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49练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49练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十章 第49练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电路分析
[分值:100分]
1~7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2024·江苏连云港市检测)如图所示的电解池,通电1 s时间内共有0.2 C的正离子和0.3 C的负离子通过截面xy,则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  )
A.0.5 A B.0.2 A C.0.8 A D.0.6 A
2.(2024·江苏如皋市调研)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L的圆形轨道,当环中电子以速度v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形成的电流为I,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则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  )
A. B. C. D.
3.(2024·江苏镇江市检测)家用电热水器,在使用时具有漏电危险,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会经过水管中的水与人体相连从而发生意外事故。“隔电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体的安全,其装置如图甲,其内部结构是一个螺旋状的绝缘管道,结构如图乙,它实则上是将水管的水道变得更细更长,安装位置如图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漏电时“隔电墙”能完全隔断电流
B.“隔电墙”是靠减小水流速度来减小电流而保护人体安全
C.“隔电墙”是通过增加管道中水的电阻率来保护人体安全的
D.“隔电墙”是通过增加管道中水的电阻来减小电流从而保护人体安全
4.(2025·江苏盐城市期中)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以下关于导体的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电阻为12 Ω
B.B点对应的电阻为40 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5.(2024·江苏扬州市期中)如图所示,R1=2 Ω,R2=10 Ω,R3=10 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
A.S断开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1
B.S闭合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5
C.S闭合时,通过R2与R3的电流之比为2∶1
D.S闭合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2∶5
6.(来自教材改编)(2024·江苏南通市一模)在电学实验中,改装后的电表测量值略微偏小,为校准电表,可以将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
A.与电阻R1串联 B.与电阻R1并联
C.与电阻R2串联 D.与电阻R2并联
7.(2024·江苏盐城市检测)如图甲所示,有一种电吹风由线圈电阻为r的小型电动机与电阻为R的电热丝串联组成,电路如图乙所示,将电吹风接在电路中,电吹风两端的电压为U,电吹风正常工作,此时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为U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热丝中的电流大小为
B.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
C.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U-U1)
D.电吹风消耗的功率为
8~11题每小题9分,12题15分,共51分
8.(2025·江苏连云港市期中)近地大气层可视为电阻率较大的漏电介质,雷暴对大气层“电击”时,离地面H处的大气层与带负电的地面之间电势差为U,已知雷暴t秒钟内给地球充电的电荷量为Q,地球表面积近似为S,则(  )
A.离地面越近电势越高
B.大气层的等效电阻为
C.大气层的平均漏电电流为
D.大气层的平均电阻率为
9.(2024·江苏无锡市期末)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连接法连入电路,则(  )
A.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2的读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10.(2024·江苏苏州市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可变电阻R组成,已知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2 mA,内电阻Ig=300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R减小时量程增大
B.乙表是电压表,R减小时量程增大
C.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量程为0.6 A,则R=0.5 Ω
D.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量程为3 V,则R=1 500 Ω
11.如图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进行改装,已知表头内阻为10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该表头满偏电流Ig=2 mA
B.甲图是改装成的双量程电压表,接b时量程为6 V
C.乙图中R1= Ω,R2=10 Ω
D.乙图中R1=5 Ω,R2=45 Ω
12.(15分)(2024·海南卷·17)虚接是常见的电路故障,如图所示,电热器A与电热器B并联。电路中的C处由于某种原因形成了虚接,造成了该处接触电阻0~240 Ω之间不稳定变化,可等效为电阻RC,已知MN两端电压U=220 V,A与B的电阻RA=RB=24 Ω,求:
(1)(8分)MN间电阻R的变化范围;
(2)(7分)当RC=240 Ω,电热器B消耗的功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解析
1.A [由题可知时间t=1 s内,通过截面的电荷量为 q=0.3 C+0.2 C=0.5 C,则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
I==0.5 A,故选A。]
2.B [电流的大小为I=
则可得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
n=,故选B。]
3.D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ρ,水的电阻率不变,在该情况下,将水流变长,横截面积变小来增大电阻,减小电流,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隔断电流。故A、B、C错误,D正确。]
4.B [B点时导体电阻为RB= Ω=40 Ω,故A错误,B正确;A点时导体电阻为RA= Ω=30 Ω,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ΔR=RB-RA=10 Ω,故C、D错误。]
5.B [S断开时,R1与R2串联,两端电压之比为U1∶U2=R1∶R2=1∶5,A错误;S闭合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U1∶U2=R1∶=2∶5,B正确;S闭合时,通过R2与R3的电流之比为1∶1,C错误;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P1=I2R1=2I2,P2=()2R2=I2,解得 P1∶P2=4∶5 ,D错误。]
6.C [左图所示,R1与电流计串联,电流计改装为大量程的电压表。改装后测量值略偏小,即电表示数偏小,即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偏小,因此为了增大电流,需要略微减小串联的电阻,即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与R1并联,A、B错误;右图所示,R2与电流计并联,电流计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改装后测量值略偏小,即电流表示数偏小,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偏小,因此为了增大电流计的电流,需要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与R2串联,C正确,D错误。]
7.C [电热丝中的电流大小为IR=,A错误;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M=U-U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M=IR=,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P=r=,B错误;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PM=UMIM=(U-U1),C正确;电吹风消耗的功率为
P=UI=UIR=U,D错误。]
8.B [由于大气层带正电,地球表面带负电,则电场线由大气层指向地球表面,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离地面越近电势越低,故A错误;依题意,可得大气层的平均漏电电流为I=,则大气层的等效电阻为R=,故B正确,C错误;根据R=ρ可得,该大气层的平均电阻率约为ρ=,故D错误。]
9.A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由相同表头与不同电阻并联改装而成,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角相同,电流表A1的量程较大,则电流表A1的读数较大,A正确,B错误;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由相同表头与不同电阻串联改装而成,串联在电路中,通过表头的电流相同,故指针的偏转角相同,因V1量程较大,所以电压表V1的读数大于电压表V2的读数,C、D错误。]
10.A [甲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并联,利用并联电阻的分流,改装成电流表。电流表的量程为I=Ig+,可知当R减小时量程增大,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则R= Ω≈1.003 Ω,故A正确,C错误;乙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串联,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改装成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为U=Ig(Rg+R),可知R减小时量程减小,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 V,则有R=-Rg= Ω-300 Ω=1 200 Ω,故B、D错误。]
11.C [由题图甲可知Ig= A=0.001 A=1 mA,接b时量程为U'=Ig(Rg+R+R')=0.001×(100+2.9×103+6×103) V=9 V,故A、B错误;在题图乙中,改装为I1=10 mA=0.01 A电流表时电阻R1、R2的分流电流为I'=I1-Ig=10 mA-1 mA=9 mA=0.009 A,分流电阻的阻值为R1+R2= Ω= Ω,改装为I2=100 mA=0.1 A电流表时,可得分流电阻的阻值R1=,联立解得R1= Ω,R2=10 Ω,故C正确,D错误。]
12.(1)12 Ω≤R≤22 Ω (2)16.7 W
解析 (1)根据电路可知当RC=0时MN间电阻R的阻值最小,
为Rmin==12 Ω
当RC=240 Ω时MN间电阻R的阻值最大,
为Rmax==22 Ω
故MN间电阻R的变化范围为
12 Ω≤R≤22 Ω
(2)当RC=240 Ω,
通过电热器B的电流为I=
此时电热器B消耗的功率为
PB=I2RB
解得PB≈16.7 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