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41练 电场力的性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41练 电场力的性质(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九章 第41练 电场力的性质
[分值:100分]
1~7题每小题7分,共49分
1.(2024·江苏卷·1)在静电场中有a、b两点,试探电荷在两点的静电力F与电荷量q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请问a、b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
A.Ea=Eb B.Ea=2Eb
C.EaEb
2.(2024·江苏徐州市模拟)为测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先在该点放一点电荷,电荷量为+q,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1;再在该点改放另一个点电荷,电荷量为-2q,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2则(  )
A.E1=E2,方向相同 B.E1=E2,方向相反
C.E1E2,方向相反
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金属球A、B(可看成点电荷)带等量异种电荷,两球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现让另一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
A. B. C. D.
4.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可以模拟出电场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是模拟孤立点电荷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照片,图乙为简化后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则(  )
A.由图甲可知,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
B.图甲中,没有头发屑的地方没有电场
C.图乙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D.在图乙电场中由A点静止释放的质子能沿着电场线运动到B点
5.(2023·江苏盐城市模拟)如图所示,固定一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a的绝缘支架放在电子秤上,此时电子秤示数为F1,现将带等量负电的另一相同小球b移至距离小球a正上方L处时,电子秤示数为F2,若将另一个相同的但不带电小球c与a球碰一下后拿走,此时电子秤示数为F3,则(  )
A.F2=2F1 B.F2=2F3
C.F1+F2=2F3 D.F2+2F3=3F1
6.(2024·江苏苏州市调研)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长为l的导体棒水平放置,现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q放在棒的中心轴线上距离棒的左端R处。已知O为棒的中点,A、B为棒上左、右端的一点,静电力常量为k,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  )
A.棒整体带负电
B.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C.感应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左
D.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
7.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从点a运动到点b,在点a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该电荷从点a到点b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8~10题每小题9分,11题14分,共41分
8.(2024·江苏淮安市期中)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一根光滑绝缘细杆,放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a、b、c三点所在水平直线平行于两点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B.a点的电场强度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
D.套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环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释放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2024·江苏南京市调研)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A、B两点,O是它们连线的中点,N、P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N=OPA.运动到O点时的速度最大
B.经过关于O对称的两点时加速度大小相等
C.沿着P→O→N,试探电荷的加速度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D.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增大,试探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不变
10.(2024·新课标卷·18)如图,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绝缘细绳的上端均系在天花板的O点上,下端分别系有均带正电荷的小球P、Q;小球处在某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两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则(  )
A.两绳中的张力大小一定相等
B.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C.P的电荷量一定小于Q的电荷量
D.P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的电荷量
11.(14分)(2023·全国乙卷·2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位于竖直平面内,AB边水平,顶点C在AB边上方,3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AB边中点M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下,BC边中点N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A点处点电荷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求:
(1)(7分)B点处点电荷的电荷量的绝对值并判断3个点电荷的正负;
(2)(7分)C点处点电荷的电荷量。
 (10分)
12.(2024·海南卷·12改编)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q>0),固定于相距为2r的P1、P2两点,O是P1P2连线的中点,M点在P1P2连线的中垂线上,距离O点为r,N点在P1P2连线上,距离O点为x(x r),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1P2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到O点的距离为r
B.P1P2中垂线上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
C.在M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D.在N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
参考解析
1.D [设F-q图像的横坐标单位长度表示的电荷量为q0,纵坐标单位长度表示的力大小为F0,根据E=,可知F-q图像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题图可知Ea=,Eb=,可得=4∶1,则Ea>Eb故选D。]
2.A [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的检验电荷电性、电荷量无关,故E1=E2,方向相同,A正确。]
3.A [设原来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距离为r,则有F=k,小球C先与A球接触后,电荷量为qA'=qC=,小球C后与B球接触后,电荷量为qB'=qC'==-,则有F'=kkF,故选A。]
4.C [电场线是假想的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题图甲中,没有头发屑的地方同样也有电场存在,故B错误;题图乙中A点的电场线较B点密集,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C正确;因A、B之间的电场线为曲线,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在题图乙电场中由A点静止释放的质子不可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故D错误。]
5.C [将带等量负电的另一相同小球b移至距离小球a正上方L处时,电子秤示数为小球a所受重力和库仑力之差,即 F2=F1-F库,若将另一个相同的但不带电小球c与a球碰一下后拿走,则F库'=kF库
则此时电子秤示数为 F3=F1-F库'=F1-F库,因此有 F1-F2=2(F1-F3),整理得F1+F2=2F3,故选C。]
6.C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棒的电荷量不变,整体不带电,故A项错误;由静电平衡可知,导体棒是一个等势体,所以其表面上各点电势处处相等,故B项错误;由静电平衡可知,O点的合电场强度为零,感应电荷在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正点电荷在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向右,所以感应电荷在O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感=E=,方向向左,故C正确,D错误。]
7.A [由题图可知从点a到点b过程中,电场线分布越来越密,则电场强度增大,所以负电荷所受静电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电荷的加速度也增大,负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方向和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因为仅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电荷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v-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分析可得正确的是A选项。]
8.A [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
b点的电场强度水平向右,故A正确;由对称性可知,a、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B错误;b点的电场强度小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而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小于d点的电场强度,则b点的电场强度小于d点的电场强度,故C错误;套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环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释放后,由于竖直方向只受重力,静电力垂直细杆方向,则小环将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9.C [负试探电荷从P→O→N过程中静电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运动到O点时的速度最大,A正确;关于O对称的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试探电荷所受静电力大小相等,加速度也大小相等,B正确;沿着P→O→N,电场强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所以试探电荷的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C错误;试探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等于P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所以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增大,试探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与其电荷量的比值不变,D正确。]
10.B [设Q和P两球之间的库仑力为F,绳子的拉力分别为FT1、FT2,Q和P的质量分别为m1、m2,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两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于小球Q有
q1E+FT1sin θ=F ①
FT1cos θ=m1g ②
对于小球P有
q2E+F=FT2sin θ ③
FT2cos θ=m2g ④
由①知,FT1sin θ=F-q1E ⑤
对比③⑤可得FT2>FT1
由②④可得
可知m2>m1;两小球的电荷量则无法判断。故选B。]
11.(1)q 均为正电荷 (2)q
解析 (1)因为M点处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下,则C点处电荷为正电荷,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A、B两点的点电荷在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点处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电性与A点处点电荷相同,又N点处电场强度竖直向上,可得A点处电荷在N处的电场强度垂直BC沿AN连线向右上,如图所示,可知A点处点电荷为正电荷,所以A、B、C点处的电荷均为正电荷。
(2)对N点处电场强度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
EA'=EBC'·tan 30°
即)
其中AN=BN=CN
解得qC=q。
12.A [设P1处的点电荷在P1P2中垂线上某点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竖直向下的夹角为θ,则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A点的合电场强度为E=ksin2 θ·cos θ,可知当cos θ=时E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E=,再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点到O点的距离为y=r,故A错误,B正确;在M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由于r>r,可知电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静电力一直减小,则电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故C正确;
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电子运动过程中,O点为平衡位置,可知当发生位移x时,
电子受到的静电力为F=keq·,由于x r,整理后有F=-·x,在N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将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故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