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中学多校期末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对应的字母代号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无效,不予记分。3.作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无效,不予记分。第Ⅰ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 )A.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对未来充满信心B.人生态度决定我们未来事业的成败C.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使我们安于现状D.消极的人生态度会使我们走向成功2.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常常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烦恼和困惑。要解决这些烦恼和困惑,我们可以( )①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放松自己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只运用专家规定的情绪调节方法④自我调节,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进入青春期后,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最不恰当的解决办法是( )A.向知心朋友诉说B.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C.和别人吵架、打架D.查阅有关资料,积极进行自我调整4.小唯写了一篇初中生活《自我成长反思录》,以下是部分反思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有( )①发现同学长胡须→大声嘲笑→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变化②老师讲错了题→委婉指出老师的错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③有时很勇敢,有时又很怯懦→向姐姐寻求帮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④模仿校外人士穿着另类装“酷”→敢于打破常规→具有独立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年1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工作指南要求,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兴趣特点,进阶式、一体化开展科学类课后服务。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学思并进②积极探索新知,弘扬创新精神③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④完善教育法规,减轻课业负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4年2月29日晚,2023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典礼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评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是因为(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②自强的青春态度助力我们青春成长③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学会情绪管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也是中学生应对现阶段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能力。据此,以下空白处填写内容最合适的是( )每次考试前感到焦虑、失眠、恐慌 → → 逐渐变得平静并能轻松应对①将自己处于安静环境中听轻音乐 ②将自己所有作业撕碎扔进垃圾桶③寻找值得信赖的人敞开心扉交谈 ④假装自己生病就不参加模拟考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地铁车厢里,一名乘客戴着耳机刷手机,看到有趣的事忍不住笑了起来,旁边人看到了,也跟着笑了。随着笑的持续,整节车厢弥漫着欢乐的笑声。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青春期的情绪表现强烈B.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C.人的情绪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D.人的心情状况取决于周围人的情绪2023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情怀”研学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缅怀先烈】活动中,同学们整齐列队来到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默哀表达敬意与哀思,一些同学流下了热泪。这说明( )①人的情绪受周边氛围的影响②同学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③情感在生活经验的扩展中丰富、深刻④情感可以在活动中自然引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听着讲解员慷慨激昂的讲解,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面对侵略,广大中华儿女展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让同学们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从中汲取到了奋进的力量。这证明( )A.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赢得胜利B.美好情感能够传递生命正能量C.同学们的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D.负面情感能够为我们成长助力11.【心得感悟】同学们返回学校后,分享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感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小胜:参观纪念馆能让我们的情怀更加博大②小红:本次研学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美好情感③小佩:我们的情感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影响④小舟:我们要积极回应先烈们对祖国的情感,守护好祖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3:2绝杀韩国队,时隔16年重回亚洲之巅。无数网友为之振奋,“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让2追3很难却做到了,中国女足好样的”“如果拼搏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下列诗句与网友的情感一致的有(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某校七年级开展以“群星闪烁”为主题的年级评选活动,通过学生自荐、班选和年级师生投票选举出“友爱之星”“运动之星”“自律之星”等,并进行宣传和表彰。开展这一活动( )①鼓励大家从点滴做起,积善成德②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我③为了让大家端正态度,提高文化课成绩④有利于鼓励大家见贤思齐,汲取榜样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情绪反应出现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已经形成的情感常常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下列关于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感与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②情感决定着人们的判断和选择③情感是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 ④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2023年10月7日,中国女排3比0战胜日本女排,夺得杭州亚运会女排冠军。由于经历了奥运会小组出局,此次亚运会,中国女排的前景并不被看好,但是全队上下众志成城,默契配合,以全胜的战绩成功卫冕。中国女排的表现告诉我们( )①一个优秀集体要有共同的目标②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各尽其能和团结协作③我们要增强集体荣誉感,积极为集体做贡献④美好集体充满活力,战无不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小成在期末复习过程中整理了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的一些概念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17.