.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B [松树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植物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松叶蜂幼虫攻击松树不需要凭借该信息,B错误;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从而减少松树受到攻击,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两者相互合作,彼此也能分开,属于原始合作关系,C正确;通过该信息的调节使得松树、松叶蜂、寄生蜂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次位概念1: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次位概念2: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广东卷)“碳汇渔业”,又称“不投饵渔业”,是指充分发挥生物碳汇功能,通过收获水产品直接或间接减少CO2的渔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践行“大食物观”的举措之一。下列生产活动属于“碳汇渔业”的是( )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B.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C.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D.增加饵料投放,提高渔业产量√A [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可获取水产品且不需要投饵,属于“碳汇渔业”,A符合题意;“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均没有收获水产品,不属于“碳汇渔业”,B、C不符合题意;增加饵料投放,不符合“不投饵渔业”,即不属于“碳汇渔业”,D不符合题意。]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次位概念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次位概念2: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3.(2024·海南卷)海南海防林包括本土自然林中的青皮林、人工种植的木麻黄林等,是海岸沿线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屏障。回答下列问题:(1)青皮植株高大、分枝茂盛、根系发达。青皮林被当地人称为“雨神”,表明青皮林除了防风固沙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的生态功能。(2)石梅湾青皮林中,青皮的相对密度为0.93,其他树种为0.07,说明青皮在该群落中处于__________地位。在青皮种群数量中,幼苗占53%,幼树占40%,成树占7%,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型。调节气候优势增长基因木麻黄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3)海南有多个不同的青皮种群,若将其他种群的青皮引入石梅湾青皮林,可提高石梅湾青皮种群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4)外来物种木麻黄能释放出化学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这是木麻黄林稳定性低的重要因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提升海防林的稳定性,促进人工木麻黄林逐渐转变为本土自然海防林,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人为干扰,让群落自然演替;引入本土植物,增加物种丰富度等[解析] (1)青皮林被称为 “雨神”,说明青皮林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2)青皮的相对密度为0.93,其他树种为0.07,说明青皮在该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在青皮种群数量中,幼苗占53%,幼树占 40%,成树占 7%,幼龄个体数量多,老龄个体数量少,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3)海南有多个不同的青皮种群,若将其他种群的青皮引入石梅湾青皮林,可增加青皮的基因种类,从而提高石梅湾青皮种群的基因多样性。(4)外来物种木麻黄能释放出化学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这会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所以木麻黄林稳定性低。(5)为了提升海防林的稳定性,促进人工木麻黄林逐渐转变为本土自然海防林,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考虑,可以减少人为干扰,让群落自然演替;或者引入本土植物,增加物种丰富度等。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次位概念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次位概念2: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次位概念3: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次位概念4: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次位概念5: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物学概念在情境中的应用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白鳍豚濒临灭绝主要是人类威胁所致,如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各种机动船成倍增长,昼夜不息的机动船螺旋桨在长江上劈波斩浪,常常造成白鳍豚非正常死亡;滚钩、迷魂阵、电打鱼、毒鱼、炸鱼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使一些白鳍豚死于非命;长江水质污染,非法采砂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支流湖泊大多修了坝闸,水文地理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破坏了白鳍豚长期适应的生态环境,又使作为白鳍豚食物的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大量减少,对白鳍豚种群繁衍极为不利。(1)若要研究白鳍豚种群的数量变化,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研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2)长江中部分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生态位重叠,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关系。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的结果。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阳光、温度、水等(种间)竞争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协同进化(3)如表表示长江某地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情况(表中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105 kJ)。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流入 分解者 未利用第二营养级 ① 923.5 355 32.1第三营养级 134.5 167.4 86.6 10.5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67.4+134.5)×105 kJ=3.019×107 kJ,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包括流入分解者、流入下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未利用的能量,即①的数值为3.019×107+(355+32.1)×105 kJ=6.89×107 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6.89×107+923.5×105=1.6125×108 kJ,因此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19×107)÷(1.6125×108)×100%≈18.7%请根据数据分析表中①的数值和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敌的存在也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天敌的存在可以避免某些物种过度繁殖而占据过多的生态资源,为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留出空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复杂,则自我调节能力强,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4)长江水域有一些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天敌,试分析这些天敌的存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地保护加强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如加强水质监测和执法力度;加强栖息地保护,如修复沿岸生态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促进物种恢复等(5)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我国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该计划对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为________;除了禁渔以外,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的措施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次位概念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次位概念2: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次位概念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次位概念4: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次位概念5: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