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 第42练 电场能的性质[分值:100分]1~7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2024·河北卷·2)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b、c、d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2.(2024·湖北卷·8改编)关于电荷和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B.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低的等势面指向电势高的等势面C.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可能增大D.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将从高电势的地方向低电势的地方运动3.(2024·北京卷·11)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M、N两点,P、Q是MN连线上的两点,且MP=Q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电场强度比Q点电场强度大B.P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C.若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P点电场强度大小也变为原来的2倍D.若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P、Q两点间电势差不变4.(2023·湖北卷·3)在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M、N两点,其电势分别为φM、φN,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M、E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φM>φN,则M点到电荷Q的距离比N点的远B.若EMC.若把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则φM<φND.若把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则EM>EN5.(2024·江苏省高邮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避雷针周围的等势面分布情况,电场中有M、N、P三点,则( )A.P点的电势比M点的高B.M、N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比M点的大D.电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M点的电势能6.(2021·天津卷·8改编)两个位于纸面内的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实线所示,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虚线MPN是一个电子在该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轨迹与某等势面相切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电荷可能是异种点电荷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C.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D.电子运动到P点时动能最大7.(2024·江苏南京市、盐城市一模)某电子束焊接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直流高压作用下,阴极K(接地)与阳极A之间形成辐向电场,虚线为电场线,在同一电场线上有B、C、D三点,BC=CD。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受到的静电力不变B.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B、C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D两点间的电势差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等于其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8~11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8.(2024·江苏常州市监测)如图所示,在正六面体的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f点放置一电荷量绝对值相等的负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电势大于c点电势B.d点电势等于g点电势C.d点和g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D.b点和c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9.(2024·江苏无锡市调研)如图,在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的电场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D为AC的中点,∠A=30°,A、B、C、D四点的电势满足φA=φC,φB=φD,点电荷Q在A、B、C三点所在平面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φA=φB B.φC>φDC.Q在AC连线中点 D.Q在BD连线中点10.(2022·江苏卷·9)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各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电荷量相等,O是正方形的中心,将A点的电荷沿OA的延长线向无穷远处移动,则( )A.在移动过程中,O点电场强度变小B.在移动过程中,C点的电荷所受静电力变大C.在移动过程中,移动的电荷所受静电力做负功D.当其移动到无穷远处时,O点的电势高于A点11.(2025·江苏南京市期中)如图甲所示为静电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把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金属圆筒上,负极接到圆筒中心悬挂的金属线上,其横向截面图如图乙所示,虚线PQ是某带电粉尘的运动轨迹,则该粉尘( )A.带正电荷B.在P点的动量比在Q点的大C.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大D.会被吸附到金属线上(11分)12.(2023·江苏南通市质监)如图所示为一正四棱锥,底面四个顶点A、B、C、D上依次固定电荷量为+q、+q、-q、-q的点电荷,O点为底面中心,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E点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为零B.O点处电场强度方向由O指向BC.将一电子从O点沿直线移动到CD边中点,其电势能逐渐减小D.将一电子从O点沿直线移动到E点,其电势能不变参考解析1.C [在静电场中,等差等势线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题图中c点的等差等势线相对最密集,故a、b、c、d四点中c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故选C。]2.A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电荷的代数和是不变的,故A正确;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关系可知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故B错误;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根据φ=,可知正电荷将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负电荷将从电势低的地方向电势高的地方运动,故C、D错误。]