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启示我们( )A.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B.坚持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都是一致的D.个人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18.冬天的高潮在除夕,父亲母亲将一个冬天的准备全部展示在年夜饭上。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化成幸福,荡漾在家庭每个人的脸上,沁入每个人的心里。家乡的美,不仅美在家乡的山水,也美在浓浓的乡情乡音,更美在和父母亲一起温馨、宁静地走过四季。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③家人间互相关爱有助于家庭和睦④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观察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成长过程中,将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B.人应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外界诱惑C.人应知足常乐,不要有过多的追求D.人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20.一日,在某商业街大排档有游客凌晨唱歌扰民,民警提醒、劝说无果后反被游客挑衅,最后民警依法将几名游客带走,人群拍手叫好。以下网友评论中你最不认同的是( )A.我们应该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不得扰民B.在实现自身利益时,也要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C.唱歌扰民是小事,民警没必要把人带走D.法律可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二、判断题(本大题供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到答题卡对应区域)2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体现了复杂情绪中的“哀”。( )22.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都应心中有集体。23.法律、道德、纪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4.学校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李明抽签抽到实力强劲的对手,他感觉自己必败无疑,决定放弃这场比赛。( )25.青春意味着敢于尝试,肆意放纵。( )三、分析说明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26.(12分)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这种“独立”的?(4分)(2)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4分)(3)材料二启示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4分)27.(10分)◆小丽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期末考试到了,她满怀信心,预想自己应该能考第一名。可是数学考试时,因一道小题没做上来,小丽开始出现紧张、害怕、心跳加快的症状,导致大脑一片空白,结果好几个平时会做的题都没做出来。从考场出来后,小丽伤心的留下了眼泪。◆面对考试的失利,小丽一直闷闷不乐,垂头丧气。几天过后,本来活泼张扬的同桌也变得安静不语,上课不再主动发言。老师找小丽谈话,让地尽快振作起来,带给同学积极向上的能量。小丽很不解:“我的情绪不好和同桌有什么关系啊 ”◆为了让小丽尽快走出考试的阴覆,重新振作起来,同学们们纷纷为她介绍调节情绪的方法。小晶:我建议你周末和几个小伏伴去风景优美的公园散散步,换个环境,感受自然的美好,心情会好很多,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①。小梦:我建议你②_,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合理宣泄。(1)小丽先后表现出哪几种基本情绪 (2分)(2)根据材料指出,考场上小丽紧张、害怕的情绪给小丽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 (2分)(3)请你用一句话解答小丽的疑问。(3分)(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或生活实际将①②处补充完整。(3分)28.(12分)【美好集体,你我共建】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弘扬航天精神,创建文明集体”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感悟美好集体】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同学们观看了以下片段:航天员景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每迎接一次飞行任务,就要按统一标准重新选拔,队员之间确实存在着竞争,一个团队只有竞争才能出战斗力,但航天员这个团队除了竞争,更有携手并肩、传承帮带,航天员大队是团结的集体,生活在这个团队很幸福”。(1)请你结合材料,谈谈航天员大队体现了美好集体的哪些特征?(6分)【学习榜样人物】同学们在观看了神舟十六号栽人飞船成功发射视频后,感到非常震撼,也希望自己的班集体能像航天员大队一样团结进取、不懈奋斗!(2)请从“在共建中尽责”和“在担当中成长”两个角度,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与集体共成长?(6分)29.(16分)【与法同行】材料一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哪一个基本要求?(3)(2)请根据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谈谈如何让《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部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6)材料二法律我践行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法律佑护我健康成长。今后,在遵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作为中学生要与法同行,健康成长。请你将宣传板报中【法律我践行】的内容补充完整。(7)答案部分1.A2.B3.C4.C5.A6.A7.B8.B9.C10.B11.B12.B13.D14.C15.A16.D17.D18.B19.A20.C21.错误22.正确23.正确24.错误25.错误26.(1)步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知识面扩大扩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逐渐发展,对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独立思考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精神:批判精神。作用: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3)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27.(1)小丽先后出现了喜、惧、哀三种情绪。(2)使小丽的身体感到难受,影响小丽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小丽的考试成绩。(3)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4)①转移注意力。②将不愉快的事写在日记里来调控自己的情绪.28.(1) ①“按照统一标准重新选拔”体现了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②“生活在这个团队很幸福”体现了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携手并肩、传承帮带,团结的集体”体现了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④“一个团队只有竞争才能出战斗力”体现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2) 在共建中尽责。①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具有“自治”精神;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在担当中成长。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悉心呵护集体荣誉和利益;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29.(1) 科学立法。(2)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3) 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合理利用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