3.C [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知,P、Q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A错误;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知,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B错误;由电场叠加得P点电场强度E=k+k,若仅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P点电场强度大小也变为原来的2倍,C正确;由φ=结合电势的标量求和法知UPQ变为原来的2倍,D错误。]4.C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根据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特点可知若φM>φN,则M点到电荷Q的距离比N点的近,故A错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特点可知若EM5.D [由题图知,P点的电势为6 kV,M点的电势为8 kV,所以P点的电势比M点的低,A错误;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所以M、N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不同,B错误;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结合题图可知,P点附近的等势面较稀疏,所以P点的电场强度小于M点的电场强度,C错误;电势能Ep=qφ,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势越高,电势能越低,因为P点的电势比M点的低,所以电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M点的电势能,D正确。]6.C [根据电荷间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可知两点电荷是同种电荷,又根据电子在该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可判断电子一直受到排斥的力,故可知两点电荷为负电荷,故A错误;根据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故B错误;因为两点电荷是负电荷,电场线由无穷远处指向负电荷,故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C正确;根据电子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的方向可知由M到P静电力做负功,由P到N静电力做正功,则由M到P动能减小,由P到N动能增加,故电子运动到P点时动能最小,故D错误。]7.C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由题图可知,从B点到D点,电场强度越来越小,则电子受到的静电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从B点到D点,电势逐渐降低,又电势能Ep=qφ,可知电子电势能逐渐升高,故B错误;由于B、C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C、D间的平均电场强度,且BC=CD,又U=Ed,则B、C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D两点间的电势差,故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电子从B点到D点速度减小,则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t=可知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小于其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故D错误。]8.C [因a到c的距离等于f到c的距离,a到b的距离等于f到b的距离,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知,b、c处于同一等势面,b点电势等于c点电势,A错误;由题图可知,d点靠近正电荷,电势为正,g点靠近负电荷,电势为负,则d点电势大于g点电势,B错误;如图所示,ag=fd,ad=gf,根据E=k,|Eag|=|Efd|,|Ead|=|Egf|,夹角相同,根据矢量合成法则,d点和g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正确;如图所示,根据E=k,ac>ab,fc>fb,|Eab|>|Eac|,|Efb|>|Efc|,Eab与Ebf夹角为90°,Eac与Ecf夹角为120°,根据矢量合成法则,b点电场强度大小大于c点电场强度大小,D错误。]9.B [负点电荷Q的等势线是以该点电荷为圆心的圆,A、B、C、D四点的电势满足φA=φC ,φB=φD ,可知负点电荷Q在AC的中垂线上,也在DB的中垂线上,如图所示。由图可知,Q既不在AC连线中点,也不在BD连线中点。由几何关系知,Q到A的距离大于Q到B的距离,由于越靠近负点电荷电势越低,则有φA>φB,所以有φA=φC>φB=φD,故选B。]10.D [O是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为0,将A处的正点电荷沿OA方向移至无穷远处,O点电场强度变大,故A错误;移动过程中,C点电场强度变小,正电荷所受静电力变小,故B错误;A点电场方向沿OA方向,移动过程中,移动的电荷所受静电力做正功,故C错误;A点电场方向沿OA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A点的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时,O点的电势高于A点电势,故D正确。]11.B [粉尘所受的合外力指向轨迹的凹侧,可知带电粉尘受到的静电力指向金属圆筒,即粉尘带负电,故A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由题图可知,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由之前的分析可知,粉尘带负电,又Ep=qφ,所以电势大的地方,电势能小,即粉尘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对于粉尘有E=Ek+Ep,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所以粉尘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由动量的定义可知,粉尘在P点的动量大小比在Q点的大,故B正确,C错误;由于粉尘带负电,而金属圆筒带正电,由于正负电荷互相吸引,所以粉尘最终会被吸附到金属圆筒上,故D错误。]12.D [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电场及电势特点可知,O点电势为零,OE为一条等势线,故E点的电势为零;由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可知,E点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A错误;由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可知A、C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BD指向C;B、D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AC指向D,则O点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与CD边垂直,故B错误;由于CD边中点的电势为负值,则将一电子从O点沿直线移动到CD边中点,电势降低,根据Ep=qφ可知,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加,故C错误;由于OE为一条等势线,所以将一电子从O点沿直线移动到E点,静电力不做功,其电势能不变,故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